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才名早扬
徐渭的早年生活可谓多舛,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却在出生不久即失去父亲,由嫡母苗夫人抚养。然而,命运并未因此垂怜于他,十岁时生母被逐,苗夫人逝世后,他不得不与年长许多且关系疏远的长兄徐淮共同生活,这种家庭环境的变动无疑给徐渭的内心世界蒙上了阴影。然而,正是这些早期的挫折与孤独,孕育了他既独立又复杂的性格,以及对世间冷暖的深刻体悟。
徐渭的聪颖自幼可见一斑,六岁即开始读书,九岁便能撰写文章,更在十多岁时模仿汉代扬雄的《解嘲》创作《释毁》,展现出惊人的才华,被当地人誉为“神童”,与历史上着名的早慧儿童如东汉的杨修、唐代的刘晏齐名。尽管身处逆境,但徐渭并未沉沦,反而在文学的海洋中找到了自我价值,逐渐形成了孤高自许而又郁郁寡欢的个性,这种性格特质在其日后的诗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成年后的徐渭,不仅外貌出众,音色如鹤唳般清越,而且其作品中流露出的豪放不羁与超凡脱俗,让人印象深刻。嘉靖二十年(1541年),徐渭二十一岁时,他入赘绍兴富户潘氏,随岳父潘克敬游宦阳江,这一经历使他对官场有了初步的认识。期间,徐渭往返于浙粤两地,不仅增广了见闻,还在沿途游览名胜古迹,如南昌的滕王阁与梅岭观音洞,这些旅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其作品中流露出难得的乐观情绪。
二、命运多舛
尽管徐渭自幼以才名响彻乡里,其科举之路却布满荆棘。自嘉靖十九年(1540年)二十岁时考中秀才后,他便陷入了长达二十余年的科场沉浮。历经八次乡试,直至四十一岁仍未能摘取举人桂冠,这对心怀壮志的徐渭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更雪上加霜的是,二十五岁时,家族财产遭豪绅侵吞,房产田园悉数丧失;翌年,发妻潘氏亦因病早逝,人亡家破的悲痛,让徐渭一度陷入迷茫与绝望。
面对生活的重压,徐渭并未选择屈服。为了生计,他曾远赴太仓,却未寻得出路,只得黯然返乡。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徐渭在家乡开设“一枝堂”,以教授学童维生,同时深入研习王守仁的心学,试图从哲学中寻找心灵慰藉与人生方向。次年,不顾社会偏见,他毅然决然地将母亲接回家中,这份孝心与勇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难能可贵。
徐渭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更是时代的观察者与批判者。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首领俺答的侵扰引发“庚戌之变”,徐渭闻讯后,愤怒与忧虑交织,创作了《今日歌》《二马诗》等诗篇,直指权臣严嵩误国,展现了其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徐渭终于在乡试初试中脱颖而出,受到浙江提学副使薛应旗的赏识,被评为第一,增补为县学廪膳生,这无疑是对其多年苦读的肯定。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即便在复试中,徐渭依旧未能如愿中举,科举梦再次破碎。
三、从戎幕到牢狱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侵扰浙闽沿海,战火纷飞。徐渭,这位素日耽于书卷的文人,却因其深厚的兵法造诣,投身于抗倭前线。在柯亭、皋埠、龛山等战役中,他不仅亲历烽火,更以其智谋为军队出谋划策,初步展露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这一系列英勇表现,吸引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目光。四年后的冬天,胡宗宪升任浙直总督,多次邀请徐渭加入幕府,最终,徐渭成为其麾下的重要幕僚。
在幕府的日子里,徐渭才华横溢,不仅为胡宗宪撰写了备受皇帝赏识的《进白鹿表》,更在其抗倭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随总督府辗转宁波、杭州、严州、崇安等地,凭借“知兵,好奇计”的特质,协助胡宗宪擒获倭寇首领徐海,招抚海盗汪直,为东南沿海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严嵩失势,徐阶上台,胡宗宪的命运急转直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被捕,徐渭也因此离开总督府,踏上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旅程。