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也是暗暗感慨,随着自己的地位越来越高,和旧友旧部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自古以来,君臣都是共患难者多,同富贵者少。
因为一个人的身份,往往是复杂多变的。
就拿苏绰来说,他是苏泽的师弟,最早的追随者,政治上的左膀右臂。
同时苏绰也是武功苏氏的子弟,是关中士族子弟。
他自幼学习儒学,又是一名儒生。
日后苏泽当真取得了天下,那苏绰就是从龙功臣,就是勋贵。
这些身份,都决定了他不会在任何事上都完全跟随苏泽的立场,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站在苏泽的对立面上。
自古以来,登上巅峰的帝王,都要称孤道寡,概莫如此。
想要让君臣能得始终,也不能仅仅靠着这点人情。
恩威并施,才是长久之法。
等到群臣散去,苏亮才对苏泽说道:
“郡公,洛阳那边要早做打算啊,特别是并州那边若是先动手,我们就被动了。”
苏泽微微点头,苏亮能提出这样的建议,说明经过这些年来的朝堂权威不断衰落,当葬送了相州官军后,就连苏氏兄弟这样的儒门士族子弟,都已经看清楚了洛阳朝堂的本质。
苏泽看着苏亮,这对兄弟也是妙人。
弟弟苏绰性格沉稳,做事也是走的堂堂正正的王道,无论是治政还是献策,都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办事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甚至有时候群臣都觉得他过于迂腐。
苏亮则多出奇谋,做事也不择手段一些,反而比弟弟更加激进。
比如对付洛阳朝廷这件事,苏泽就不会和苏绰商议,反倒是苏亮能够从集团的利益出发,给出更中肯的建议。
随着关中平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的朝堂就和黄巾之乱后的东汉朝廷一样,已经彻底失去了权威。
但是即使是董卓之乱后的朝廷,依然代表了王朝的正统。
挟天子以令诸侯,历史上有太多前辈指明了最佳的道路。
但是摆在关中面前的问题,有这样想法的不仅仅是苏泽一方。
掌控晋阳,在并州虎视眈眈的尔朱荣,同样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洛阳那座至尊皇座。
苏泽说道:
“景顺安心,本公已经安排一支精锐留在华州,随时准备支援洛阳。”
苏泽说着支援洛阳,其实他的意思苏亮也明白,这是预防洛阳生变的预备队,只要政局发生剧烈变化,这支队伍就可以冲进洛阳,抢夺政治资本。
这可以是太后,皇帝,可以是一个具有皇室血脉的皇室宗亲,也可以是代表了皇室正统性的玉玺,甚至仅仅是一份诏书。
苏亮却没有因为这支军队而安心,反而提醒道:
“郡公,从晋阳到洛阳,快马只需要十日,就算潼关稍近些,万一生乱也怕来不及啊。”
苏泽微微点头说道:
“景顺的思虑极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那座城。”
苏亮对于洛阳附近的重镇关隘都了如指掌,他瞬间明白了苏泽的意思,反问道:
“郡公说的是北中城?”
“知我者,景顺也,正是也!”
北中城,这座城在曹魏时期就已经建造,后来毁于战火。
而现在这座城,是孝文帝在太和二十年筑于黄河北岸,在黄河边上有能守望相助的二城,置北中郎府领兵戍守。
镇守北中城的北中郎将,也是洛阳附近颇具军权的军事将领,一向都是皇帝亲信或者干脆是宗王亲贵出任。
这座城在黄河以北,所以也叫做河阳城。
在这座城的身后,就是从北方通往洛阳的浮桥,是临近洛阳最后的险关。
而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高欢控制洛阳后,又在河阳建造了中潭城和南城,合称为河阳三城。
这三座城成了西魏永恒的噩梦,宇文泰多次倾尽全力,都没能绕过三城攻下洛阳。
由此可见,河阳城在洛阳北部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苏亮却皱眉说道:
“郡公,如今洛阳的北中郎将出缺,可是这座城依然是洛阳大门,太后和陛下就是再昏聩,也不会将这座城交给郡公来守。”
“险关易守,人心难测,如果是朝堂的军队守卫北中城,怕是挡不住那南下的猛虎啊?”
苏泽微微一笑,苏亮说的没错,大魏那位太后再昏聩,也不会将洛阳门户交给苏泽来守的。
但是苏泽却说道:
“这不是有一个现成的人选?”
苏亮疑惑的看着苏泽,苏泽说道:
“征东将军李神轨,深得太后信任,又是将门世家出身,曾经多次随父出征屡立军功,他不就是北中郎将最好的人选?”
