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到了7月底,新杂志的8月号也出刊一个多星期了。
这一天于令一到公司的时候正好碰到负责男性高端刊物的何总,点了个头,道了声:
“早,james。”
何总边往电梯里走边应声说道:
“啊,令一,早!”
这位何总是香港人,40多岁,来盛亚十几年,最初是作为香港合作团队中的特别助理进到公司,做到今天,已是集团中的执行副总。
当初于令一刚到公司的时候,他老爸就让他跟在何总手下,两人相处得也还算不错。
何总对老板儿子怎么说也客客气气,于令一也颇佩服何总在行业内经验老道,一个香港人居然把内地的游戏规则吃得透透的,玩儿得转转的,不容易。
但是于令一居然很快就成熟到可以独当一面,成为一些项目的负责人,这可是何总没有估计到的事。
凭自己打拼出头的何总见多了二世祖的嘴脸,并不曾将令一放在眼里,没成想一不留神就给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
尤其是集团这次决定进军女性时尚刊物。
虽说这个市场目前不好做,承受着新媒体崛起的冲击以及业内本身的竞争压力,但是高品质时尚刊物的盈利状况却也是一直在稳步攀升。
何总负责集团的男性高端刊物,本身与4a广告客户关系相当成熟,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做女刊可以事半功倍,同时通过做女刊还可以扩充自己没触及过的新资源。
所以当集团决定开新刊的时候,何总虽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是做足了功课,志在必得。
没想到最终董事会决议的时候,虽然阵营分成两派,但仍决定让于令一负责此项目。理由是他年轻适龄更能把握目标读者群心理,况且这几年他的经营业绩也的确相当不俗。
其实也是不想资源过分集中的一种考量,只是这种理由是不可能摆在台面上讲的。
何总心有不快,却也无可奈何。
两人并排站在电梯里,随着电梯的加速,气氛有些紧张。
最终何总率先打破了这份沉默,双眼盯着显示屏上不断变换的数字,哑着嗓子故作神秘地说:
“听说文迪梵的消息了吗?”
于令一闻言并不知晓是什么情况。
这几年文迪梵这家与国际版权合作的女刊时有传出资金链紧张的消息,但是又总是会晃晃悠悠地晃悠过去,估计左不过就是这方面的事情。
于是于令一不咸不淡地信口回了一句:
“终于还是……”
何总呢,多年来与业内几个香港人抱团,消息一向灵通,行业内有一些爆炸性的新闻往往是对方刚刚开完会,就会有与会者通知到他,因此往往能早于消息爆出前知悉。
此时他点头答道:
“是啊,下个月起停刊,编辑部就地遣散。”
当初文迪梵进入大陆的时候也曾经大张旗鼓轰动一时,这不过才几年的时间,说停,它就停了。
令一恍然,但仍是面无表情淡然回答:
“这个市场云诡波谲,进进出出太正常。”
何总扭头看了他一眼,笑得神秘:
“系呀,系呀。”
说完扭回头去,便不再讲话。
于令一总隐隐地感觉那个笑里面有其他的意味。
果然一进办公室还没落座,就看到samantha放在自己桌上的新嫁裳前3期的报表。
数据不尽理想,实销率与预期值每一期都差了几趴。
于令一正想让samantha通知开会呢,samantha倒来向他报告,老板要他去会议室。
老爸当着几位高层的面批评了于令一一顿,责令他在3个月期限内扭转局面,否则就别干了。
而且他也提到了文迪梵停刊的消息,重申目前风险与机会并存,抓不住机会就得面临出局!
