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姬昌的理论,就算是妖族,只要有德行也一样可以受到天命保佑,以后天命就不是看血统、种族,只看有德无德:有德有天命,无德无天命。
哪怕是妖族,也一样可以有德行,而不是说妖族就一定是旁门左道。
姬昌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脑海闪过一道灵光。他意识到这正是人类最关键的时刻,以前仙人之间也是看血统的,妖仙就是旁门左道,受到歧视。
眼下如果人族真的能突破血统论,不只可以打败殷商,团结诸多诸侯,甚至能团结那些因为血统受到歧视的妖族。人族和妖族团结在一起就可以变强,可能从棋子变成棋手。
人很弱小,仙人可以轻易地毁灭人族。人族之所以还存在,就是少数仙人对人族抱有同情。
但人族不可能依靠同情立足于三界之中,人族必须靠自己去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
他看向苏妲己,这是千年九尾妖狐,她来拜师肯定是因为在修仙界受到歧视。她无法改变自己的血统,只能寻求德行的支持。自己可以团结她,那么其他被血统束缚却想改变自己的妖族一样可以被凡人团结。
想到这里,姬昌不再闪躲,说道:“你说的对,天命随着德行的变化而变化,而非血统固定。你既有心改变,我就收你为徒,只望以后你要用心赎罪,切不可怠慢。若是旧病复发,本性难移,我定会将你逐出师门。”
“拜见师父,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天命所归。”苏妲己诚心地说道。
“起来吧。”姬昌说道:“既拜我为师,我就传你《易》,日后好生修炼,约束自己,切莫残害生灵。”
“弟子一定用心学。”苏妲己就是来拜师的,就是要学学怎么沟通天地,怎么自强不息。
“那我就先教你伏羲之易,再教你连山易、归藏易,最后教你为师的心得。”姬昌说道。
“这么多?”苏妲己还以为自己只要学一个《周易》。
“易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演化,不同的易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果只教你我的心得,你又怎么知道为师如何推倒出六十四卦?怎么知道为师从上古继承了什么,反对了什么,有创新了什么?易和人族,不,应该说易和万物都息息相关,乃是生命、天地的经验和总结、思索和开创,都是一脉相承的,并非无根之水。为师的心得也是在伏羲易、连山易、归藏易的基础上才建立的,所以学习易的历史非常有必要。”姬昌说道。
“请老师上课。”苏妲己受教地说道:“对了,老师以后我只能晚上来上课,明日弟子带些丹药,也免得老师精神不足。”
“无妨。”姬昌说道:“我既然收你做弟子,自会安排时间。”他也知道苏妲己白天要上朝,只有晚上有时间。
“多谢师父。”
“上课吧。”姬昌和苏妲己说起了伏羲的时代,说道:“伏羲观察星象,总结四季,记录时辰,见证天地万物生长凋谢,经历风起雨落霜降雪藏,当时只有卦象,没有卦辞、爻辞。连山易、归藏易乃是先祖对经验的再次升华,对卦象进行了思考和开创,才有了卦爻,总结出三爻一卦,一卦一辞的八卦。是对天地的总结,对生命的思索”
姬昌虽是大局中的一枚棋子,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不断思索,开创自己的理论。
有了理论,才能更好地反抗。
苏妲己通过学习也了解了易的核心就是用阴阳理论去领悟空间、时间、生命、规则
阴阳消长,万物变化。
她将妖气转化为清气,其实就是调整了阴阳比例。妖气就是妖族的一种阴阳比例,而清气就是修士的一种阴阳比例。
阴阳如白昼和黑夜,合在一起才是整体。比例不同,效果也不同。
修仙到极致,阴阳比例随心所欲,体内就有产生阳气的心脏,产生阴气的肾脏,最后心脏可以阳极生阴,肾脏可以阴极生阳,变化莫测,操控阴阳,法力无边,不受干扰。
《大品天仙决》《八九玄功》属于应用,学了就可以锻炼身体炼化阴阳。但没有解释原理,也没说为什么修炼阴阳可以成仙。
姬昌虽然不会修仙,但钻研理论。理论就是万物都有阴阳,万物的不同就是阴阳比例的不同,自成规律。
易就是用来解释万物的阴阳规律。
苏妲己心想难怪自己听狱卒的只言片语,法力就有了变化,其实就是阴阳在根据《周易》进行微调。
“《大品天仙决》《八九玄功》都是长生妙法,但也并非完美无缺,还可以通过《周易》查漏补缺。”苏妲己心想如果自己的阴阳二气调整到最完美的比例,肯定可以弥补缺陷,不用担心三灾。
不过姬昌毕竟是人族,追求的是人族的最高境界,不一定适合妖族。
苏妲己也不担心,一法通万法通,多学知识肯定没错。如果人族的阴阳比例不适合妖族也没关系,到时候继续微调好了。
既然姬昌收了徒,也是把自己的心得全部传授给苏妲己,一共六十四卦,道尽阴阳变化。他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反商的理论建设,西岐灭商不只是破坏,更是建设。破坏了殷商天命之后,还要构建一套可以落实德行的规则。
但姬昌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不可能完成所有任务,这些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以及弟子。
三大伯候被关押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自的领地,伯邑考非常着急,但他记得父亲说过:不要去朝歌,只等七年灾满,自然可以回来。
但伯邑考还是担心,也不只是担心父亲,还有担心流言蜚语。西岐已经实践嫡长子继承制度了,伯邑考作为长子就有继承父亲遗产的资格。
于是就有流言蜚语了,说伯邑考故意不救姬昌,就等着继承财产。这些留言对伯邑考而言,也是相当有压力。
特别是很多人依旧希望兄死弟及,伯邑考继承了爵位,他一死,弟弟就能继承一切。
这是继承江山,诱惑太大。
所以流言蜚语对伯邑考非常不利,甚至更有人怀疑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催生出大量的儿子噬父的悲剧。更是质疑西岐推动‘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合理性。
西岐很弱,在殷商人看来是西戎,在西戎看来是商人,夹在西戎和殷商之间两头不讨好。所以为了变强,积极地吸收新的事物,比如嫡长子制度,尝试让长子继承财产,迅速武装长子形成战力来抵挡西戎。
危机之下,西岐必须选择最高效的方法才能生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寿命也增加了,嫡长子继承的优势就出现了。
不过作为一个新的制度,还没有一件让大家无可辩驳的大事件使得大家接受它。大家的质疑还很多,比如殷商就是兄终弟及,为什么还那么强大?
西岐也完全可以继续兄终弟及,根本不用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只会滋生弑父的事件。
各种难听的流言让伯邑考寝食难安。他自己被骂也就算了,更危险的是有人质疑西岐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