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舜一行三人就来到了务成子的屋外,等候着务成子起床。
没过多久,务成子就起了床,来到院中看到三人早已等候在那里,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径直来到那块大石处,一边向溪中抛洒鱼食,一边问道:“你们三个都想学些什么?”
东不识首先答道:“我想学治国安天下的大智慧、大谋略。”
舜想了想说道:“我想学一些可以造福百姓的本事,有关农桑,或者百工方面的知识。”
秦不空一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本就是陪舜上山学习的,至于他自己能学到些什么,其实无所谓。务成子早就看出秦不空心中所想,也不催他。柏杨则挑了挑眉,一副很看不上秦不空的样子。他确实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收这么个活宝做徒弟。但是想来老师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所以也不敢多问。
秦不空想了好半天,这才答道:“他们俩想学的,我都想学。”
舜和东不识听到秦不空如此回答,险些都笑了出来。务成子则是莞尔一笑,说道:“你倒是不贪。”这下舜和东不识再也忍受不住,笑了出来。而在务成子身旁的柏杨则是一脸铁青,没有一丝笑意。
秦不空见众人笑他,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嘿、嘿”两声,算是自嘲吧。
此刻,务成子已经喂完了鱼,他转身来到三人面前说道:“不管你们想学什么,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你必须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为自己搭建一个住处。”
“什么,搭建房子?这是做什么,不是要教授我们本事吗?”此刻三人心中,同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舜和东不识心性沉稳,没有问老师为什么要他们自己建房子,但想来一定有老师的道理。只有秦不空有些不解地问道:“老师,那里不是有空房子吗?为什么还要让我们自己建房子?”
“那是你师兄们建的房子,虽然你师兄们大多都已下山,但那也不是你们可以久住的。”说完务成子就朝屋中走去。快要进屋时,务成子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侧身对三人说道:“对了,你们谁先把房子搭建好,谁就可以来我这里,正式学习本事。”说完这些,就进了屋中,再也没有理会三人。
建房对于三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为在家乡他们也经常帮助其它人家建房。所以在技术上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他们才刚来这几天,那来那么多建房材料。
秦不空有些条件反射似地问舜:“你看现在该怎么办?”
舜想了想说道:“我想以前的师兄师姐们肯定也遇到与咱们一样的问题,既然他们可以应付,咱们自然也可以应付。”
秦不空听完舜的话,又瞅了瞅前面的房子,疑惑地问道:“难道说在我们之前,老师只收了五个徒弟不成。”
东不识似有所误地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要不是这样的话,老师这里恐怕早就是人满为患了,那会像现在这般冷清。”
“嗯。”舜非常占同地应了一声,然后补充道:“而且想来咱们那天在柴门前所遇到的阻挠,就是老师对我们的第一次考验。而这一次便是第二个考验。”
“这些我都明白,关键咱们现在该怎么办?”秦不空问道。
“建房并不难,只要准备齐全茅草,木材和夯土墙用的工具。夯土墙用的工具,相信山下百姓一定有,而至于茅草和木材,这满山都是,只不过需要我们花费一些时间,去采办就是了。”说完,舜就朝前院走去。
秦不空赶忙问道:“你现在干嘛去?”
舜连头也没回,大声答道:“去拿石斧,难不成你用手砍树吗?”
东不识拍了拍秦不空的肩膀,然后也跟了上去。
“我也想到了,只不过没说出来罢了。”秦不空嘟嚷了一句,也赶忙跟了上去。
时不飞逝,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舜三人在山下老乡的帮助下,终于建好了三座茅屋。而在他们建房的这段时间里,务成子虽然从未到前院看望他们,但他却对三个徒弟的表现了然于心。下山与百姓勾通借用东西,多是有舜来完成;进山伐木拔草多是秦不空来完成,选址建房多是由东不识来指挥。虽然三人各有所专,但是能够将三人如此好地协调起来,舜则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看完这一切后,务成子不由得赞叹道:“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建完茅屋之后,务成子就正式教授三人本领。东不识主要学习治国方面的学问,这也他最初的想法,并没什么太大变化。秦不空则主要学习百工技术。而舜虽然主攻农业,但却在其它领域,也是多有涉及,尤其是对治国谋略中的赏罚之道,更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务成子对他这几个学生,则是有问必答,有些自己拿不准的问题,还适当地与自己的弟子进行一些讨论。而这个讨论的弟子通常情况下只有舜才有资格享有。另外在舜他们求学过程中,百姓不时会上山求务成子解决一些问题,而务成子则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派舜三人和柏杨一同去给百姓解决问题。由于舜每次为百姓解决起问题时不仅热情,而且细心周道,因此非常受百姓的爱戴。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舜三人已经在山上求学三年。其中柏杨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下山。而今天是秦不空和东不识学成下山的时候。师兄弟三人站在那个熟悉的柴门处。舜对东不识说道:“老师说,只要你下得此山,就再也不许提起你是他的徒弟。另外宦海浮沉,一切要多加小心。”
东不识拱手作揖道:“多谢师父!”
舜又对秦不空说道:“老师说你心性纯厚,定可造福一方百姓,只不过你不知变通,遇事要多忍让一些才好。”
秦不空也学着东不识的样子,对着老师住的茅屋,拱手说道:“多谢老师!”
“还有,这次你回到家乡后,帮我看望一下父亲,看他现在景况可好?”舜说道。
“他都对你这样了,你还惦记着他。”秦不空心中很不痛快地说道。见舜低头不语,又有些心中不忍,说道:“你放心吧,我会去看望他的。”
说完这些之后,师兄弟三人,又谈了一些其它东西,这才分手告别。
在秦不空和东不识离开之后,舜又在山上学习了两年,这才学成准备下山。在下山之前,他与他的老师有过一次长谈。舜问务成子:“老师,难道你真得不打算再收弟子了吗?”
务成子说道:“我已经有了你们八位如此杰出的弟子,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接下来,我要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了。”
舜知道老师所说得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去游历天下,四处访学。老师为了教授他们八个弟子,已经浪费了十年的光阴。他又怎会不知道,可他还是有些不舍地问道:“那将来,我要想见老师,不知到那可以找到。”
务成子笑了笑,说道:“有缘自会相见。”
当晚,师徒二人聊了很久很久,直到东方破晓,师徒二人这才挥手告别,各自奔向各自的人生方向。而这一次的分别,也成了舜和务成子的永别。那怕是舜后来成为了一代大帝,派人四处访查,也丝毫没有找到这位改变了他一生的传奇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