于令一想起了电梯里何总那个神秘地笑,心头着实有些郁闷。
命令samantha召集了全员会议,让大家对前3期的杂志从各个角度自由地无拘束地发表一下看法。
这个说封面不吸引人?选题有问题?那个说实销率不好是发行的事儿吧?还有说唉,现在看纸媒的越来越少了,都转向新媒体了,去年都停了多少期刊了,全球性的问题,也不独我们一家。
众说纷纭中,有一个细细的声音在一个角落冒出:
“其实改变推广策略应该更好,利用社交媒体的广告平台及用户数据,对有需求的潜在读者群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增加有效曝光,增加订阅用户数量,效果可能会不错。”
于令一循着声音看过去,知道说话的那个叫wendy的女孩,是去年刚毕业入职做市场助理的。
平时不怎么说话的wendy,一副乖巧的模样,赶上今天负责市场推广的roger不在,竟敢在这儿放声拆自己老大的台。
她老大不在的情况下,这样子说话怎么说都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即使说得再有道理也一样。
于是看到周围的人并没有留意到wendy说的话,于令一也没有接她这个茬。而是直接做了总结性的陈词:
“大家也不要妄自菲薄,封面没有问题,在任何一个终端和其他的杂志相比较而言都是很醒目的。”令一拿出几张照片给大家展示,然后继续说道:
“选题也没问题,通过读者调查和订阅用户的回访,获得的反馈可以得知。”
“但是实销率确实是没达到预期值,这个和新媒体的冲击以及在目标读者群中的有效曝光不足有很大关系。”
说到这,于令一抬眼看了一下wendy,后者听到于令一关注到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肯定,感觉受到了莫大的鼓励。
“不过,好的一面是由于我们前3期的发行量是逐期递增的,所以我们的绝对实销量实际上是在增加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读者群是在增加的。”
停顿了一下,于令一接着说:
“所以说,要正确面对和解决目前的问题,就要在维持和丰富现有内容的前提下,要做到:一,缓和新媒体的冲击甚至是做好与新媒体的融合;二,增加在潜在读者群中的有效曝光。”
说完,于令一又话锋一转,换上轻松地语气说道:
“好了,严肃的话题听累了,免费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放松一下啊。这年头,做老大的还得兼职段子手,人生何其艰难啊。”
围坐的一众人等都抿嘴乐了。
文字编辑serena俏皮地接口道:
“人艰不拆,人艰不拆。”
于令一双手抱在胸前,看了她一眼,晃了下椅子,点了点头说道:
“拆吧,拆吧,看透了,拆穿了,正好可以破釜沉舟。”
这话叹出于令一刚才被父亲训斥之时的心情,众人却只道老大是在顺着serena的话开玩笑而已。
接着,于令一便一本正经地讲起来:
“现在言归正传。你们都知道棒棒糖啊,但是你们知道棒棒糖的创意思路是怎么来的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摇头。
于令一环顾了一下大家,看到各位纷纷摇头便继续说道:
“那就听我给你们讲讲。”
接着于令一缓缓道来:
“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棒棒糖创始人enricbernat从一位母亲那儿意识到,糖粒这件商品的目标客户呢是儿童,而儿童呢,吃糖粒的过程中有时会把糖取出来做别的事情,比如说话啊什么的,这样就会弄的手上粘粘的,做母亲的呢,时常会有抱怨,不许小孩子吃。”
“于是,他便给糖粒加了个小木棍,想吃就吃,想说话时就取出,大大方便了小孩子,而且增加了食用的趣味性,也减少了家长的不满。”
“通过这一改进,使产品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后,在后来的戒烟运动中,更是通过两种产品的相似性,使棒棒糖这件商品的目标客户,从儿童扩展到成人。使之成为部分成人亦消费的商品。”
“所以就这么一个小思路,使他的产品在短短几十年内行销到了150多个国家。而现在呢,估计很少有人会想起此产品创意的初衷了。”
看到大家频频点头,于令一停顿了一下,他的“恶趣味”又来了:
“好了,那么问题来了。”
众人的精神头都给调动了起来,有几个嘴贫的已经跟着说了起来:
“棒棒糖技术哪家强。”
大家嘴角的笑意还都没蔓延开呢,于令一便一瞪眼,一边站起身来,一边甩了一下衣服后摆,左手卡在腰上,右手伸出食指点着在座诸位大声说道:
“没想到啊,你们这些号称传媒人士的,居然也如此恶俗!”
众人顿时感到很委屈啊,老大你起的头好么?
眼看着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于令一也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自己接着说道:
“我的问题就是,从这个简单的案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
顾不上令人倍感委屈的“恶俗”评价,大家又开始议论起来,wendy还是小小声地说:
“产品特性应贴合目标客户的特性。”
serena则不说不痛快地大声说道:
“说话很重要啊,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妨碍交流。”
于令一的助理chris也说:
“目标客户群是可以扩张的。”
于令一满意地点头总结道:
“说得都很好。”
“第一、目标客户的特性决定产品特性,我们的杂志,目标客户很明确,内容也很贴切,但是问题是是否传达给这一群体了,以及多大程度上传达到了;”
“第二、社交是随时随地的需求,及时性随意性很强,新媒体能更容易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的杂志应该和新媒体融合,两者相辅相成,而不是视新媒体为洪水猛兽;”
“第三、目标客户群可以随着产品的发展而发生扩展,我们的杂志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是可以扩充读者群的。”
“这几点做好了,发行量和实销率还有广告客户还需要担心吗?”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前期因数据不好而低落的士气也振作了起来。
会议结束后,于令一又让samantha安排负责新媒体的人员,市场推广的人员,以及杂志订阅的人员单独择时开会,一场针对新嫁裳这一风险与机遇并存之时诞生的新刊运营之战如火如荼的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