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归渡所以叫千归渡,当然有它的由来。
传闻不知多少年前,千归渡这里的确是个渡口,它前面有条大河,大河将身后村落与对岸隔绝开来。
住在村里的人都十分穷苦,男人靠打鱼砍柴为生,女人靠织补涮洗贴补家用。就在这穷苦的村落里,有一对青梅竹马男女慢慢长大。
男子长大后,为了养活已经无法再劳作的高堂双亲,决定冒险渡过大河另寻出路。临行前,男子与女子定下誓约,承诺无论走多久,他都会回来娶她。
男子走后,女子每日除了照顾男子双亲,便去渡口守侯,一心等男子回来。
然而年复一年,男子离开后便杳无音讯,而村里的人也劝女子莫要再等。女子不听众人劝告,仍旧每日去渡口苦苦守候。
十五年很快过去,女子每日漫长的等待,并未等到男子归来。此时男子的双亲早已过世,而女子也已经过了三旬年纪。
因为家境贫寒,女子要靠日夜织补养活自己和男子双亲,终于熬瞎了双眼。即便如此,女子仍未放弃,仍然每日拄着棍去渡口等侯。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都认为女子太傻,便不再理她。
终于,两年后某天傍晚,当女子又来到渡口守候时,河面上驶来了一条十分华丽的大船。
船靠岸后,一名穿着奢华的中年男人迫不及待跳下了船,他就是当初离开村子的男子。男子一眼认出穿着一身破衣,瞎了眼的女子。
十七年后,二人再次相见,在千归渡渡口抱头痛哭。
原来,男子当初渡过大河以后,历尽艰辛帮人跑商。他跑遍大江南北,遇过山石洪流,碰到劫匪强盗,回回九死一生。
在历经磨难后,男子终于靠自己打拚成为一名富商。男子虽然在外漂泊多年,却从未忘记家中的青梅竹马,从未忘记当初许下的诺言,他腰缠万贯,却一直未娶。
男子回来后,看见年过三旬的女子已经瞎了双眼,鬓角微白,容貌更是丑陋不堪。然而他却毫不犹豫,当天便与女子拜堂成亲。
洞房花烛夜,男子挑开女子盖头后的第一句话说道:“千山万水,我终会归来。”
二人成亲后,男子便带着女子离开了村落。二人走后,村里的人为二人的事情所感动,便在女子日夜守望的地方建了一个渡口,取名千归渡。
岁月变迁,山川易改,当年的大河已化成今日的涓涓溪流,当年的渡口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千归渡的名字却因此留传了下来。
“千山万水,我终会归来。”是男子承诺,也是女子执着。
叶知瑾的马车在千归渡门前停下,叶知瑾下了马车,看向不远处被高高竹篱围起的一片地方,竹篱里面应该就是工部新建的千归渡游玩之处。
皇帝下旨,让皇家亲眷随行,并未让其他官员同往,所以今日千归渡外面马车并不多。
守门侍卫向叶知瑾行礼,叶知瑾进了竹篱搭起的大门。竹篱内豁然开朗,绿荫成蔽,石桥流水,竹台亭阁,果然如同江南景色一般别致。
“知瑾!”叶知瑾刚刚走到小溪边,忽然听到石桥上有人唤自己。她抬头望去,不由一愣,原来是余太妃。
叶知瑾忙提起裙裾,快步上了石桥,迎着余太妃高兴道:“太妃娘娘,您也来啦。”
“哎呀,这才几天没见,你怎又变得如此生疏。”余太妃拉住叶知瑾的手不高兴道。
“我不叫太妃,那该叫什么?”叶知瑾笑着问。
是呀,不叫太妃该叫什么?余太妃想了半晌,也没想到叶知瑾到底该叫她什么。私心里,她倒是很想让叶知瑾立刻叫她母亲,但眼下还不是时候。
“算了算了,你还是接着叫太妃吧。”余太妃无奈道。
“呵呵……”叶知瑾掩嘴轻笑,和余太妃一起下了石桥。一路上,她们遇到不少皇室宗亲,所有人都用目光诧异打量二人。
不为别的,余太妃久不出府,今日忽然来千归渡本就新奇,而她又和一个外姓郡主如此亲近,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听闻赵康正在前面大竹亭内歇息,余太妃和叶知瑾赶忙前去拜见。赵康见到二人并未多言,只让她们随众人一起去游玩,不必拘束,只需午膳前回来便可。
叶知瑾、余太妃随众人散去,去林间赏玩。冬儿和宝蓁跟在二人身后嘀嘀咕咕。两人一会伸手扯下片叶子,一会又跑去看溪中的小鱼。
叶知瑾见到也不多说,她平日本就很少出府,丫鬟们当然更没机会出来游玩,今天机会难得,让她们尽兴也好。
游玩一番后,叶知瑾和余太妃又回到大竹亭,和皇帝及众人一起用过午膳后,叶知瑾和余太妃没在离开,而是坐在亭内边休息边饮茶闲聊。
正在此时,忽有一名太监从亭外匆匆走进来。看的出,因为走得太快,太监额头渗出了汗珠。
太监快步走到叶知瑾身行礼道:“郡主,府上来人禀报,说您院子走水。”
“什么?!”叶知瑾还未说话,余太妃瞪大眼睛,“走水?好好的怎么会走水?”
叶知瑾站起身,向余太妃行了一礼,“太妃娘娘,我先回府了,烦请代劳回禀皇上。”
“好好好,你快去,快去,皇上那里我去说,如果需要帮忙,赶紧派人来成王府。”余太妃连声说道。
“多谢太妃娘娘。”叶知瑾又行一礼,这才带着冬儿和宝蓁快步出了竹亭。
叶知瑾匆匆离去,嬷嬷小声问余太妃:“娘娘,若说晚间使用烛火不慎走水情有可缘。这大白天的,怎么会走水?”
余太妃蹙起眉道:“现在还不知道情形如何,不过幸好知瑾不在府里,若她被火烧到就不好了。”
“娘娘,您没明白老奴的意思。”嬷嬷又说道。
余太妃转过头问:“你想说什么?”
嬷嬷小声道:“娘娘,郡主倘若在府里,这火怕是烧不起来。”
余太妃一愣,想了想,随即倒抽一口凉气,“你的意思是,有人趁知瑾出门,故意纵火?”
嬷嬷点头,“娘娘您想,郡主的院子,平日前后有重兵把守,外人根本无法靠近。郡主今日出门,院子里护卫少,这才给人有了放火的机会。”
余太妃连连点点头,又面露不解:“倘若他们想害知瑾,为何要趁她不在放火,这说不通呀。”
嬷嬷也摇了摇头,“这便不好说了。不过放火未必就要杀人,或许有其它目的。”
喜欢重生:知瑾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