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零八章 指指点点

    第109章 指指点点

    因月季香味浓郁,即便是凝固在肥皂中,只要洗过之后,身上还会带着月季的香味。

    这种香皂对突厥人,或者是对西域人,甚至吐蕃人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吸引人。

    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太需要香味了。

    这也是让杜荷控制肥皂数量的原因。

    杜荷的商队会一直壮大,从当初他只是将手中的钱变成劳动力的资产,现在他需要将成本投入到商队,现在需要结识更多的商人,或者是西域商人,这些商队就像是一个个提着灯的人,他们摸索出来的商路会成为一幅新的地图。

    这幅地图上会标注出哪里的西域人更富裕,哪些突厥人拥有更多的战马。

    如果将商业当作战略,这个王朝便能够将关外诸国渗透成筛子。

    宁儿咬断了线头,她对自己的成果很满意,“殿下,书袋子做好了。”

    李承乾接过这个书袋子,这更像是后世的单肩包,可以内部放很多书,“这个书袋子要是被弟弟妹妹看到了,她们一定会人手想要一个的。”

    书袋子的外皮用的是皮革,手感很厚实,袋口用一根绳子串着,只要用力一收,袋口就会合上。

    殿下看着袋子一脸的满意,宁儿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按照殿下的吩咐,奴婢还在缝了许多侧袋。”

    “嗯,大小都很不错。”李承乾将自己的水杯放入一旁的侧袋中,正好可以放入。

    收拾好眼前的文书,李承乾便闭着眼,躺在椅子上休息。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才睡醒,将一叠叠纸放入书袋子中,李承乾背着袋子走出东宫。

    从东宫西池院走出来,这里显得荒凉很多。

    脚步从荒草丛生间的小道走过,这是宫里的一片年久失修的地方,想着再攒一些银钱,用来建设皇宫,再攒个十万贯用来修建长安城。

    将长安城那些破落的坊市修建好,就能借此提高长安的人口。

    住在长安城的人越多,长安城的经济活动就会越活跃,人口多了劳动力也就多了。

    有了足够的劳动力,才能让长安更富有。

    有人的地方才能更富裕,人要是都走了,劳动力也就跟着离开了,留下就只剩下了萧条。

    现在皇帝住在长安,人就会留在长安城,有人的地方才会大兴建设。

    但要是人都走了,一切也就没有意义了。

    宁儿跟在太子殿下身后,跟着殿下的脚步走过这条荒凉的小道。

    从司宝库走出东宫之后,走过金水桥便到了玄武门,太液池就是从这条小河流入宫内,成了一个小池塘。

    李承乾一路从玄武门走出来,向守在这里的尉迟大将军笑着打招呼。

    尉迟恭笑道:“太子殿下,这是来看望陛下?”

    “是呀,也不知父皇住在这里是否顺意,孤还要来看望弟弟妹妹。”

    “陛下常说这里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李承乾跟着大将军走在太液池边。

    “皇兄!”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到弟弟妹妹响亮的嗓音,李承乾气馁摇头。

    李治与高阳公主,正在太液池中划着船,船上还有太监候着。

    李承乾道:“注意安全。”

    李治用力划了几下船桨,让船距离皇兄近一些,他抬手道:“皇兄背着的袋子里装着什么?”

    李承乾提了提肩膀上的书袋子,道:“当然是好东西。”

    闻言,李治让小船靠岸,快步走到了岸边,追问道:“什么好东西?”

    “等见了父皇,你就知道了。”

    走到别苑前,这里的水车已经重新装好了,李承乾低头看向连接处,这做工一看就是宫里的工匠修好的。

    就算是弟弟妹妹拆了它,父皇宠溺的弟弟妹妹,会让工匠来修。

    李治有些尴尬地低头笑着。

    李承乾没有说话,而是走入别苑内。

    长孙皇后正坐在墙边的阴凉处,捧着一卷书看着,小兕子睡在一旁的椅子上,还有宫女给她扇着风。

    “承乾。”长孙皇后笑道:“这些天在东宫可好?”

