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各位朋友的打赏!今天求打赏过百!拜谢大家】潭州府的曹成越来越沉不下气了,城外的岳家军久久围困,终不退去。
杨再兴也对徐庆、董先的这种久围不攻的打法感到费解,日夜在主城门上巡防,为曹成守卫潭州金汤。
岳飞又次得到了丁强的粮草给养,这下足够撑到重九了。此时,岳云前来报信。
是年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八月十八日,岳云时年十四岁。
这将门虎子自十二岁从戎以来,屡立战功,勇毅过人,打仗冲锋,必冲在背嵬军之最前。可是,岳飞却总压着岳云的功绩,只给岳家军其他的将士表功请赏。这使岳云感到非常不平,但是岳飞给他的则是一通皮鞭,岳云乱了军纪了。
“什么事?”正在翻阅《曹操兵略》的岳飞问道,眼也不抬。
“父将!这里是邴将军的飞鸽传书!”岳云回道。
岳飞一听,忙放下兵书,捻开书信,只见上面写道:
“秦桧党羽在镇江为非作歹,为之奈何?”
岳飞毫不迟疑,书写了四个字,就交由岳云送出去了。
岳飞仰靠着扶椅,对着散着朝霞天光的穹顶叹息:“中原何时复,二圣哪可还?”
如今,惧战的绍兴皇帝更加仰仗秦桧这个佞臣,宛如当年宣和皇帝(即宋徽宗)宠信蔡京、王黼、李彦昌、童贯、高俅等佞臣与一些巫术邪道一样。
说起绍兴皇帝为何不愿与金军交战,一个缘由还要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说起,那年,绍兴皇帝还是太子太傅,兼任武明节度使,那是他第二次出使金营,走至磁州,被时任磁州的知州宗泽所挡,随行的佞臣王云被围观的百姓认出,当即便被拉下马,痛揍而死。
时年十九岁的绍兴皇帝心里便对暴民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当朝刑部尚书被一群农民活活打死了,这要朝廷法度何用?自此,绍兴皇帝对河北及各地义军便心生畏惧,这一帮乱民肯定指望不上,无了任何儒法修养,以下犯上那便是如同家常便饭。
绍兴皇帝记得母后(即韦贤妃)当年对自己讲过有关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的故事,那时母后说:“朝廷穷奢极欲,对百姓横征暴敛,人民无法安居乐业,所以,方腊起义的的确确是官逼民反!”绍兴皇帝崇儒修文也是受母后影响的,因而日后他只想做太平天子,给人民一个相对安稳的家园。与金军展开旷日持久的血战,无异于拿一把钢刀戳杀千疮百孔、生灵涂炭的柔弱大宋。
第二个缘由即是绍兴皇帝呆在磁州时,街头巷尾俱在传播着金军攻破黄河防线的消息。八千金兵以数千绵羊,系之敲鼓,整整一夜。待天亮了,黄河南岸的十四万宋军逃得所无影无踪。
北宋的军队就是如此——御敌无方,扰民有术。金军见到的永远是宋军的脊梁骨,而天下百姓看到的却总是宋兵的脸庞。
北宋末年的的兵马全给太尉高俅与枢密使童贯带坏了,再说了,这些士卒来投军根本不是杀敌报国,而是谋求肚腹温饱,最好是再能趁乱掳掠良家妇女。
这也就造就了方腊起义时,义军只要抓住宋朝官员士卒,就要剖腹挖心,煎油点灯,当然那灯,自然是天灯。
这给绍兴皇帝带来的印记又是官兵靠不住,一个个贪生怕死、追名逐利、爱好女色,还不如那些被绍兴皇帝震慑过的完颜宗望及金人们呐!这也即是自己国土上的同胞之间彼此造成的伤害有时比外族对己族犯下的罪过还要惨痛。
靖康之耻后,宋国上下对于二圣的悲惨下场无不唾弃,这叫罪有应得。平日里这群昏君佞臣对无辜的百姓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兴花石纲、大选秀女、广并土地、大搞特权。如今,他们自作自受,活该如此。
所以,岳飞整日间嚷嚷的北伐根本实现不了,就假设他后来直捣黄龙,但是迎回二圣后,又有多少百姓对这昏君父子心存好感呢,就连绍兴皇帝都不愿救这两个曾经对自己爱搭不理的“亲人”,何况别人呢?
说不定,岳飞迎回二圣后,还是难逃一死,因为在古代君权至上的时代,功高盖主只能换来身首异处。不管是岳飞,还是秦桧,他们都不过是帝王摆布国家棋坛上的一个棋子而已。
岳飞仰天长叹,心里还是想着“收复中原,迎回二圣!”
徐庆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他按照岳飞的指示,对龟缩在潭州城的曹军采取剿抚并用的政策。
曹成部的众义军军心开始动摇了,这使杨再兴很是不安,杨再兴斥咄道:“朝廷腐败,杀人如麻,我们百姓,被弃草芥,岳飞愚钝,为虎作伥,我辈男儿,怎可屈膝?”
这一番话一说,曹军立即军心大振,不再受徐庆蛊惑。
董先无奈垂头,对徐庆讲道:“看来!只得遵行将军的最后命令了!”
徐庆立马会意,朝潭州主城高挂的免战大牌搭弓放箭,随着“飕”的一声,免战牌应声落地,这是宋军发下的最后通牒。
杨再兴才是不顾,依然固守潭州。徐庆与董先分率三千军马,急攻潭州城。
曹成已成惊弓之鸟,听说徐庆、董先不再围攻,改使攻城拔寨。曹成便带着城中一半部下一万人夺西门,奔西南而去。
一见曹成逃走,留守正门(即是南门)杨再兴的部下急了,苦劝杨再兴未果,便打晕杨再兴,并将其背起,自亦是夺西门尾随曹成而去。
徐庆、董先在占领潭州后,安抚百姓,招纳降军,马上放信号通知岳飞。
岳飞听到精忠鸣的响音,立即派张宪、岳云率领三千前中前去追击,大败曹成于连州,将曹成逐出广南东路。
岳飞闻听捷讯后,又使早已埋伏在荆州的前军统制王贵大败曹成于荆门,曹成被逐出荆湖南路。
曹成大败,疲于奔命,逃了二十一天,辗转于马上,未尝睡过一个安稳觉,杨再兴窝着一肚子火,跟着这个逃跑首领。
绍兴皇帝八月十八赏钱塘江大潮,这里的逃跑大船正好给他提供了观潮平台。绍兴皇帝吟咏道:“八月十八潮,天下第一壮。(苏轼诗)”
九月九日,绍兴皇帝登上宫后面的山上,这里有许多乌鸦,它们是皇帝忠实的臣仆。曾经绍兴皇帝还表彰过打退乌鸦十五里、打死乌鸦七千只的禁军:“谁说禁军不会打仗呐?今日朕的禁军便取得了一场大捷!”
没想到,不过五日,乌鸦卷土重来,而且数量剧增。群臣进谏,再打乌鸦!绍兴皇帝说:“罢了!都是朕的子民,再说,现在上朝、安寝没有乌鸦叫,朕睡不下!”
伴着乌鸦的齐鸣,绍兴皇帝吟诵道:“可怜九月初三夜,遍插茱萸少一人!”
绍兴皇帝勤俭节约,朗性宽仁,博闻强记,日颂诗文千余字,是是史家共知,天下皆晓的,他的书法瘦金体也是宛若天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