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惊奇 第三十二章 计使韩反

    西凉(汉朝武威郡、凉州别称)凉州国西部.西凉自汉朝武帝建武威郡以来凉州名字换了多次,羌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而董卓得到这块宝地后,开始发展壮大,西凉地处汉帝国的边境地区,属于蛮荒之地,但是西凉科技绝对先进,因为此地要防御匈奴,所以凉州此地许多城池高大坚固,而且建有兵器制造厂、马厩、养马场等许多现代化的军事设施!

    财大气粗的董卓根本过得是富足并且无忧无虑的生活,现在董卓脑中一直在黄巾贼是怎么回事,到底发展的怎么样了?张角那三兄弟到底有多厉害?灵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君主?这些都是李儒建立的情报网传回来的一些消息,董卓一直在关注着张角和灵帝等一些有关情报,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装成如无其事的样子(还装b),这样毫无意义的在这个太守位置上浑浑噩噩的过了5年的样子,时间怎么过?

    和身边的将领打屁,和老婆打炮呗,董卓还数次举办了比武大会,希望能多招揽一些超级战将,可惜居然没有什么厉害一点的人物,真是衰毙了。举办了文学讨论会,居然都没人参加,何进听说了,派了数个算的上文学界的泰斗前来助阵,那场会开的火热之极,我还想上去套套交情,竟然没有一个鸟我,虽然他们中没有一个上的了历史台面的。这事过后张让还问我怎么会和何进有关系,我说了一句真心的话,何进知我是张侯爷的人,故而他派人来羞辱于我。此言带到张让处,更激发了张让与何进的斗争,本来他们之间的斗争就是比较激烈的。

    不知岳父那件事办的如何了······终于有了眉目了,何事?韩遂,边章。我要求岳父在韩遂面前表现出对朝廷的不满,又没有具体的对汉的威胁,要求韩遂为其支持公道。

    岳父拜上请帖。

    “韩太守,近来安好?”

    “哦,拓跋族长来文约府上乃文约的荣幸(韩遂字文约),来坐,不知拓跋族长有何事?”此时岳父的族中可上战场的战士超过20000,只比3个羌氏大族稍逊,在整个羌族中可排前5。所以韩遂才如此礼遇有加。

    “韩太守有所不知,当地贪官污吏众多,压低价格,致使我族的牛羊买卖赚不了多少钱财。”其实我到经常照顾老岳父的生意,也就买点牛羊,在卖给其他的士族,赚点其中的差价,赚的这些钱也是用来买马的,才5000匹,5年的时间才赚了5000匹,马匹的珍贵程度可见一般,还不算士兵的运路费。(士兵每月就这么多钱,不用白不用。)

    “咳,咳···”韩遂尴尬的笑了下,因为其中获利也有他的一份,他是金城太守,掌管一方大权怎么会没有利润呢。他只能说:“当今皇上爱钱,朝廷收税日益严重,文约也是无可奈何。”立刻把自己瞥的干干净净。

    “韩将军可知,去年大雪,我族中死去大量的牛羊,我族中勇士都饿着肚子度过整个寒冬,其他部落甚至出现冻死的情况·······”

    韩遂也沉默了,这事他是知道的,虽然以前冬天羌族中总是要死点人的,但是去年死的特别多。都是以前的好几倍了。岳父的族中可是过的不错,毕竟有我的资助嘛,他每次要快到冬天了就把不强壮的牛羊卖给我,我呢,自然运粮食给他了,白花花的大米,冬季就以肉食辅加米饭,日子不要过的太舒适哦。

    “韩将军可否将此事上达天听。”

    韩遂只能已连续的沉默来代替。韩遂有苦自知,大汉现在都不知乱成什么样子了,各地都有饿死的,被贪官污吏害死的百姓,皇上都没有关心,何况你们羌族。那个坐在皇宫的皇帝只知道钱。他自己想想也有些气愤。

    我岳父马上用羌族的相互敬礼的姿势,右手锤左胸,向韩遂一鞠:“求韩将军为我等羌族部落做主。”

    “拓跋族长何须如此,并非文约不想,奈何是文约不能够也。“

    “韩太守若如此说,我等羌族必反矣。”我岳父假装气愤的说。"

    “拓跋族长怎可如此说。”

    “无粮可食,不—得—不—反!"岳父一字一顿的说到。””拓跋族长不可,此事需从长计议。“

    “我族的安危就交于韩大人了,唯韩大人之命是从。”(岳父站在矮一级的位置上了)

