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六年,三月初六,午时,博县外。
温暖的阳光驱散着冬日最后一丝寒冷,照射人间。但它为人间带来的温暖反成全了他们的厮杀。
此时在博县外,济北国相陈珪趁着今日艳阳高照,遂率师提兵出砦,沿着汶水河东岸排成三军。
济北国前军主将位张荣、中军主将为李臣、后军主将是周凤,然后船队依然停留在汶水河上。
陈珪调度此军序,是和幕府众多幕僚商量下来的。在今日上午付出后军四百老卒的代价,他们终于将泰山贼在此地的布阵摸清了。
首先是在博县城内的王姓贼将。博县依汶水而临,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方正格局,其两面临水,临水的两面滩涂狭窄,展不开兵,不易作为主攻方向。而适合攻打的东北面有一座坚砦,挂丁字旗帜。此外在这座营砦不足三里的地方,还有一座泰山贼砦,树“典”、“郭”两旗。
可以说贼以博县为大渊薮,以东北方丁姓贼将为北边之门户,又以附近临湖淤田为关栏,然后典、郭二贼将为遮蔽游弋在外。这么讲吧,贼人已经构建了一个辐射五里的条状防御带,互为犄角,可攻可受。
而且更难受的是,泰山贼这么排阵,让济北国的优势兵力不法展开。他们背后是汶水,然后前面宽阔地都是淤田,湿泞难行。所以陈珪和众幕僚商议后,就决定三军背靠汶水列阵。
到这里,陈珪原先的自矜已经有点消去了,毕竟只要不傻,就知道对面的泰山贼寇有着丰富的战术经验。但临阵时再想那么多也是无意义的了。现在他已经将兵都压了上来,是成是败,已经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而现在,前中后三校尉已经根据中军临画的阵表在开始调度所属各部。凡大兵团作战前,各军团主将都要到中军拿阵表,以知道自己在战场上的位置和任务。此战中军有令,左军团列车阵防御,中军团列直阵,右军团列锥型阵。
布置这样的军阵,实际上就已经说明了各军团的出战任务。右军团列锥型阵,自然就是负责主攻和穿凿。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右利手,所以往往主攻的方向都是右处主攻,更利于用劲。而中军团之所以做直阵,是负责随右军团凿入敌军后,接应穿凿。
直阵是一种前众后疏的阵线。就是在最前头列四个曲,加大冲击面,中间再排三个曲,最后再排三个曲,保证前后的冲击力度。所以直阵也叫冲阵,就是这个原因。
而陈珪的打算就是,当右军团的锥形阵凿入敌阵后,敌阵会很自然的将兵力集中到左边抵挡他右边的冲击。那这时候原先贼中军厚度就会打薄,这时候他的中军团的冲阵紧接着就向疏了的中军拦腰而击,那就能一举冲垮敌阵。
至于为何左军团要列一个车阵,也叫圆阵,其目的自然就是防守。一方面是左军团周凤部,一个上午就丢了一个部的老卒,此时已经不足以担任攻坚。另一方面,陈珪需要周凤死守自己的左翼,因为他布的这个阵,腰眼就是这左翼。当右军团冲锋,中军队再冲锋,此时整个兵力就会集中在右前侧,如果贼人从左侧绕后突破进来,那他就会陷入腹背皆敌的死局。
所以此战之关键,就是周凤军团要守护住全军的左后翼。而且是牢牢盯死在那,不放一敌绕后。
而这会的周凤军团早早看了阵表,知道自己此战的任务就是守御全军左后翼。说不气馁那是假话,谁不愿带头冲锋,追亡逐北呢?但谁让他们原先四个部,一千五百兵。但一个上午就丢了一个精锐部。剩下的人不防守还能干什么。
周凤是一员良将,参与过北疆防秋,知道在战场上,再多的情绪都没用,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把自己要做的都做好。是以虽是防守,周凤也做的一丝不苟。
沿着背后的汶水,周凤已经用大车拒马相连,组成了一个半圆形的车城。车箱上挂以巨楯遮挡,车辕用麻绳捆绕相连,车外又竖着拒马障碍。而车阵内,全军三个部,六个曲,分成六组方阵守备。左半圆三个曲,由部将刘延统带,右半圆三个曲,由部将泛嶷统带。周凤到底还是没让自己小舅子回去,让其戴罪立功。
这车阵内的六个方阵也有调度。每阵皆二百人,五十人一列,共四列。第一列是长兵列,或持大戟,或竖步矟,专负责拒敌;第二列是短矛组,矛长三米,专负责攒刺;第三列是短兵组,皆短衣环首刀,负责贴身搏杀。最后一列是五十人队的弓弩手,专负责对外射杀。
