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面色阴沉地端坐在龙辇之上,身旁簇拥着诸位皇子公主以及众多文武百官。
他们被金甲帝卫和将领们的部分亲兵严密护卫着,如同一群受惊的鸟儿般迅速撤离中军的核心位置。
“给朕杀!
杀尽这群暴乱之徒!”
炀帝怒发冲冠,声嘶力竭地咆哮道。
他那充满杀意的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空中炸响,令人不寒而栗。
“杀一人,朕赏千金,官升一级,爵升一级,升至万人将军为至,升至一等子爵为止!”
炀帝的悬赏令一出,整个战场瞬间沸腾起来。
那些忠诚于炀帝的将士们和臣子们听到如此诱人的奖赏,眼睛都红了,仿佛看到了自己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美好未来。
对于这些出身普通的将士和臣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爬到如今的身份和地位,但想要更进一步却比登天还难。
然而,此刻炀帝的悬赏令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只要奋勇杀敌,便能获得丰厚的赏赐和崇高的爵位,从此改变命运,成为人上人。
此刻,又有一个如此这般的绝佳契机横在了众人面前。
无论是那些峨冠博带、满腹经纶的文臣,还是那些身着重甲、威风凛凛的武将,在此刻。
他们皆化身为一群饥肠辘辘的野狼,眼中闪烁着贪婪与渴望的光芒。
在人群中央,三四十岁左右的青年们身着青袍或者蓝袍,这些文臣们平日里或许只是手摇羽扇、口吐锦绣文章。
但此时却个个面色凝重,仿佛即将踏上生死攸关的战场。
而在队伍后方,则站立着数量不明的年轻武将们,他们手持各式各样的宝兵利器,身姿矫健,蓄势待发。
只听一声怒吼,这群人便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以鲤鱼跃龙门之势冲破了原本将他们严密守护其中的保护圈。
刹那间,喊杀声震耳欲聋,刀光剑影交错纵横。
紧接着,那些站得离炀帝和诸位皇子公主最为靠近的肱股之臣们纷纷不着痕迹地向身后的男子递出一个微妙的眼神。
这男子心领神会,深知自己父亲或是叔伯们心中潜藏的意图,于是毫不犹豫地紧跟而上。
“渠儿!”
炀帝高声喊道,“你且带领着弟弟们一同前去诛杀几个暴乱之徒。
也好让满朝文武大臣瞧瞧你们兄弟几人的能耐!”
炀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冷冽地扫过那群心怀鬼胎的老狐狸们。
此时,他们的子侄辈纷纷领命而出,准备投入到这场激烈的战斗之中。
炀帝心中暗自思忖:朕的儿子又岂能落于人后?
“是,父皇!”
只见炀帝的长子嬴梁渠率先挺身而出,单膝跪地,抱拳应道。
那声音如洪钟一般响亮,充满着坚定与果敢。
“儿臣,遵旨!”
紧接着,其他皇子们也齐声高呼,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斗志。
“弟弟们,随大哥一同杀敌,让这些两面三刀的暴乱之徒见识一下我皇家子弟的威风!”
嬴梁渠站起身来,大手一挥,转身便向着敌军方向疾驰而去。
其身姿矫健,步伐沉稳有力,仿佛一头下山猛虎,气势如虹。
身后的众皇子们紧紧跟随,个个精神抖擞,毫不畏惧。
望着自己英勇无畏的儿子们义无反顾地冲入敌阵。
炀帝的心中虽然感到欣慰,但仍有一丝担忧。
于是,他当即下令,派遣十几名身披金甲、威武雄壮的帝卫校尉紧跟在皇子们身旁,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安排妥当之后,炀帝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随后,他率领着剩余的亲卫军,马不停蹄地朝着己方大军所在之处赶去。
一路上,旌旗飘扬,马蹄声如雷贯耳。
终于,炀帝顺利抵达了大军营地。
此刻,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硝烟弥漫。
然而,待到局势稍微稳定下来之后,数位经验丰富的大臣和身经百战的名将们却敏锐地察觉到。
这场战役的胜负天秤已然开始向敌方倾斜。
在这紧张的局势之下,如果他们敬爱的陛下再不做出撤军的明智决策。
那么他们那浩浩荡荡、号称百万雄师的庞大军队恐怕将会面临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
只见临时帝帐之中,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
一位身着紫袍的老臣面色沉重地缓缓开口道:“陛下啊,以臣等之愚见,此番战役咱们已然落败。
此时此刻,当务之急乃是及时停止损失,想方设法保住现有的实力,以免我军遭受重创而元气大伤呐!”
然而,就在这时,另一位身穿红袍的大臣却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
猛然站出身来,对着刚刚发言的紫袍老臣厉声呵斥道:“一派胡言!
依微臣之浅见,当下之计应当迅速集结中军的所有精锐兵力,全力攻入帝都兰音城。
同时,下令东西两翼以及后方的军队留守原地,充当后卫部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此一来,既可确保我军主力顺利入主兰音城,又能让其他部队有条不紊地缓缓撤退入城。
待到那时,凭借着兰音城高耸坚固的城墙,定能抵御住帝国军队如潮水般汹涌的猛烈攻击。
再者,命令后方的部队撤回,恰好能够与我方主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将那帮胆敢发动暴乱的乱党一网打尽!”
这着实称得上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妙计啊!
此计乍一看似乎确实存在着些许道理。
此刻,众大臣皆齐声说道:“臣等一切全凭陛下圣裁决断。”
隋炀帝则微微皱起眉头,开始认真地思考起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隋炀帝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其实这里面有着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其一,当前的战场局势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相当不利。
秦炀帝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已然发现,战争的天平正逐渐向着帝国军队那一方倾斜而去。
倘若他再不迅速果断地撤退,恐怕就极有可能被永远留在这片战场上了。
其二,此次战役,隋炀帝原本所期望达成的目标乃是速战速决。
然而事与愿违,如今双方竟然已经僵持了数日数夜之久,使得他们早已深陷于完全被动的艰难处境之中无法自拔。
三,之所以如此这般地做出这个决策,是由于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认定。
即便他们能够成功入主兰音城,恐怕最终也难以守住这座城池。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尚未赢得兰音城百姓的心。
一旦强行占据此地,必将深陷于兰音城内外势力的双重夹击困境当中。
面对如此复杂而严峻的形势,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他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下达了撤军的指令。
以保存己方现有的有生力量。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唯有保住实力,日后方才有卷土重来、一雪前耻的机会。
同时炀帝又单独的给后方的统帅发布一道命令,命他留六万人马守在那里。
并继续攻击后方的帝国军队,剩下的十几二十万的兵马,全部调回来。
合兵一处,消灭暴乱之徒。
伴随着炀帝那道撤军命令的正式颁布下达。
这一道看似普通的军令却仿佛长了翅膀一般,以惊人的速度沿着军队的层级架构,自上而下飞速传递着。
其传播之快,犹如闪电划过夜空,令人目不暇接。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身处兰音城内负责先锋作战的大将军叶沐风。
以及分别镇守城东翼、城西翼和后方的诸位统帅们,纷纷接收到了这一则至关重要的命令。
一时间,整个军营都弥漫起一种紧张而凝重的气氛。
喜欢手握三十万骑兵,废女帝,建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