笔神阁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热的年代最新章节!
不管是朝鲜战事还是山东战事,对于北京的袁世凯政府来说都是一个预料之外的状况。原本在袁世凯看来,革命委员会能够和日本陆军打个有来有往就已经是最好的局面了。
事实上北洋诸将普遍认为,革命委员会虽然勇气可嘉,但是在英国人支持下的日本肯定不是革命委员会这样一个偏居一隅的地方势力能够抵挡的住的。上一次南满事件让革命委员会占了便宜,按照日本人的说法,那是日本当时根本没有做好和革命军开战的准备,才会一时不查掉进了革命军设下的圈套内。
而且当初有德、俄两国在背后支持革命委员会,英国却不愿意支持日本开战,所以日本不得不吞下了这杯苦酒,从南满暂时撤离了。
可是现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大战已经开启,日本现在是站在协约国的立场对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进行的攻击,可谓是有着大义的名分在手的。德国现在已经不能给革命委员会什么帮助,而俄国作为协议国的一员,自然不会再帮助革命委员会对抗日本。
这样一来,日本和革命委员会之间再出现战争,革命委员会只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而以双方的经济、军事能力相比较,日本战胜革命委员会乃是毋庸置疑的结论。因此袁世凯政府内的日本顾问很是乐观的估计,一旦革命委员会出兵阻挡日英联军在山东的登陆作战,他们要判断的不是谁将赢得胜利,而是山东的革命军究竟能支撑多久的问题。
从小站练兵开始,北洋集团就和日本政府关系密切。日俄战争时,北洋军甚至公然让日本顾问获取清政府一方的绝密情报,从而让日本方面确定了清政府没有帮助俄国和趁机出兵收复东北的念头,这才让日军可以下定决心和俄军在东北放手一搏。
否则的话日本能否下定决心对俄开战都是一个问题,即便对俄宣战也将不得不将大部分利益交还给满清。毕竟以日本的国力,对付一个俄国都要拼尽全力,如果满清在战争最后阶段对日宣战,日本将不得不接受失败,就当时的局面来说,满清其实就是压垮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管压在日俄哪一方身上。
但是满清的懦弱无能,和袁世凯的投机取巧,使得日俄双方都无视了这块土地主人的存在。对于满清和袁世凯来说,暗助了日本一把就能获得日本承诺在战后归还南满,实在是一件不用怎么出力就能得到大利的买卖。
只是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刚刚成军不久的北洋新军居然不敢动用武力夺回本国的领土,自然也就为日俄两国所轻视,结果就是日俄战争之后日俄干脆一起分割了满洲的土地,虽然在领土主权上还没有进行变动,但这不过是日俄两国在大战后损失太大,因此才选择了较为温和的吞并方式。
日俄战争的结果,就是日俄都不再把满清视为对手,而是把对方视为了争夺中国土地的对手。日本虽然在日俄战争中挫败了俄国,但是这场战争对于两国来说意义并不一样。
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这不过是一场远东殖民战争的失败,并没有关系到帝国的生死存亡。而对日本来说,日俄战争实际上是关系着国家存亡的大战。
正因为在日俄战争中看到了俄国的力量不是日本一国可以阻挡的,日本人才不得不将南满的统治权力交还给满清,试图联合满清来阻挡俄国恢复之后对日本的报复。因此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陆军和北洋集团依旧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当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更是在各部聘用了大量的日本顾问。而因为长久以来的联系,北洋军上下对于日本顾问的判断还是相当认同的。因此当日本顾问们就山东问题下了结论之后,北洋军上下也是对此结论深信不疑。
段祺瑞当日在总统府开会,声称北洋军最多只能挡住日军48小时,虽然是对袁世凯抱有不满的气恼成分,但事实上北洋军上下并不反对这个说法,甚至有人认为段总长的48小时还是高估了北洋军的战斗力,这也是北洋军将领没有人站出来反驳段祺瑞这一判断的根源。
对于袁世凯指望革命委员会和日本人打个有来有往,然后再出来调和双方的想法,大多数北洋将领认为,老头子这是在做梦。
只是事情的发展很快就超出了北洋上下,包括袁世凯的预料。当日军登陆山东的时候,革命委员会居然毫不犹豫的让军队跨过了中朝边境,对驻朝鲜日军发起了进攻,然后驻朝鲜日军居然就被这顿乱拳给打死了,这实在是让人跌破眼镜。