等周凤将车阵布置好,只见全军旌旗招展,各曲士吏饱腾,可以说固若金汤。
这会中军的号角声已经起来,然后数十面青旗招展,周凤望着东南方尘土飞扬,知道东南方向的右翼军团已经出发了。
确实,当各军团根据阵表移动到各自位置后,各军的前哨扈士已经在战场上纵横交错。
他们要将前方的地形、势貌、道路都及时汇报给后面的大军。各旗手身背五色旗,见沟坑举黄旗示意,见路口举白旗示意,见水涧举黑旗示意,见树林沼泽举青旗示意,见野火举赤旗示意。而后军队各部回应相应的五种鼓声,表示已经知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济北国的左军团行军了三里,从湿泞的淤田中躺过,终于看到了一座立在荒野上的敌砦,砦上高飘着“丁”字大旗。
此刻,丁盛就在砦壁上手搭着凉棚看着前方这只满腿脚泥的敌军。说实话,丁盛并不太慌,因为他根本就没打算出砦进攻。
他丁盛不傻。和许多人以为的不同,他们都觉得丁盛是那种心直口快的性子,说难听点就是梗,但实际上丁盛比谁都见机,为何他屡屡带头炸刺,但还是得渠魁心欢?就是因为他每次都看准了。
所以当军中有人拿黑夫和他丁盛并列,说二人为军中二傻时,丁盛都嗤之以鼻:
“哼,那黑夫是真的傻,而我丁大器是假痴不癫,你们懂个屁。”
所以当丁盛率本部四百兵驻扎在博县城外的时候,他就清醒得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如果说一开始,只有他一部在外,王章一部在城内的情况下,他就必须主动出击。因为如果他这里坐守砦中,那敌军完全可以凭借其优势兵力分兵,一方面围死他,一方面直接攻打博县。
但随着典韦和郭亮率援兵一千抵达博县,并在他的东北面立砦,他丁盛的任务就变了,就是坚守军砦。他作为典、郭部和博县王章部的中腰,只有他坚守,那三处兵都能互相支援。而一旦这里丢了,那博县的泰山军就会被拦腰而断,各个击破。
如果济北国征剿军的命门是左翼的周凤部,那泰山军这边,命门就是丁盛部,现在就看这两部到底谁先被攻破了。
对面旷野上,高举着“张”字大纛的济北国右翼军团,就在这烈日下站着。然后其哨马就不断向中军回报情况,等待中军消息。
但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了,还没等到中军的进攻信号,反倒是中军方向杀声震天。
这会右军团的济北国兵不少已经瘫坐在地上了。这三月的日头虽然不列,但从午时出发,走了三里地就在这里等,越等越想睡,要不是知道此刻还是在战场上,估计都鼾声震天了。
突然一背着红旗的探马,身上还插着三只箭,从中军方向疾驰而来,一到就给右军团主将张荣传中军令:中军遇袭,令其全军回援。
这让张荣完全摸不到头脑,不是要让他主攻吗?怎么突然就回援?贼将典、郭二部主动出击了?但就是主动出击,以中军大小军卒二千还挡不住对面?
张荣并不是济北国相陈珪的嫡系,而是受招安的原巨野泽水寇。当年乘氏的李乾用计统合了巨野贼水寇,他张荣瞧不上这人,就带着弟兄出水泊投靠了当时的济北相滕延,但后来此君被宦官残害,他不得以就改换到了济北王势力下。但后来陈珪任职,他就又和此君眉目传情起来。
望着前方不远处小砦上的贼敌,张荣有心不回军。只要他能在此战建功立业,挣得个一官半职,那他和自己的老弟兄们就不再是无根浮萍了。但他又看到自己腰上系着的麻绳,想起上午中军军议上陈珪说的话: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土贼顽劣,祸乱州县,顷刻,烽烟四起。前日兵犯博县,仅剩县官一人,一县皆空,余者纷纷北逃,汶水之上,舟船无歇时,而博县长却能忠义守土,坚守城池三日,城破后,仍用一根绳索,捐躯自缢。现在我给各主将一人都发一根绳索,我只有一句话,此战不利,这绳索就往自己脖子上套吧。”
张荣反复想了下,终究是对陈珪的畏惧压倒了功名心,遂提兵回军。早已经昏昏欲睡的所部,接命,知道又要原路返回,还要走那条淤泥路,纷纷怨声载道。
没办法,士伍军卒如牛马,催之进,吁之退,几人在乎他们苦。
喜欢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