    李承乾放下肩膀上的书袋子,道:“挺好的。”

    书袋子一放下,李治便急忙上前解开绳子,打开袋子看看里面是什么。

    李承乾在母后身边坐下,又看向李治,等他见到了书袋子里是厚厚一叠考卷,他的脸当即垮了下来。

    像是看到了特别吓人的东西,快步跑开了。

    李承乾接过宫女递来的凉茶,慢条斯理喝着。

    皇后先是看了一眼安静站在一旁的宁儿,低声道:“朝中若有不好抉择的事,一定要多问问你的老师,也可以来问问你父皇。”

    李承乾蹙眉道:“今天,舅舅也这么说。”

    “伱父皇还在睡着,多半还要小半个时辰才会醒。”

    李承乾打量着这个小院,从一开始建成这里还很空旷,不过现在放着许多家具,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听着母后的话语,回道:“儿臣今天来只是来给弟弟妹妹送考卷的,与母后说会儿话,儿臣就离开了。”

    长孙皇后从一旁拿起一卷书道:“这是青雀编写的括地志第一卷,他让人送来想让陛下看,陛下看了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李承乾拿过书卷,打开细看,这是一篇关于关中风貌的记述,以及黄河上游的水土简述。

    内容很长,短时间看不完。

    李承乾匆匆过了几页,道:“好像还是有些不完整。”

    长孙皇后观察着这个儿子,气色确实比以往更好了,伸手搭在儿子的肩膀上,这肩膀也更坚实了。

    心中满意承乾的变化,低声道:“听闻你还在练习箭术?”

    李承乾稍稍颔首,“父皇的箭术了得,儿臣虽说天资平庸,可也不能从此就让我们家最引以为傲的箭术落寞了。”

    “爷爷也说过,我们李家的儿郎就应该是身体强壮的。”

    “承乾,你这两年的变化很大。”

    李承乾道:“以往在练的时候,很多时候累得抬不起手,抬不起脚,但咬咬牙便能克服。”

    长孙皇后低声道:“你的心性坚韧,这很好,但为人处世也要多与他人学学,这与你练箭术不同。”


    “原来母后还在担心儿臣将来找不到一个好妻子。”

    长孙皇后捂嘴轻笑着,道:“本宫的孩子怎会找不到好妻子,母后与你父皇一定给你寻个最合适的人选。”“那就多谢母后了。”

    李承乾喝完了杯中的凉茶,轻声道:“儿臣就先回去了。”

    人刚站起来,就听到了屋内的话语声传来。

    “怎么?你就这么不愿意见朕?”

    看到父皇穿着一身宽松的衣衫,李承乾将考卷从书袋子中拿出来,道:“儿臣是不想打扰父皇休息。”

    李世民双手背负,沉声道:“青雀的括地志朕看过了,写得很不错。”

    李承乾将括地志的第一卷放入自己的书袋中,道:“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写得不够细致。”

    “还要如何细致?”

    “水土写得不够完善,关中百姓种的是什么,收获如何?这些都没有写的。”

    “都说东宫太子严于律己,对自己的弟弟也这般严苛。”

    李承乾重新背上书袋子,又道:“不如括地志改个名字,就叫做地理。”

    李世民抚须道:“地理?”

    “既然要写传世的经典,那就一定要精益求精,绝对不能敷衍了事。”

    父子俩三言两语语气重了几分,小兕子睁开眼,还有些呆滞从椅子上坐起来,正在确认周遭的环境,而后她爬到母后的怀中,目光又瞧着正在争论的父子两人,她咧嘴笑了笑。

    李世民沉声道:“听说你将互市而来的赋税都用在了河西走廊的四郡上。”

    李承乾道:“正是。”

    “为何不早与朕说。”

    李承乾双手背负,道:“既然父皇将朝中用度交给了儿臣,那么此事自然是儿臣来主张,当初解除禁足就说好的,一切以儿臣的意见为主。”

    李世民冷哼道:“以往可没人敢这么与朕说话。”

    李承乾笑道:“难道父皇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李世民移开目光,又道:“既然互市的银钱是你赚来的,由你出去,朕也不会拦着你。”

    “多谢父皇体谅。”

    长孙皇后抱着女儿,给她喂着水,这孩子的明亮的眼睛一直看着门前的父子两人。

    话不过投机半句多,父子俩颇有一种道不同不相与谋的感觉。

    尉迟恭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别看现在的太子年少,这个太子可一点都不简单,如今也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毕竟揍了李元昌一顿,还能够继续执掌大权,依旧深得陛下信任的人可不多。

    “儿臣,告辞了。”

    “慢着。”李世民又道:“近来宗室那边对你的言辞依旧颇多。”

    李承乾道:“是吗?又想让儿臣揍他们吗?父皇放心这一次不会被人抓到把柄的。”

    “朕没让你揍人。”

    “那父皇是什么意思?”