    “如此,如此······”韩遂自己有点迷糊了。

    “韩大人,告退。”

    韩遂一直想得到羌族的支持,不想现在一只有20000余战士的一个部落竟然向他求助,说的白一点更像是效忠,只要帮这只羌族部落度过难关,就等于多了20000的骑兵军队,20000骑兵,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个不小的势力。他从没考虑过羌族会骗他,因为他知道,羌族一向说一不二,说到做到。

    但他怎么不想想这位羌族的话中有点逻辑性在里边,羌族中中向来直来直去,他们有这个智慧吗,(就这几句可费了董卓不少脑细胞)再说羌族其他人有过这样吗,要反了还会来通知你这位替大汉牧守一方的官员,虽然你在羌族里有点小小的名气。

    过了数日,又有一个羌族的小部落的首领来找韩遂,要韩遂帮助度过难关,以后若有战事可助其取胜,要不然就肯定反了,韩遂又是高兴又失落,小部落,小部落,虽说是小部落,但可战人数也达500到3000,这个部落的战士就有2000余,如此数千的骑兵部队也是天下可去,奈何到现在自己好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过了月余,又有一位小部落首领来拜托韩遂搞些粮食过下个冬天,可是凉州本来就是一个粮食比较缺乏的地方,哪来更多的粮食来给他们呢。韩遂和他闲聊了一会,走时那位族长只给韩遂一句话,我也不想反,但我的族人都想反了。

    三位首领说辞也韩遂也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便去找到称为3大羌族的族长,说出了实情,那三位族长也说出了他们都想反汉的想法。并且说许多小族长都向他们反映族人饿死,冻死。牛马卖不出好价钱。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不得不反。如此韩遂也走上了反汉的道路。

    韩遂呢,自然去联合众多羌族部落,不管大中小部落,要求一起反汉,羌族中已细封蓦然为代表,说起来韩遂还是有些谋略的,不仅去联合太平教,指定好反汉的时间,还去联合当地的太守,已威武郡守马腾为代表,又或威胁,或胁迫式的邀一些其他郡县的守军将领加入,可是一个“不小心”,韩遂落入了董卓设计好的陷阱中,董卓得知韩遂谋反大喜过望!

    董卓听从李儒建议,将韩遂联合反汉之事到处宣扬,并迅速在西凉传播,此事马上传入洛阳的士族之中,其实韩遂此时只是暗中准备还没有反汉的行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几乎同时传到了张让和何进的耳中。洛阳的士族资格最老的,也是最有实力的,和其他地区的士族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张让也是耳目遍布天下。二人马上告知皇上,终究是张让离皇上近了一步,先将此事先告知皇上,皇上大怒,马上召集朝中大臣上殿。

    百官皆到,上的殿来自是三跪九叩不提,皇帝此时到也不急不忙,张让在旁边用他那特有的尖尖的声调说:“有事禀报,无事退朝。”不知道西凉造反的事的官员就郁闷了,平时总是不上早朝,一上早朝就谈钱,这次是皇上你特意叫我们来的,怎么就不说事呢,不会又是谈钱吧。而知道的也不敢带头,反正他们已经将此事禀告给何进了,这事就交给何进了,出头鸟可是要给钱的,每次上朝说话就给点钱财,虽然他们家大业大,可也不愿意啊。

    此时只有何进出来说事了:“禀皇上,听闻西凉韩遂携西凉羌族一起造反。”

    “此事啊父已禀告于我。”皇上有点愤怒的说,“朕待他们不薄,他们为何要造反!”皇上在百官面前叫张让为“啊父”。这就是张让的实力,也可见十常侍对皇宫的控制力。

    “禀皇上,此事尚未证实,需······”

    张让尖细的声音马上响起:”要等叛军打到长安才去平叛吗?禀皇上,应立即组织大军前去平叛。”

    何进有些焦急的说:“皇上,若韩遂没有反,朝廷大军前去捉拿他,他便真的反了。”

    皇上也有些犹豫了:“若此,朕该当如何?”

