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再借二十年 倩女幽魂的主人公是达州人

    倩女幽魂考

    有人问,为什么你要写这部小说?

    其实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源于我对达州以及达州历史文化的热爱吧!

    我发觉历史是一个很好的东西。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哭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去世,我失去一面镜子!”

    近年来又掀起一股“曾国藩热”,有人对他推崇备至,也有人对他表示质疑,比如说他是“曾剃头”,但是评价一个人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其他的不多说,就拿曾国藩做官为学的一方面,我就对他特别佩服,据说曾国藩每到一处为官时,省下钱来都要买当地的县志,以便了解当地的民情。(很久以前的事,不知是不是他,也许我记错了。)

    当然,我也只是大巴山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自是没有唐太宗的雄才之大略,也没有曾国藩的治世之经纬。但是历史却带给我不少有益的东西。

    读国史得以了解国情,看方志可以知民情乡情。在这些书中,不说其他地方,就在小小的一个达州,我就发现不少有趣的事情。当然我也只是疑惑,今天提出一个小小的疑问,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历史学家能加以证实。

    宁采臣的原型人物是达州人!

    想必《倩女幽魂》(或者聊斋之类的)这部电视电影,大家很熟悉吧?

    大家都喜欢宁采臣和聂小倩的这段人鬼恋情所感动吧?那么蒲松龄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呢?他是怎么想到的呢?

    以下是百度方面的一些资料,现在我复制下来,大家先作了解。

    【关于《聊斋志异》大家可能听过传得很广的一个说法,说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讲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这个说法是《三借庐笔谈》说的,鲁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对,不会是这样一回事。我们琢磨一下,蒲松龄穷到那种程度,45年在外边当私塾老师,家里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怎么有闲空优哉游哉摆上茶,摆上烟,你给我讲故事,我写小说?不可能。但是蒲松龄不管听到什么人说,听到什么稀奇的事,他都收集来写小说,这是肯定的。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就是到古人的书里边找素材。《聊斋志异》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都是改写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时候记得非常简单。比如说,在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记了三个小故事,叫《纸月》、《取月》、《留月》。纸月就是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另一个人取月,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时候照照,第三个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都很简单,一百来个字,几十个字。蒲松龄拿来写了《崂山道士》。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斋故事。

    蒲松龄的妻子刘氏非常贤惠,蒲松龄外出给人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他妻子在家里上养老,下育小,住在荒凉的农场老屋里面。夜里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觉在那儿纺线,如果有一点好吃的,给蒲松龄留着,有时留的时间长了,都坏了。这么好的一个妻子,但是个柴米油盐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龄的专家就发现一个线索,说蒲松龄有第二夫人,什么根据呢?蒲松龄文集里有一篇《陈淑卿小像题辞》,这篇文章是说:文章的作者和陈淑卿自由恋爱,父母不同意,最后两个人私奔了,然后是个悲剧。但是很快就有专家又考证出来了,陈淑卿是蒲松龄从南方归来在淄川丰泉乡王家坐馆给一个叫王敏入的人代写的文章,这样一来蒲松龄的所谓第二夫人不复存在了。

    西方理论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变成的美女就是蒲松龄的白日梦。他的这种梦,就是想表达男性的一厢情愿的幻想,穷秀才的幻想。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即《悲惨世界》的作者,他曾经说过,“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不仅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更需要依靠他的想象,蒲松龄虽然那样贫困,那样不得志,也写了和自己生平有关的一些东西,但是他特别善于想象,《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象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收集500余篇,神神鬼鬼妖妖怪怪。】

    大家知道四川出才子,那么达州呢?首先达州唐甄与遂宁吕潜、新都费密,合称“清初蜀中三杰”。其中唐甄更是被誉为大思想家。

    那么谁是唐甄呢?

    唐甄(1630~1704),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达州(今通川区蒲家镇)人。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同称“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列为亘古以来包括孔子、孟子、鲁迅在内的一百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思想家之一。是达州市“第一位帝师”唐瑜(明朝皇帝朱棣的老师,入蜀始祖)第十一代孙。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清康熙十四年(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个月的知县,因《潜书》一书,天下闻名。

    原来我们达州还有这号厉害的人物,于是我对古代达州进士举人产生了兴趣。当我在书中看到“瞿溥”这个名字时,又想到了鹿鸣山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鹿鸣山在中国有三个地方,一是四川通江县鹿鸣山,二是南阳鹿鸣山,三是浙江衢州鹿鸣山。

