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火阑珊的东京城,夜色沉沉,月色如水,隐隐照耀着街头巷尾的青石板路。包拯正坐在公堂之上,怒目而视着一名可怜的姑娘,她的手足无措,目光呆滞,神情恍惚。少女名叫柳燕,长相秀丽,肌肤似雪,却因为一桩冤屈而饱受折磨。今年才十七的她,步履轻盈,宛如柳枝摇曳,然而此刻却因无辜指控而神情恍惚。
“柳姑娘,你为何杀人?”包拯的声音如同洪钟,震耳欲聋,但却透着一丝柔和,似乎在努力让她从恐惧中恢复过来。
“我……我没有……”柳燕的声音颤抖,眼眶渐渐红肿,似乎随时会流下泪来。然而,包拯的冷面无情,令她的声音未能打动他。
“证据确凿,你的手帕在死者身边,你难以抵赖!”包拯如雷霆般道。
“这……这一定是陷害,我根本不认识那位死者!”柳燕泪流满面,心中充满了惧怕与无奈。
包拯微微皱眉,心中隐隐感到事情并不简单。就在他准备进一步审问之际,南侠展昭突然推门而入,脸上满是焦虑之色。
“包大人,事情恐怕有些不妙。”展昭低声说道,他那霜色衣衫在灯火下闪烁着微光。
“何事如此紧急,展兄?”包拯抬头看向展昭,眼神中透出关切。
“我刚刚从市集回来,听闻有人在街头说,柳燕和那名死者之间,似乎有着复杂的关系。”展昭的眉头紧锁,语气中透着一丝异样的沉重。
这时,公孙述缓步走来,他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神情凝重,“包大人,我记得那位死者名叫钱锺,是一个权势滔天的商贾,平日里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他的死定然非同小可。”
“还有更多的细节吗?”包拯迫不及待道。
“钱锺生前与一名女子有过密切的往来,那女子名叫秋玲,风姿绰约,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一般。不过她的背景却十分复杂,似乎与江湖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勾结。”公孙述说着,眼光中闪烁着聪明的光芒。
“秋玲?”包拯心中一震,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了在酒楼中无意间听到的传闻。关于她的美丽,似乎没有听说过的细致之一,仿佛她的身影总是游离在光影之中,笼罩着神秘的面纱。
“若秋玲与柳燕有什么联系,或许我们就能揭开这团迷雾。”包拯的思维已经开始飞速运转。
“件件案子阴云密布,破案的机会渺小,但我们不能放弃。”展昭斩钉截铁道,心中的正义感驱使着他不断向前。
王朝与马汉两位捕快也相继赶到,他们快速整理思路,心中暗自神伤,却也燃起了对真相的追逐。
几人一合计,决定前往秋玲所住的地方调查一番。到了夜半时分,东京城的一处幽静巷弄,月光下的青石砖透出一丝幽冷,展昭带头推开了那扇略显破旧的木门。
秋玲的住所不大,却果然装饰得如诗如画,墙上挂着几幅精美的山水画,桌上摆满了花魁闲暇时的点滴。可在细细观察间,包拯神色骤然一凝。
“这幅画……”他走近,目光停留在一幅描绘夜景的作品上,画中有一名女子,身姿婀娜,手中轻提一盏花灯,恰似眼前的秋玲。可更让他心头一震的,是那幅画的边角处,竟然有一串被随意丢落的绣花手帕,颜色鲜艳如新,不久前在案发现场发现的正是如此手帕。
“这手帕为何在你这里?”包拯开口道,目光如电,精光四射。
就在此时,屋内气氛瞬间凝重,秋玲的声音缓缓响起,“你们又来追问此事,我已说过自己无辜,难道这都是我一手策划的?我不过是她的朋友!”
“这话也未必,表面上的朋友,暗地里可不一定。”包拯目光如炬,盯着秋玲。此时的秋玲显得极为镇静,皮肤如玉般光滑,五官端正,虽然面容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掩饰不住她内心的不安。
“包大人,你是要就此冤屈我吗?”秋玲虽身处逆境,却神情自若,突然展现出的冷静让包拯心中闪过一丝疑虑。
“你为何会有这手帕?我需要答案!”包拯毫不退让。
“我不是杀人凶手!”秋玲此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却也夹杂着一缕怒火。
就在此时,王朝突然发现屋角处有一个暗格,抬手推开时,里面竟藏着一封未寄出的信,字迹潦草,却清晰可辨。
“贼人!我绝不允许任何人陷害我!”秋玲突然失控,脸色煞白,踱步欲去夺信。
几人来不及反应,马汉顺势去拉,却被秋玲一脚踹开,冲入房内,声音戛然而止。紧接着,木门被撞得猛烈作响,屋内显现出一场剧烈的搏斗。
包拯和展昭迅速追了进去,只见秋玲一度将暗格中的信件撕成碎片,满脸惊恐,眼见她扑倒在地,额头因挣扎而渗出几缕红丝,随即又显得痛苦不已。此时的她已然毫无原本的优雅,披头散发,面容扭曲如鬼。
“别再抵赖了,若有冤屈,便且说来!”包拯眉头紧皱,令周围的紧张氛围达到了顶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终,包拯围着她转了一圈,目光愈发坚定,心知她身后包藏的秘密绝不会简单,“你与钱锺之间是否藏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但我并不认识他!”秋玲声嘶力竭,泪水夺眶而出。
包拯仔细分析她的神态变化,隐隐感觉到信件中还有未解的秘密。经过一番折腾,包拯终于从其他捕快处得知,信件中提及的女子竟是当年的一位恩怨情仇,隐情难言,牵扯众多。
包拯的心思如电光火石般复杂,想起了公孙述所说的那些蛛丝马迹,决定踏上真相揭开的最后一步。
次日清晨,包拯召集众人为秋玲准备的证据聚会,决定进行最后的证明。手中的信件被逐步拼合,似乎在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在经过漫长的推演后,包拯终于整理出整个案件的轮廓——原来死者钱锺之所以被杀,乃是因为他在外与别人勾搭,而秋玲不过是无意之间卷入这一切,成为替罪羊。
“那些随手扔掉的信件,是钱锺与其他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柳燕的手帕也是为了掩盖这一切的道具!”包拯两眼放光,仿佛夜空中最明亮的星。
经过一番精心安排,包拯和展昭成功找到了真正的凶手,原来是一名心怀不满的商贾,他对钱锺的权责不满,加上对秋玲的嫉妒,最终做下了这桩皆因愤恨而引发的冤屈。
“我终于明白你们的深意。”包拯收笔,眼神坚定不移,情绪如决堤之水,滔滔不绝,化解着这冤屈。
秋玲在万分震惊与恐惧中逐渐明了,秋水共长天一色,夜雨潇潇,终究等来了拨云见日的春光。
而至此,包拯的毅力与执念,引导着更多的真相浮出水面,反转之下,他的心中却愈加明了正义的微光闪烁。
各方人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江湖中,终于归于平定,夜色渐渐退去,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喜欢包青天之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