    百官沉默了,皇帝倒是有些着急,为何,长安可是列代皇帝的陵墓,里面的财宝可是无数,若被贼人拿去了,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啊,况且自己也心痛啊。

    “一遇大事便全部不出主意,朕养你们是干什么的?啊!”皇帝的身体本来就虚弱,一生气便有点气喘吁吁,张让马上在旁边安慰,并帮皇上抚背,有够恶寒的,不过百官都低着头,没看见,看见的也当做没看见。

    何进屠夫出身自然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其余大臣又怕被张让抓住把柄打击自己,此时只有刚正不阿的卢植站出来:“禀皇上,臣有一主意禀告皇上。”

    “还不快快说来。”

    “皇上何不降一纸诏书,招韩遂进京,若来,便没有造反,乡人误传尔,若不来便是真反,皇上便可派朝廷大军前去平叛。”

    “好计,便按卢公的来。”

    退朝后,张让便向皇上进言:“皇上,若韩遂造反,朝廷大军的费用。国库的钱财已所剩无几了”

    “啊父有何主意?”

    “长安有许多的士族,他们定不想叛军攻入长安,皇上可叫他们捐献给朝廷大军。”

    “啊父好主意。”

    “若此战需打些时日,可叫一些善战的将军带领本部兵马出征,军费自行解决,告之此战胜利,便可的高官。若此连军费都省了。”

    “啊父,高官可卖得好多的钱财,此笔生意可否做的。”接下来就是这位历史上最爱做生意的皇帝与他的宦官啊父在讨论生意了。这位皇帝最爱的就是做生意,而张让自然投其所好,坐到皇帝的“啊父”,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韩遂在西凉也知道消息已经被泄露,不过现在朝廷并没有什么动静,心里稍安,突然一纸圣纸把他打入了深渊,他的西凉各处兵马早已准备完毕,其实现在只等黄巾军的共同起义。圣旨要求韩遂到洛阳面圣,韩遂知道这一去自然是九死一生,立马把圣使拉出去斩了忌旗,马上起兵造反,并联系了黄巾军的首领,可是张角不鸟他啊,为啥,现在才183年初,大家都知道到了184年唐周举报,张角那时都没有准备好,黄巾军都没有训练呢,现在造反那不是被朝廷大军切菜砍瓜啊。而那位使者也像那位圣使一样一曲不复返了。

    韩遂等人的30000联军为先锋,一路夺关斩将,杀了郡守和县令,攻占州郡。兵威正盛。后面还有60000余羌族部落的铁骑大军,当然这并不是羌族的全部实力,总要留一些守守老家的嘛。只4月,这只先锋便已进入关中,威胁着汉代的皇家陵园。

    朝廷之上的气氛紧张异常,这时大将军与士族倒没有相互争斗,一旦叛军攻进长安,进攻洛阳,所有人的后果都是一样的。皇帝下诏命车骑将军皇甫嵩为主将,命河东太守董卓为副将率军出征。

    皇甫嵩自是统兵出征不提,消息传入董卓耳中,董卓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董卓之所以要自己岳父鼓动羌族造反,并且拉着韩遂一起,就是因为董卓想要收编羌族,可是韩遂是当时名将,平叛根本轮不到董卓,同时在西凉方面韩遂一直同董卓对着干,如果能鼓动韩遂一起造反,平叛肯定是落在董卓头上,董卓可以借机收编整个羌族,同时顺手牵羊吃掉韩遂的军队,于是董卓为了一己私欲挑起了战争!

    董卓与典韦领大军10000前去平叛,这些都是预备兵,河东主力反而装成预备兵在农地上忙农活。我与皇甫嵩一起到达长安,皇甫嵩有朝廷大军60000,我大军10000,共同守备长安。基本没有骑兵,只有我,典韦,皇甫嵩及他的数位部将有马,说白点就是当官的才有马骑。

    而且朝廷大军常年不上战场,一幅横七扭八的样子,打顺风仗尚可,若是打了败仗我,后果还不及我的10000预备兵呢。要用这样的兵打胜仗——难。

    韩遂等人的30000联军与羌族的60000铁骑尽数开到长安城下。敌军步兵在前,铁骑在后,我们自然不会惧怕敌军的步兵,但是敌人的骑兵确是我军的噩梦。

    皇甫嵩在城头问我:"董将军,可有办法战胜城下敌军。”

    我有些无奈的说道:“胜步兵易,胜骑兵难。”

    “董将军所言不虚,敌军骑兵来去如风我军将士杀之不过,追之不及,只得坚守,矣”

    敌军在城下挑战,数万军队在城下耀武扬威,而我军只能闭门不出。敌军步兵并没有我军多所以没有攻城。

    岳父与几位羌族首领又在那商量了:他们不出来也不是办法,我们总不能天天50000万大军全体出动吧,最后商量的结果要韩遂等人把长安城内的敌军引出来,并通知他们,到时羌族骑兵立马消灭这只骑兵。”这并不是董卓教其岳父的,而是他为了偷懒,他又不想麻烦也不想损失兵力。