    当然,这里说的是浙江衢州的鹿鸣山。

    以下又是百度复制过来的,有些长,希望读者细看

    【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城西的衢江西岸,山因传说闻名。

    相传,古时常有仙鹿行迹于崖间林中,游人时闻其声,故名。山上旧有“项王庙”、“东岳庙”、“钟灵阁”,北面隔江还有“普同塔”,东望衢州三塔一一清晰可见,俱毁;光绪七年(1881年)建有“鹿鸣寺”,每岁九月,善男信女云集于此,香火鼎盛。山脊建有“登高亭”,为游客眺览之处。

    明衢州太守瞿溥赵姬葬于山麓。民国《衢县·碑碣志》记载:赵姬,广陵人,娴雅知礼,聪慧过人,绝色佳丽,喜鼓琴,晓音律,弈棋樗蒲皆清通,而奏《琵琶十八拍》卓绝一时。墓旁有清泉,名“岑川泉”,水从石缝流出,声如琵琶,凄怆断肠,催人泪下,昔刻有“天开一水”四字。今有保卫东迹渡大桥民警因在洪水中抢救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而牺牲的五烈士墓在此山。

    住在衢州的人都知道,衢江的西岸有座鹿鸣山。可是,知之由来的人却甚少。

    现在的鹿鸣山,实在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了。除了土坡边上的村落和土坡上的桔林之外,丝毫也看不到山的影子。时变景迁,沧海桑田,几百年的光阴硬是把一座山给磨平了。

    古时的鹿鸣山自然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时山上是林木葱郁,清流涓涓,杜鹃野菊,蝶飞燕翔。而它之所以称之为鹿鸣山,还须从明代嘉靖年间说起。

    那时候,府山的郡衙之西有座庙叫做东岳庙,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嘉靖十八年(1539),衢州府节度推官刘初泉就在这座庙的废址上修建了孔氏家塾,以教孔氏子孙。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府衙有吏夜梦东岳神对他说:“谒庠生应,大有登垄望气,应在瀫水以西。”当时的衢州知府是无锡人郑伯兴。他以为东岳神明示应在河西为之建庙,便带人前往踏勘。他们西渡瀫水,从大路口渐入。发现该处山峦环秀如堡,中间约二亩有余的平地上有几间房屋。一打听,方知是衢城南街刘栋的庄子。刘栋听说知府要在此建东岳庙,就把该处的土地房屋全都捐了出来。地点选好了,郑知府便令即刻动工。第二年,东岳庙建成。其大殿五楹,祀神像于殿中;东西两庑各三楹,左为观音堂,右为香客流连之处;前殿五楹。山门之前的石谷突涌清泉,泉水甘甜清冽,取名为“岑川泉”。在建庙的日子里,工匠们常闻双鹿呦呦鸣于山冈,于是便把此山称之为“鹿鸣山”。鹿鸣山冈峦秀涤,修竹苍松掩映东岳庙,在此处“望城中雉堞烟火,如列几案。有泉清冽,人争汲取之”(郑永禧语)。泉从石罅中流出,石罅上方刻有“天开一水”四字。由此,这里成了城里人游宴眺览之所。

    文人学士到鹿鸣山多了,诗词歌赋中自然也就有了鹿鸣山的大名。明代徐应秋写道:“西风激宕一城秋,与客题襟上此楼;桕叶远空翻舞蝶,布帆斜日乱轻鸥;挥杯绕坐霞生颊,落帽高歌雪满头;不负青山真我辈,相呼得食鹿呦呦。”清代里人郑桂东写道:“一笑忘城市,翩然出郭行;层楼寒翠锁,小院午阴清;叶落无僧扫,诗成向佛呈;重来同瀹茗,归路夕阳明。”

    然而,真正让鹿鸣山出名的还缘于另外的一件事。

    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达州进士瞿溥受皇命到衢州任知府。瞿溥租舟南下,舟过广陵(今扬州),结识了一赵氏女子,两情相悦,即纳之为侧室,携其来到衢州任上。据瞿溥《姬广陵赵氏墓碑记》云,赵“氏行四,闲雅且都克娴礼节,聪慧过人,善鼓琴,晓音律,弈棋樗蒲皆精通,而奏琵琶十八拍卓绝一时,其女红工巧则绪余也。广陵固多佳丽,而此出类拔萃者矣。”然而,佳人薄命,“侍予二年有奇,计生辰未满十八,不幸早殀。”赵氏早逝,瞿溥自是痛不欲生,本“欲以归殡彼里,而适寒,冰坚合河闸为梗,因卜葬于鹿鸣山麓。”之所以安葬赵氏于鹿鸣山,是因为“氏之偕予入衢也,见衢水澄清,喜曰:‘碧水如斯邦水’”。“命婢女挹水于盘,举以自照,玩阅自怡者久之。又于舟中牖隙窥山峦耸秀”,认为此处可称“维扬胜概”。此处既然似同扬州,安葬赵氏于此,即是让她回到了故里。


