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谦寻驻足原地,怔怔地看着宣纸上的字迹。
周围的学子们大气都不敢出,等待着这位大儒一语定江山的评定。
诗林陷入了一片阒静,唯有风吹草叶,沙沙作响。
此时在孟谦寻的眼中,宣纸上铁画银钩的字块正一个个活了过来,它们排着队,踏着风,钻进了他的眼中。
直到最后一个“愁”字晃晃悠悠地最近他的眼睛,孟谦寻才终是长长地出了口气。
他的目光第一次从宣纸上挪开,看向面前的一众学子,迎着学子们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神,这位大儒并没有给出自己的评价,而只是淡淡地询问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学子们的好奇心早已被吊起,他们想要知道孟谦寻这位当世大儒、稷下学宫三位宫主之一,到底会给出怎样的评价。
其中一人回答道:“具体姓名不知,只知道是一名大胤王朝的行刑人。”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孟谦寻依旧闭口不谈对于这首诗的评价。
他抬头望着头顶的天空,目光从竹叶间的空隙穿过,那里有优哉游哉的白云缓缓飘过。
“大胤吗……那么他应该会在白帝吧……”孟谦寻喃喃自语道。
“什么?”学子们没有明白大儒的意思。
“就去一趟吧,白帝。”
孟谦寻低喃的话语刚落,竹林中陡然间刮起一道旋风。
学子们下意识地用袖袍遮住面目,等到他们放下手臂,只见那一席长袍的身影正踩着一杆巨大的毛笔御空而去。
学子们纷纷愣在了原地。
直到最后,稷下学宫三宫主、当世最为精通诗道的大儒、拥有“诗圣”之称的孟谦寻都没有留下对于这首“无名诗”的评价,反倒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绝尘而去。
根据他离开前留下的只言片语,恐怕他已是直接向着大胤首都白帝城而去……
……
稷下学宫的一处讲堂内,一席黑色乌纱长袍的方脸中年男人正手捧书卷地在讲台上踱步,他正在给底下的学生讲解书中典故,他的声音洪亮且威严。
而底下的学生们也是听得一丝不苟,没有人敢在这位老师的课上走神。
忽然之间,讲台上的声音消失了。
学生们纷纷疑惑地抬头,看向讲台上的老师。
只见那位以治学严谨而闻名的稷下学宫二宫主正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抬头看着空无一物的天花板。
学生们跟随着老师的目光看向头顶,那里的确是什么也没有,学生们更加疑惑了。
……
后山是整个稷下学宫的禁地,除了三位宫主以外,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被禁止踏足这里。
可就是这无人胆敢踏足的禁地,却是一处山清水秀的仙境。
一面明镜般的湖泊,湖上架着一座栈桥,栈桥的尽头是一座茅庐,茅庐前的水面上停着一叶孤舟,而就在那孤舟上,一席渔民装束头戴斗笠的老人悠然自得地侧枕着手臂,躺在船头。
他的身旁固定着一杆钓竿,等待着愿者上钩。
老人须发皆白,嘴角却始终带着一丝笑意。
他并没有留神在自己的吊杆上,反倒是看着天边。
下一秒,老人咧嘴笑了笑,骂道:“那个老小子,走得那么快是要干啥哟。”
……
而此时,那个因为一首诗就莫名其妙扬名整个稷下学宫的“始作俑者”正盘坐在简陋的床板上。
依旧是那个昏暗的房间。
江夜正沉浸在自己的突破当中……
喜欢长生从成为天牢行刑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