    数日后,皇甫嵩查明了敌军的作战规律,羌族在离这里8里的地方安营扎寨,而韩遂与边章成一组,马腾自成一组,都在5里之外的地方安营扎寨,皇甫嵩观察了这几日,便找我来商量:“董将军,敌军军纪渐渐涣散,兵威已堕,此乃千载难逢的时机,本将决定趁韩遂撤退之时亲自率大军30000追击敌军,董将军率军5000帮本将掠阵。”


    “末将遵命。”拼命你去,董卓自然求之不得。

    “现在城下乃是两个文人,韩遂和边章,胜率应该大一些。”他有些自然自语的说。

    “将军英明。”董卓马上奉承一下,一句马屁送上。

    “呵呵,董将军的任务可是不轻啊,将军之责得防止羌族冲阵。”皇甫嵩有些惬意的说道。

    “末将明白。”难道我董卓不知道吗?董卓的责任还要帮你平安退入长安城内,自己的帮你阻敌,如果我真的有这么傻的话。

    董卓装傻又再次说了一句废话:“皇甫将军何须如此大费周章,敌军无粮自然退去,我军再从后掩杀,必然全胜。”

    “董将军此计甚好,奈何朝廷不许啊,天意如此,为之奈何?”

    "不知敌军粮食储备如何?”董卓问

    “哼,抢夺的凉州士族的粮食与财务,他们还会缺粮?”说到此皇甫嵩都显的有些气愤。

    董卓也只能用沉默来代替,董卓为何会有此问,为了放松士族对其的警惕之心,因为皇甫嵩是士族的代表。

    傍晚十分,在城外叫嚣的敌军慢慢退去,此时皇甫嵩大开城门,三万大军一起掩杀而出,声势浩大。董卓军也随着大军在后跟进,在城外排列整齐,准备接应,并负责守护城池。韩遂军立马向后逃串,武器铠甲丢了一地,皇甫嵩大军将士弯腰去拣武器铠甲,皇甫嵩略为一想,便高声到:“有取武器铠甲者,斩。全军后退,快,快“

    许多士兵把拣的武器铠甲给扔了,连带着把自己的武器也给扔了,真是有够强的军队。董卓看见皇甫大军后退,董卓便先让自己军退入城内。等董卓军和皇甫大军都退入城内,羌族的铁骑来了,虽然敌人没取得什么便宜,但是当皇甫嵩当回城看见自己军队的模样的时候,仿佛是一只卸了的皮球一般,便的无精打采,大有从此一蹶不振的感觉。其实皇甫嵩的计划并没有错,他的指挥也属一流,不然着三万大军该去见上帝了吧。奈何实在是士兵疲软,长期养尊处优没有经历过战争。

    就这样他有些浑浑噩噩过了数日,但数日后又来的精神,防守城墙也更勤快了,不愧是汉末名将,承受能力非凡,不过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仍旧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此时洛阳出现了纷争,朝廷之上大臣们开始出现分歧!

    “皇上,皇甫嵩作战失利,丢盔弃甲,因立即调换主将。”张让向皇上进言。

    “皇上,大军作战不宜调换主将。”朝中大臣建议道。

    “难道要像韩遂一样等他造反一般,等皇甫嵩作战失利再派大军支援吗?”张让不依不饶的马上又说,奴才推荐河东太守董卓主持此次战斗。”

    “皇上,不可,董卓乃一武夫,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重任。微臣推荐司空张温为此次主将。”袁魁道。

    皇上开问了:“大将军以为如何?”

    何进心里也有点难办,本来应该支持士族的,可是董卓的人情到现在还没有还,他思索了一小会,便向皇上说:“禀告皇上,此次战斗至关重要,然董卓乃一武夫······”士族中人一片窃喜在心头。

    “但董卓乃是一位为大汉征战了20年的武夫,末将的觉得主帅不可换,要换也理应由董卓接任。“最后一句何进可是说的置地有声。说的司空张温脸上有些挂不住。

    此事到引起了皇上的疑问:

    疑问一:以前的何进可是和士族一条心的,简直就是两兄弟穿着一条裤子。

    疑问二:何进不和士族一条心还不是什么大事,竟然还有点偏向张让,奇哉怪也。

    疑问三:是不是和这个董卓有点关系。

    疑问四:是不是司空张温那里得罪了大将军

    皇帝便问:“为何?”