而山东这边,日军从登陆开始就不大顺利,等到等陆之后又陷入了革命委员会坚壁清野的战术。在北洋军将领眼中勇悍绝伦的日军军队,居然就被革命委员会发动起来的数十万山东农民挖出的几条土沟给困在了龙口附近,战前那些日本顾问所谓的登陆后十天内攻占平度,十五天攻下即墨等地的豪言一一破产。
原本对于日本顾问奉若神明的北洋官兵,面对日军获得的战绩一时也是大为哗然,开战前鼓吹日军速胜的北洋将领们开始转变态度,纷纷指责日本和英国联手进攻山东就是在入侵中国,而不是什么保全中国的中立地位。
北洋将领的态度变更,不仅仅在于日军在朝鲜、山东战场上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革命委员会和日军的作战,开始激励起了国内舆论的民族主义。不管是南方各省还是西北地区,在去年北京政府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已经对北京俯首贴命,并无敢于公开挑战北京政府权威的地方势力了。
但是借助着山东这场战事,地方军政力量、各省知识分子和反袁力量突然就冒出了头,第一是指责北洋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只知道镇压国内的异己,而全无保卫国家民族之念;第二则是对袁世凯政府纵容孔教会和复辟分子大造回归帝制的舆论不满,认为袁世凯有背叛共和的意图。
北洋诸将对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撇开北洋旧人,反倒是去亲近立宪派和满清遗老的做法感到不满。在他们眼里,大总统这等做派颇有过河拆桥之意。
更何况,袁世凯亲近梁启超等立宪派也就罢了,但是去亲近满清遗老算是怎么回事?大家保着袁世凯背叛了满清朝廷,从革命党那里夺来了大总统的位置,现在袁世凯却不想着酬谢功臣,反而去优待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这不是让弟兄们里外不是人么?
虽然北洋诸将都承认袁世凯依然是北洋军政集团的领袖,但是大家并不认为北洋军政集团就是姓袁的。过去小站练兵时大家都认为只有袁世凯才能做的了北洋新军的主,一是袁世凯练兵时尚有几分英雄气,处事公道,提拔将领以才能为优先;二是朝廷昏暗,只有袁世凯才知道什么是新军,也只有袁世凯才能护着这只新军不变成新的绿营。
但是随着大家跟着袁世凯背叛了满清之后,北洋新军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毕竟这只新军从组建起给官兵灌输的就是保卫大清,洗刷甲午之耻的观念。大清已经不复存在了,洗刷甲午之耻也早就被诸位将领抛之脑后了,北洋上下自然也就剩下了升官发财四字。
中华民国的建立给这些北洋将领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首先手中要有兵,要是老头子手中没有兵也坐不上这个大总统的位置;其次要有名声,孙、黄等人虽然手中无兵,但是凭借着他们在国人心中的声望,居然硬是拖垮了大清朝,可见名声的重要性了。
眼下地方各界人士对于北京在日本军队登陆山东时保持局外中立的态度是群情汹汹,除了那些个刚刚被袁世凯提拔上来的北洋后辈,其他人自然是不愿意为了老袁去跟着这些社会舆论对着干的。毕竟在日俄战争中搞局外中立的大清已经亡了,只要稍有一些廉耻心的北洋军人也不会认为,日军强行登陆中国领土不算是入侵。
更何况,革命委员会已经在前线挡住了日军,并揭露了日军登陆山东以来的种种暴行,以山东人居多的北洋第五师官兵,在听到这些暴行后就纷纷逃离了本军,转而去投奔了革命军打日本侵略者去了。
因此在北洋内部,反对中央政府继续保持局外中立地位的官兵是越来越多了。不少人都认为,日军既然未在本国允许下就强行登陆了山东,自然就是入侵了中华民国的领土,北京政府应当断然出击,将日军赶下海去,否则何以领导国家?
这些将领不管是真心想要保家卫国,还是只想在报纸上给自己留个好形象,他们的言论对于袁世凯政府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
而对于袁世凯政府来说,革命委员会对日作战的胜利可算不得是什么好消息。在朝鲜战场上打赢了日军的革命委员会不仅在国人心目中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也令北京政府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由于此前北京政府主张的局外中立,使得革命委员会从日本人那里赢得的胜利果实,北京政府连半个都分享不到。
更为糟糕的是,革命委员会在对日作战中获得的胜利,正在促使国人把视线转移到关外地区,原本支持北京的力量现在也正试图更换门庭,想要投入到革命委员会的治下去。
而一直支持袁世凯的英国公使,这些天来也对其表现冷淡了许多。显然朱尔典先生对于袁世凯之前的避而不见,感到了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