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的一声。
刘巧玲冲进来,手里头也端着半碗干切肉片。看样子是来给二姐送吃的。
一见高加林也在,刘巧玲便故作好奇地促狭道:“姐夫,你怎么一脸的口红呢?”
高加林果然中计去擦。惹得刘巧玲放声大笑,连带着刘巧珍也俏脸绯红。
“这丫头!”高加林对于这个伶牙俐齿的小姨子,可是没有任何办法。
等到两顿流水席放完,送走各路宾客,已是下午四点了。高加林和刘巧珍告别高玉德夫妇,起身赶往县城小院,那边还有一堆东西要收拾。
两人来到小院,打开房门,现在情况果然不一样。高双星已经指挥人把东西摆得满满的,只需要收拾整理一下就行了。
两人开始忙碌,这一忙就到了七八点钟。
吃了晚饭,高加林看着刘巧珍,就有一些图谋不轨了。
夜深人静,窗外寒意逼人,屋内温暖如春。
“脚洗了没,牙刷了没?”
“洗了,刷了,不信你闻。”
“可我害怕。”
“可咱们这新床有点问题,躺着不软和。”
“不可能啊,垫了好几层了!”
刘巧珍中计了,直接躺在床上感受是否真的硌人。
大灰狼高加林就扑了上去。
堂屋的钟敲十下。
关于新床的第一次试验宣告结束。
“咱这床还不错哈,体验挺好。”
“嗯。”
“可我觉得试验还不够充分,一次两次说明不了问题。”
“那能怎么办?”
“得接着压力试验。”
“啊?讨厌死了!”
窗外寒冬料峭,房间里春意盎然。
隔天,十月初二。
远处公鸡刚叫了两遍,刘巧珍便强忍着微微的不适,打算摸黑起床。
如今她已经是高家的媳妇,得支棱起来。再不能躲在父母的庇护之下,净想着享清福。那样日子,指定过不长久。
刘巧珍的举动却被醒来的高加林发现,一把又把她拉了回去。
“睡觉吧,起来那么早干嘛!”
“我得去伺候公婆。”
“呵呵,咱们在外面单独住,不用伺候他们!”
“那我也得收拾房子,我妈说了不能偷懒。”
“现在你妈说的没用了,你一切都得听我的,来睡觉吧!”
这一下睡到了日上三竿。高加林才和刘巧珍揉着眼睛起床了。
两人收拾收拾,垫了点肚子。骑车回高家村,按照礼节,新媳妇儿要给公婆做饭。刘巧珍也得回去帮把手,算是应应景。
两人赶回到高玉德的窑洞,高母已经把饭做得差不多了。刘巧珍踹了高加林一脚,“都怪你,害得我丢人!”连忙进入厨房,给高母帮忙。
高加林厚着脸皮地笑着,跟老爹高玉德打招呼。
高玉德本想说他两句,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唉呀,你这个小子,没法说!”
今天刘立本家要迎接闺女带着姑爷回门。
一家四口一起吃过早饭,高母随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东西,两条烟,两瓶酒,外带两瓶麦乳精、蜂蜜,以及白糖果子,满满一网兜,着实不少。
刘巧珍接在手里,都不由迟疑:“妈,这太多了吧?”
“不多,不多。”高母连连摇头,笑说:“亲家陪了那么丰厚的嫁妆,我们也不能不识趣,起码面上咱得过得去。”
在人情往来方面,高玉德夫妇历来考虑周全。
“媳妇,听妈的。”高加林一锤定音。
过日子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是靠挣出来的。
瞅着时间差不多,小两口拎着东西,向刘立本家走起。
嫁出去的闺女头一天回门,新姑爷最大。高加林也是受到了最好的礼待。有刘巧珍这个护犊子的媳妇在,刘家请来的陪客们,也不敢多灌高加林的酒。这可是个大作家,听说喝酒伤脑子,万一把人家脑子伤了,自己可赔不起。
酒足饭饱。
刘母把闺女拉到房间里,悄悄地问:“他对你好吧?”
“妈,好着呢。”
“现在你爹他们都对他赞不绝口。你可别惯着他,让他骑你头上来。”
“妈,你说什么呢,我们俩好着呢。”
刘母不再多说。人家小两口如今蜜里调油的,她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没用。这个女儿太憨,她真怕高加林欺负她。
正午的阳光刚走,空气中多了一丝寒意。
小两口便回自己个的家了。令人意外的是,带回去的礼物,比带过来的礼物还要多。弄得高加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小两口回到家。
第二天在小院里摆开了,张克南、黄亚萍等县城里的朋友同学,开了两桌席面吃着。
饭菜是张克南请了食堂师傅做好,拿过来在这边热一下。高加林和刘巧珍可没能耐做这种大席。
吃完这顿,婚事就算彻底结束了。
众人招呼着小两口,高加林拉着媳妇,敬了一圈的酒。真喝的那种!