    “你走吧,朕多与你说三两句话,便觉得牙疼。”

    李承乾提了提肩膀上的书袋子道:“儿臣告退。”

    等这个儿子走远了,李世民指着他的背影道:“你看看这个混账小子。”

    尉迟恭劝道:“陛下,其实太子殿下修建河西走廊四郡,军中将领都十分赞许。”

    李世民道:“连你也这般赞许吗?”

    尉迟恭连忙道:“让太子殿下主持朝中用度,正是因陛下英明。”

    李世民挥袖道:“等李义府在河西走廊闯了祸,你看太子他还敢不敢在朕面前这个跋扈。”

    在满朝文武眼中,当今陛下是英明的,当今太子是贤明的。

    一个英明的皇帝与一个贤明的太子,让大唐的满朝文武觉得,大唐百年内一定会是鼎盛的。

    人都是有憧憬,可对东宫太子来说,大唐的脱贫致富路很难,至少现在还没有任何的起色。

    整个关中除了泾阳,绝大多数人还是一片赤贫的景象。

    如果土地分配是大唐的人均财富象征,未免也太单薄了,这种单薄是经不起天灾的。

    粮食的保有量是一回事,如果充裕的物质基础以及生产力能够战胜天灾了。

    那样才会让这位太子踏实一些。

    经过三天的批注,李承乾将李泰的括地志第一卷作出了很多批注,多是一些需要补充的地方。

    魏王府邸,李泰见到了原本交给父皇的括地志第一卷,不知为何会在了东宫太子手里,也不知为何皇兄会做出这么多的批注。

    李泰翻看着一页页被标红的地方,每每多看一眼,便觉得扎眼。

    几十个文学馆的编撰,站在原地不敢吱声。

    终于,李泰忍不住了,他重重将书卷丢在地上怒道:“来人呐!”

    仆从快步上前道:“魏王殿下有何吩咐?”

    李泰气得有些哆嗦,他咬牙切齿道:“安排人手,今天要去东宫问问皇兄究竟是什么意思!”

    王珪劝道:“魏王殿下,万万不可呀。”

    李泰闭上眼,几次深呼吸道:“老师,他东宫太子不参与括地志编撰,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成果,可他竟然还在这上面指指点点,有本事他来主持编撰,凭什么!”

    王珪道:“太子是殿下的兄长,既然是兄长吩咐,殿下还是莫要顶撞的好。”

    李泰低声道:“老师,他还要将括地志改名,以后要叫地理。”

    王珪抚须道:“这也未尝不可。”

    李泰气得鼻孔出气,面色涨红,气得一脚踢翻了眼前的桌案,道:“他还说孤将来一定会羡慕成就?好一个成就,你东宫太子三言两语,我这个魏王就要对此甘之如饴?”

    气得李泰拿起一旁的茶碗摔在地上。

    吓得一群文学馆编撰一个哆嗦。

    李泰气得来回走着,怒道:“文学馆编撰括地志,他东宫太子都要横插一手!”

    王珪捡起地上的括地志第一卷,看着每一页被标注的所在,缓缓道:“太子殿下是将魏王的这卷括地志全部看完了。”

    李泰道:“那又如何!”

    “既然太子殿下能够耐心看完,也足可见太子对此书的重视,若魏王殿下现在要去顶撞东宫,老朽不拦着。”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ubiqu.com。笔神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一百零八章 指指点点  
相关:    灵域  修罗武神  校花的贴身高手  逆天邪神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第一百零八章 指指点点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3s 2.4324MB

搜"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360搜"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