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家人 第50节义动汪书

    仅以本文献给不在原出生地谋生的人们___hmz

    汪书虽是无计无奈,毕竟见过世面,学富五车,不是昏庸之辈,就反问:“不知韦爷今日光临,有何见教?”赵韦说:“赵家一向,循规蹈矩,只识本份做生意,造福百姓,从不多问世事。上次群盗拒捕,杀伤官兵,只怕已惊动朝庭。一旦大兵压境,玉石俱焚。赵家大哥忧赵家不能独善其身,欲助官府一臂之力,平乱揖盗,回复太平盛世,不知汪大爷意下如何?”

    汪书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要助自己平乱吏治,不但不用朝庭兵饷,反而先送如此厚礼,求自己恩准,真是匪夷所思。连忙回答:“果能平乱,回复太平,此乃千秋功业,下官必上奏当今圣上,重加褒奖,破格提升,表彰汝等功劳。”

    赵韦连连摇头:“不是的,咱赵家只求世界清平,可以本份做生意,赵家规矩,不得当朝为官。这平乱功劳,自然是汪太爷的。不必提及赵家。”

    汪书说:“听韦爷口气,平乱只是朝夕之事,不知有何良策?”赵韦答道:“要平乱,首先搞清楚乱从何来。乱从贪官污吏来!收税收了几千年后的税,百姓如何有活路?请恕在下直言,百姓造反,历来都是官逼民反。平乱第一是免税,第二是教化,第三是亲民。做到这三条,百姓安居乐业,决不会反。”

    汪书为难了:“这第二、三条,下官幼读圣贤书,自然没有问题。这第一条,下官为官一任,分文不取,两袖清风,也是责无旁贷。只是吏要吃饭、税要上交,不收税何以开支?”

    赵韦说:“以吾等穷县份,编制吏役本来不多,上交税费亦是不多,若能按编设役吏,薪俸即由赵家代支,上税亦由赵家代交,官吏年节孝敬,统归赵家奉献,大人只须坐亨其成,行朝庭公务,平反冤狱,教化万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树一代贤臣楷模。”


    汪书说:“果能如此,实下官理想,下官万幸。只是现今大乱成形,岂是一朝一夕平得了的?”话说到此,腊梅掩口,噗嘁一笑。赵韦瞪了一眼,自己也笑出声来。汪书不禁愕然:“可是下官言中有失?”赵韦连忙致歉:“汪大人请见谅。这平乱的关键,只在免税一条。如不免税,平了亦会再反。如果县上免税,由赵家代交,则赵家收编群盗,安插入县西八镇,导其安份守纪,只是旬日之事。县东各镇,既无盗匪,自可安居乐业。如有盗匪,赵家代官家行剿,亦举手之劳。盗匪之所以要安插八镇,乃疏而散之之理。”

    汪书说:“然则赵家费而无利,岂能长久?”赵韦说:“安得无利?如太平路畅,赵家务农经商,获利不菲。官府若同意赵家出面,明日即可上山剿匪,整编安抚。一月之后,在下定可陪同汪大人出巡,见一派太平盛世光景。宣孔圣人教化之功。”

    汪书又问:“下官可有效劳之处?”赵韦说:“大人身系社稷安危,岂可轻犯险地?假以时日,大人必是朝庭重臣,这平乱第一功,非大人莫属。大人可行文上省,言乱已定,匪已清,省里必定有疑,派员核查,则真相一明,大人升迁,指日可待。”

    汪书又问:“赵家势力一大,可仍能循规蹈矩?”赵韦连忙起身答谢:“大人此推心置腹一问,在下不胜感激。”然后坐下,正色答道:“赵家为善,自须靠大人官威。赵家为恶,岂是大人防得了的?赵家作反,何需与大人商议?赵家平乱,当然要大人授权。”

    汪书道:“韦爷,既然大家推心置腹,下官信汝。这动乱一成,下官方寸大乱。今天降良方,不动朝庭一兵一卒,果然如此,诚汝所言,实在奇功一件。下官今授汝平乱权,只望不可多有杀生。下官即日行文上报,言平乱已有眉目,止上兵。平乱功成,下官当上奏朝庭,彰汝赵家之功。”

    赵韦说:“这个万万不可,赵家生意人,岂可扬名?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名、权二字,仍官场风气。赵家规矩,不得涉足官场。若功成,大人可言:大户捐资,招募乡勇,一举平乱,皆大人亲自督战,甘冒矢石,仗朝庭天威,贼望风披麾。现乱已平,乡勇民团尽解甲归田,回复清平世界云云。只求大人,万万不可提及赵家二字。”

    列位看官,这平乱不得提及赵家,乃赵里铁定的方略,若朝庭知道有赵家,心中疑忌,后患无穷。故此,赵韦于这一问题,绝不松口。不过,立功而隐其名,这是正常人都不肯相信的事。在赵韦一再叮嘱下,汪书以后,果然绝口不提赵家。这是后话。

    ;



第50节义动汪书  
相关:  新客家人第三册    我在异界有座城  特战之王  挂了99次之后  最强升级系统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新客家人第50节义动汪书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1s 2.3533MB

搜"新客家人"
360搜"新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