    赵氏安葬于鹿鸣山之后,绕墓植梅,故赵氏墓又名梅花墓。明清两代,凭吊赵姬的文人学士就多了。他们常常结伴前往鹿鸣山,拍节诗赋,抒发对广陵美女赵氏的仰慕之情。如汪致高写道:“环佩难招倩女魂,欲寻香躅已无痕;可怜剩得残碑在,读罢秋风冷寺门。”朱鬯写道:“美人黄土总无聊,不许闲人拾翠翘;门外青山空鬓影,岸边芳草尚裙腰;蝶花拍尽歌全歇,鹃血啼残恨未消;莫似西陵松柏路,误将苏小向南朝。”现在的鹿鸣山既无东岳庙,亦无梅花墓,当然已全然不是往年的样子了。

    现在,衢江彼岸的西区正在兴建新城,也规划了不少供市民休憩游玩之处。

    鹿鸣山诗

    一篑山平远,

    双林迳暗通;

    不愁筋力倦,

    且喜笑言同;

    藉草荒冈上,

    疏泉碎石中;

    新晴尤可恋,

    移席梵王宫。

    (清代朱彝尊)

    紫玉多情倏化烟,

    琵琶何处按鵾弦;

    已无舞影飞蝴蝶,

    剩有啼痕托杜鹃;

    红粉三生尘梦里,

    黄泥千古夕阳前;

    几回惆怅梅花下,

    缟衭如逢也惘然。

    (清代郑桂东)】

    好了,问题出来了。

    我将瞿溥、赵姬、宁采臣、聂小倩的情况罗列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瞿溥达州(民籍)两榜进士,中举后又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公元1607年)中三甲第166名进士。明代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奉旨到今浙江衢州任知府。瞿溥租舟南下,舟过广陵(今扬州),结识了一赵氏女子,两情相悦,即纳之为侧室,携其来到衢州任上,官声不错。而且衢州与金华市相邻。

    赵姬赵“氏行四,闲雅且都克娴礼节,聪慧过人,善鼓琴,晓音律,弈棋樗蒲皆精通,而奏琵琶十八拍卓绝一时,其女红工巧则绪余也。广陵固多佳丽,而此出类拔萃者矣。”然而,佳人薄命,“侍予二年有奇,计生辰未满十八,不幸早殀。”后被葬于鹿鸣山,因为墓的周围栽有梅花,故赵氏墓又名梅花墓。

    宁采臣宁采臣,蒲松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一篇的男主人公,浙江人,为人慷爽正直。某日他借宿浙江金华北郊的一座古寺,先后结识陕西剑客燕赤霞和女鬼聂小倩。聂小倩被夜叉妖怪驱使害人,但本性善良,不愿助纣为虐。妖怪欲杀害宁采臣,幸在聂小倩和燕赤霞帮助下躲过一劫。宁采臣也助聂小倩逃离魔掌,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宁妻病逝后,宁采臣娶聂小倩作鬼妻。后在聂小倩指点下,宁采臣用剑袋消灭夜叉。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聂小倩也生下一个儿子。之后他还纳了一个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聂小倩聂小倩,是蒲松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聂小倩》的一则鬼故事的女主人公。聂小倩是一个美貌女鬼,生前只活到十八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后浙江人宁采臣暂居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的正气打动,便以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采臣也不负小倩重托,助她逃脱魔爪,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小倩勤劳善良,深受宁家人喜爱。小倩因长期接触活人,逐渐犹如常人,宁家人亦绝口不提她的身份。宁妻病逝后,小倩嫁给宁采臣做鬼妻,之后,又指点采臣除掉前来报复的金华妖怪。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也生下一子,宁采臣还纳一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而且蒲松龄的故事也是根据一些典故、逸闻、乡野故事改编,其本人也曾漫游江浙一带,所以对瞿溥赵姬的故事应该有所了解,并且《聊斋志异》中还有《衢州三怪》一文作为佐证。

    由于古时信息、交通等传媒载体不发达,瞿溥的故事没有多少人详知,所以几百年来大家只知道聊斋中的宁聂两人,而不知瞿溥赵姬了。而且“倩女幽魂”一词也有可能来源于清代汪致高所作“环佩难招倩女魂”这句诗。(至少在汪致高以前。)

    所以,我这才大胆作出假设,宁采臣的原型人物是达州人瞿溥!!!

    或许有缘,虽然“衢州”一名早在明朝以前就有,但是“衢”中有“瞿”,又是双人旁,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呵呵!

    只供大家茶余饭后一个谈资。谢谢!

    ;



倩女幽魂的主人公是达州人  
相关:  东乡风雨录    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武道霸主  末日崛起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向天再借二十年倩女幽魂的主人公是达州人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6342s 3.8195MB

搜"向天再借二十年"
360搜"向天再借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