对于张克南,他是真的感激不尽,这小子真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好朋友。黄亚萍现在也看开了,已经和张克南感情升温,谈婚论嫁了。双方家长都见了面儿,现在正在讨论婚期。
四点来钟,众人酒足饭饱,各回各家,留下一大堆剩菜。
在这个勤俭节约的年代,这些剩菜肯定就是未来几天的饭了。高加林有些无奈,只能自己想开了。高温蒸煮,什么都是干净的。
终于全都忙完了。
刘巧珍则把高加林拉到房间,没等高加林蠢蠢欲动,就拿出来一个账本,开始核对这两天的开销和礼钱。
这让高加林顿时感到无聊起来。大好时光,对什么账呀!
这年头礼金不重,大都是三块五块的。加上连吃两轮的流水席,所以最后算下来,还是亏钱的。好在亏的不多,问题不大。
高加林存折的五千块一点儿没动,两人手上还有700多块。算是富裕得很了。
婚后的半个月,高加林主要精力放在《哈利波特》后六本的大纲上面,现在婚也结了,再没有理由再不去了上海《少年文艺》杂志社了,钱主编可是在翘首以盼呀。
高加林和刘巧珍专门跑一趟市里,一方面是代表父母拜访二叔高玉智一家,二来是接受市里的记者采访,顺便跟ya日报的主编见一见,对方可是市作协的成员。
从主编的口中透露,高加林的进入申请批得还算顺利,应该在十一月底之前就能通过。高加林自然是欣喜不已。
高加林来市里最重要的原因是找一些介绍英国的书籍,该借的借,该买的买,这玩意不能马虎。做好功课,迎接即将来临的钱主编大考。
这种战战兢兢的心理,如果让远在千里之外的钱主编知道了,不知道他是如何心态。
高加林又磨蹭了半个月,自我感觉差不多了,这才给《少年文艺》的钱主编打了电话,说自己婚礼已经办完了,大纲也已经构思得差不多了,可以去上海交流了。
钱主编自然是非常高兴,对于邀请函上加上刘巧珍这种小事,自然是如愿办理。
刘巧珍听说高加林又要去上海交流,新婚伊尔,自然有些不舍。但当她听清自己也可以一起同去,顿时欣喜万分,她虽然不懂什么蜜月旅行这种时髦玩意,但对于可以和高加林一起出去旅游,那是极为幸福的事情。
这个时代出门是件很麻烦的事情。高加林和刘巧珍等着《少年文艺》开的邀请函,等了三四天,才珊珊寄到。这已经算是加急件了,普通信件在路上飘一个月一点儿都不稀奇。
高加林和刘巧珍打开信件一看,“邀请高加林作家携侣前往”几个字映入眼帘。有了“携侣”这两个字,刘巧珍就可以开出介绍信,顺利出行了。否则吃住行都不方便。
这个时代对没有介绍信的旅客,正规的招待所都是不予接待的,有钱也没用。
两人拿着邀请函,去村里开了介绍信,这两样东西都有,就可以出门了。当然,大红本也是不能少的,没有结婚证,是不能住在一起的。
刘巧珍开介绍信的时候得意洋洋,见人就给别人炫耀自己要去上海旅游,看到昔日的小姐妹们羡慕嫉妒的眼光,她心里比抹了蜜还甜。
人的快乐总是建立在别人不快乐的基础上。
这个时代,作为一个陕北农民能够去一次上海,就跟后世小资青年去南极差不多,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刘巧珍的炫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高加林倒不觉得能去上海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不过穷家富路,他也提前做了充足的出门准备。比如感冒药、拉肚子药、晕车药这些常用药都准备好。各类证件也要都装好。。
为了防止被盗,高加林还在自己内衣上缝了个兜,把几百块钱藏了进去。这种东西在90年代曾经很流行,你看那在商场买大件东西付款前先去厕所的,都是去卫生间里把自己内衣里缝的钱拿出来。
高加林还把这点小妙招告诉了刘巧珍,对方如获至宝,不仅自己也这样干,还偷偷告诉了刘立本夫妇。刘立本也是经常出去做买卖,跑东跑西就怕丢钱,听了这个主意后,也是立即采用,心里暗自佩服自己女婿就是见多识广,不是普通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ubiqu.com。笔神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