次年,他应礼部尚书李春芳之邀赴京,但不久后因个性不合而辞归,却遭到李春芳的威胁。在旧友的帮助下,徐渭才得以脱身,这段经历无疑加深了他的心理创伤。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宪冤死狱中,其幕僚亦受牵连。徐渭,原本就性格偏激,加之科举屡挫与精神压力,陷入绝望,甚至写下《自为墓志铭》,并尝试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自杀多达九次。最令人唏嘘的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在精神错乱中误杀继妻张氏,因此锒铛入狱,服刑长达七年。在囹圄之中,他完成了《周易参同契》的注释,同时也沉浸在书画艺术的探索中,以此寻求精神的慰藉。
幸运的是,徐渭在狱中并未被遗忘。友人诸大绶与张元忭竭力营救,最终借明神宗即位大赦的机会,于万历元年(1573年)将徐渭释放。重获自由的徐渭已是五十三岁高龄,但他并未就此沉寂。万历三年(1575年),在张元忭的邀请下,徐渭参与了《会稽县志》的编修工作,贡献了深刻的见解,尤其在人口和税收方面的评论,展现了他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与独到洞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渭的一生,是才华与苦难交织的传奇。从戎幕到牢狱,从抗倭英雄到狱中囚徒,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记录了一个天才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挣扎与坚持,以及对真理与自由永不妥协的追求。
四、潦倒晚年
万历五年(1577年),徐渭在出狱后,短暂恢复了身体,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篇章。他游览了杭州、南京、富春江等地,不仅结交了诸多诗画之友,还受到了年轻时代的挚友吴兑的邀请,前往北方的宣化府担任文书。在宣府,徐渭虽停留不足一年,却留下了大量描绘北地风光、民俗及军旅生活的诗文,展现出他对边疆事务的浓厚兴趣。吴兑对徐渭的政事建议尤为重视,尤其是在边防策略上,二人有着深入交流。
随后,在张居正主政初期,徐渭对朝廷对蒙古采取的抚和政策表示赞同。他不仅再度越过居庸关,踏入塞外,还经戚继光引荐,远赴辽东,教授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兵法,并与蒙古首领俺答的夫人三娘子建立了联系。尽管在北方受到了吴兑等人的尊敬,但健康问题迫使徐渭不得不于次年春季返回故乡绍兴,潜心注释郭璞的《葬书》。
步入花甲之年的徐渭,应好友张元忭之邀重返京城,但两人因性格差异迅速产生摩擦。张元忭恪守封建礼教,而徐渭则性情放荡,不愿受礼法束缚。张元忭试图以礼法约束徐渭,后者深感不满,甚至直言:“我杀人当死,不过一刀,你却欲将我碎尸万段!”由于与张元忭的关系恶化,加之官场的不公待遇,徐渭情绪郁结,疾病复发,最终选择离开京城,回归绍兴,从此未再远离故乡。
晚年的徐渭,生活越发拮据,他厌恶富贵者与礼法之士,所交往的多为旧友与门生。他时常处于贫困边缘,甚至到了“忍饥月下独徘徊”的地步,面对访客,他常闭门谢绝,戏称“徐渭不在”。即便在好友张元忭去世时,徐渭前往吊唁,抚棺痛哭后悄然离去,不留下姓名。他依靠卖字画维生,但每当手头稍宽,便不再作画,作品往往被门生或朋友以各种手段获取。
徐渭晚年的生活异常艰苦,贫病交加,所藏书籍变卖殆尽,几近断粮。尽管如此,他依旧保持着狷介清高的性格,拒绝向富家贵室低头乞食。他的精神状态日益恶化,时而豪饮,时而自残,病情愈发严重。晚年,他频繁迁居,声称是儿子的过错所致,实则是生活无着落的无奈之举。徐渭的晚年,是一段精神与肉体双重困顿的时期,他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文人悲凉命运的真实写照。
五、结语
尽管徐渭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他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却是无法估量的。无论是他那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诗文,还是那突破传统的绘画与书法作品,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徐渭,这位明代的艺术巨星,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永远镌刻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