“啊?”
苏亮惊疑的看着苏泽。
前些日子,李神轨刚过潼关,想要投靠苏泽,却被于谨留在了华州。
李神轨愿意吗?
苏亮问道:
“李将军刚刚从洛阳赴关中,他愿意返回洛阳吗?而且他父孝在身,能接任北中郎将吗?”
苏泽平静的说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位李将军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俊杰。”
“本公给了他一次选择,返回洛阳是他自己选的。”
“父孝在身?如今正是大魏江山社稷危难之际,李征东挺身而出,太后定然会夺情,让他先为国尽忠。”
这下子苏亮全都明白了,苏泽恐怕已经派遣使者,和李神轨达成了协议。
李神轨可以在留在关中安享富贵,和返回洛阳担任北中郎将之间二选一。
不出意外的,李神轨选择了后者。
靠着父兄的余荫,李神轨留在关中,若是苏泽不倒,当然不失富贵。
但是当年李神轨为了进步,能够给胡太后当面首,就说明他不甘心做一个富贵闲人。
李神轨这样的人,你可以唾弃他的品德,轻视他的能力,但是不能小看他们选择的勇气。
在苏泽开出的二选一中,李神轨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返回洛阳。
至于陪同李神轨返回洛阳的那些精兵是哪里来的?
他返回洛阳后,大魏朝堂会不会任命他为北中郎将?
这些事情就不是李神轨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他只需要在苏泽的安排下返回洛阳,那日后的功劳簿上总有他一笔。
——
洛阳。
长乐王元子攸带着亲信内侍苏顺返回府中,刚回府就得到了消息,又有几名重臣想要将家人送出了洛阳,来请他这个新任的七兵尚书行个方便。
这些年,大魏朝堂人才凋零,门下省的宰执人数越来越少。
作为年轻有为的宗室,元子攸虽然身为“帝党”,为胡太后所不喜,但是实在是无人可用,在信都之败的消息传到洛阳后,元子攸终于被授散骑常侍,七兵尚书,参知门下省事。
其实这个官位只是对现实情况的追认,从很早以前门下省议事就都带着元子攸了,但是接手了七兵尚书这个负责京畿兵权和禁军纠察的要职,元子攸并没有任何的欣喜。
自从宫变后,胡太后对洛阳军权看得很紧,别说一个小小的七兵尚书,就是领军将军,护军将军,也无法染指宿卫和洛阳宫门的军权。
元子攸这个七兵尚书,唯一能够调动的就是看守洛阳外城城门的城门尉。
甚至这个城门尉都是和河南尹共掌的。
但是这个虚职,在如今却有很大的作用,洛阳卿贵们要出城,自然需要元子攸点头。
元子攸倒是也没有为难这些人,只要是求上府来的,全都批条子放行。
“大王,苏留后使在等您。”
如今在洛阳城中,能够毫无障碍的出入每一位达官贵人府邸的人,就是这位无官无品的高平郡公留后院的留后使苏算了。
元子攸和苏泽的交往从很早就开始了,苏算自然可以随意出入他的府邸,甚至管事的直接让他在屋内等待元子攸回府。
苏算在入夜后拜访,定然是有要事,但是他猜不到这位在洛阳炙手可热的留后使,火急火燎的在府内等他是为了什么。
元子攸也不愿意多猜,直接带着苏顺进入内堂,见到了这位矮胖精明的留后使。
苏顺自觉地查看四周,屏退下人后,关上大门守在门口。
元子攸这才开口说道:
“苏留后使入夜拜访,所谓何事啊?”
苏算并没有因为和元子攸熟悉而失了礼数,而是很恭敬的行礼后,这才说道:
“下吏前来,是为了向大王推荐一位解忧人。”
“解忧人?”
“北中郎将出缺,大王不是忧心合适人选吗?”
元子攸心中警惕,这北中郎将曾经是人人争抢的要职,可如今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倒霉差事。
元子攸作为七兵尚书,也算是这北中郎将的上级,他对于雄踞并州的尔朱荣也很忌惮,所以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迟迟没有选出合适的北中郎将。
但是元子攸对于关中的苏泽同样忌惮,他做出一个笑容说道:
“这件事非是我一个小小的七兵尚书能够决定的,苏留后使为何不去找郦公?如今郦公掌门下省事,太后对他老人家可是多为倚仗的。”
苏算也是老谋深算,对于元子攸试探性的询问并没有回答,他直接说道:
“下吏只是请长乐王将推荐人选报予太后就行了,这个人选太后一定会满意的。”一笔阁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