    “战场之上确实不宜调换主将。”何进道。

    “朕问的是为何不换司空张温。”皇上道。

    “司空大人饱读诗书不假,但是司空大人却鲜有上过战场,末将出于对大汉的安危着想才······”

    “然也,一个未上过战场之人,却想要当战场上的主帅,荒谬!荒谬之极!!!”何进还没说完便被张让打断了,还继续说道,“此战有关皇家陵墓之安危,袁司徒怎可如此举荐焉?”

    就这样事情便被这样定下来了,士族中人也没有去找何进的麻烦,他们现在才发现,士族的武人中他们根本没有几个上的了台面的人。只有皇甫嵩与朱隽,朱隽此时并不再洛阳,远在冀州。不过朱隽在这里正在建立军事学院,正在教授袁绍和曹操等这些武人,正是为了将来的战事而培养后备人才。

    朝廷的圣使来到长安,言皇甫嵩作战不利由副将董卓代替主将之位全力剿匪,以报皇恩。我贿赂张让那是明摆着的了,张让自然让我做主将,此次何进也帮了我不小的忙。皇甫嵩临走时无奈的和我笑了笑。皇甫嵩走后不久我就把河东的15000人马全部带到长安,留5000预备兵保护家人的安全。高顺,成廉,还有些没有名气的将领,自然还有我的谋士李儒。

    我马上召集成廉,华雄,高顺,李儒将具体情况告知,典韦就在我的旁边,李儒思索了一会说道:“此战关键在于羌族,如可可稳住羌族让其不得妄动。”

    我们都默然了,脑袋瓜子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只有典韦和华雄嚷嚷着直接杀过去。

    成廉首先发问:“主公,听闻马腾在已勇武著称,不知武艺如何。”

    “武艺当与成将军不相上下,然马腾有一子今只14岁,便已勇冠三军。”

    成廉喃喃的说道:“此战颇为棘手。”成廉又问:“韩遂与边章的将领如何?”

    “基本无大将,韩遂乃文人,马腾乃是个武人。”我说道。

    这倒引起了李儒的主意:“哦,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一文,一武······”李儒悠悠的说道,“主公,二人关系如何?”

    “儒的意思的是?”我也有些明白了。

    “离—间—计。”李儒一字一声的说道。

    “好计策。”董卓有些迟疑的说,“不过他们俩好像是结拜为兄弟的。”

    “主公放心,我等只需·······”说完我们都明白该怎么行动了。

    “如此依然不可得胜也,强敌羌族在侧,此事不易成功。”高顺此时泼了一盘冷水。

    “主公,儒有一计,儒不敢肯定成功。”

    “说来一听。”

    “虚袭羌族老巢之计。”

    “哦,如此本将到听说羌族久战思归,只是与韩遂等人联合反叛数月,不好自顾自的离去而已。”当然是董卓岳父告诉他的。

    “如此,大事即矣。”李儒大声说道,“只须时间调整好,必然可以全灭马腾与韩遂等人。”

    成廉将军有点怯怯的说:“军师平时只是治理治理地方,不想用计如此之,之········”

    “成廉将军不敢说,本将来说,儒的计谋——毒,这并不是贬低儒的智谋与品行,而是对他的赞扬,在本将心中,谋士之中已‘毒,奇,稳’并称三类谋士,若三者皆不沾者乃蠢材尔。儒之才不可小看也。“

    “谢主公夸奖。”

    成廉又发问了:“何为毒,奇,稳。”

    “本将虽对计谋不太精通,但还是有一些个人的见解。毒计一出,令敌人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此计可知谓毒。奇计大多用于双方实力差距极大,但却能以弱克强者,此种计为之奇。稳,在与两军对阵之中因利而导,因势而趋,因地(型)而变。此之谓稳。”

    “谢主公诠释。”

    “高顺与成廉乃大将之才,亦需学会‘稳’。”

    “末将明白。”

    “华将军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亦需多多思考思考。”

    “末将明白。”

    “备战,明日与本将前去迎战敌军。”

    “诺。”



第三十二章 计使韩反  
相关:  地球群英    武道霸主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钢铁蒸汽与火焰  军工科技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三国惊奇第三十二章 计使韩反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7095s 3.7412MB

搜"三国惊奇"
360搜"三国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