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峥回到后堂的时候,赵元昌项东几人还在讨论着工业发展的问题,看到兴致勃勃讨论的几人,李峥才觉得和日本人交易的晦气少了点,他相信这个时空有了自己这个金手指在,汇集这些爱国的人才,一定能改变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使中华民族尽快走上复兴之路。
来到这个时空后,李峥深感人才不足给发展带来的瓶颈和困境,大国之间的竞争无疑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
二战结束后德国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而中国却如同在泥泞的小路上蹒跚了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快速发展,除了因为国家的政策出现一定问题外,更多的是建国初期我们一无所有,国民教育平均水平低下,人才短缺造成的。
大国崛起系列发行后,在东北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反响,除了给李峥带来了很大的声望,在李峥爱国主义和金钱大棒的忽悠下,总算有了赵元昌、项东、杨震和吴越几个追随者,再加上吉林中学堂和吉林省立初级学堂里一群因为李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口号而对李峥百般崇拜学子,实际上已经以李峥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爱国团体。
李峥这段时间已经在考虑是不是成立一个革命的团体组织,毕竟一个有战斗力的团体绝对不是一个人能相提并论的,再说李峥也绝不想走上军阀以武力夺取政权的那条路,毕竟你走了这条路,你就不能要求其他人不学习你走同样的道路,北洋军阀的下场很明显,最后大军阀下面是小军阀,带来的只能是军阀混战。
当然必要的武力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李峥又不打算加入松散的同盟会,所以尽快成立一个严密的革命组织就非常有必要了,但是成立一个政党就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目标当然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组织的指导思想却让来自未来的李峥有点犯了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出是一个思想界告诉发展的年代,无数的思想家用他们的政治理想为世人描述了一个个理想中的世界,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军国主义等等思想都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向全世界大规模传播的。
这些思想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从二十一世纪回头来看,能够让中国迅速崛起强大的,李峥觉得自己有两条路。
一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大多数时候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的代表无疑就是德国。作为落后国家,民族主义能够更好的凝聚国民士气力量,而国家主义能够集中全国力量迅速壮大国家实力,对于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代中国来说民族主义无疑是十分合适的,种族优胜论很容易在国人,尤其是青年中引起大规模的影响力,非常便于组织发展。但是来自未来的李峥知道民族主义的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毕竟未来的世界民族独立,世界大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地球出时代终将到来,种族大屠杀这样的事李峥是绝对干不出来的。而一旦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在这个国家大规模发展,最后非常容易超出控制最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本时空中国选择的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这条路对社会结构和传统破坏力巨大,有利于打破中国几千年来积累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同样能够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使中国迅速工业化,走上强国之路。而且口号喊得比较高调,未来革命成功了可以玩个革命输出什么的,便于扩大国家影响力,这就和美国打着自由民主大旗四处颠覆别人政权是一样的,这个时代还没有共产主义国家,如果中国能成为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那国家的政治体制就完全由中国自己去定义。
但是共产主义缺点更加明显这时没有苏联这个模板,中国又没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样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状态,真不能指望像本时空那样二三十年代大批知识分子背叛本身的阶级属性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因而共产主义很难形成扩大影响力。另外就算革命成功了,面对的将是世界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甚至战争,如同建国初期的苏联。
事实上两条路在社会、政府和经济组成形式上都高度相似,都是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通过集中调动全国力量求得高速的发展,但是指导思想不同国家绝对会走上完全不通的路。
国家的道路选择让李峥这个知道历史的穿越者都有些举棋不定,何况生长在当时中国闭塞封闭的国人呢!任何在国家民族前进的道路上探索的先辈都值得后来人尊敬,不论他走的是什么道路,道路是否正确。
经过一番思考李峥决定先以爱国主义为号召,成立一个进步人士组成的革命性质的小组,国家道路的选择留待未来解决。
李峥加入几人讨论后,提议成立爱国主义青年团,获得赵元昌、吴越、项东和杨震几人的一致同意,几人商量了组织结构,推举李峥担任青年团主席,负责团组织宣传工作,赵元昌担任纪律委员,负责团组织的纪律工作,杨震、吴越和项东共同担任组织委员,有李峥推荐进入吉林中学堂教学,并承担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团员的任务。
几人简单商量了各自的责任,并没有确立严格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主要是李峥觉得并没有到成立党派的时机,如果不是身边志同道合的人太少,李峥都不会让杨震吴越和项东参加团组织的,几人可是当前中国少有急需的理工科人才,李峥一向认为科技和教育人才不能和政治混为一团。
政治太肮脏了,李峥一个军人都要学会和他无比痛恨的日本人一起虚与委蛇,让教育和科研政治化是在破坏国家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