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帝都咸阳第八回三秋城
“我名张羽,乃是法制商圣一系的夫子。今日,将由我来为你们讲习《商君书》,正是其中的第十四篇——修权。”
“修权!顾名思义,便是修整权利,也就是该如何使用权力。在先秦百家之时,我法家三大代表人物——慎子、申不害、商鞅三人,分别重视‘势’、‘术’、‘法’三道,但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
“其中,商圣便是主张法制。可为何又有此篇修权呢,却是因为法制的构建,必须在权利集中之际,方能长久。”
“商圣指出国家治理好的三个因素,那就是法度、信用、权力。权力由君主独撑,法度、信用是君主臣下共同建立并遵守,这三者不可偏废。同时商圣还提出了‘任法去私’,反对以权谋私。”
“由此可见,权力对治国以及法制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落实法制,以达到治国的目的,修整权力也成了其中不可避免的一项。”
“好了话不多言,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
那立于台上的中年人,也不去看那摆在桌上的书籍,便已是开口,朗朗道来了。
那特有的沉重声,在这大屋中响起,却是夹杂着些许其他声音,也是令人有些不喜。只见那坐于台下的众多学子,已是提笔沾墨,开始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尽管这一屋,尽是蒙氏子弟,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像蒙康一般的财力,各种典籍都随处可用。
这归属于蒙氏文府麾下的翰林书院,对于那些蒙氏各个支系的子弟而言,唯一的便利便是可以不受任何要求地进入学院。
至于那些书籍,却还是要各自购置。
而那些家境窘迫之人,也只好在夫子开讲之时,用纸笔记下来了。
尽管有着夫子的念诵,可他们也并不能完全记录下来,些许差错还是会有的。只好在夫子讲习之后,再与其他学子校对一番了。
可用着带有错误的文书,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他们理解的难度。虽说文道多为寒掺之人的修行之道,可若是没有足够的财力,又如何得以跨过那万卷之境呢?
正可谓是寒门无学子,此言也是甚为贴切啊。
顿时,这偌大的木屋中,竟已只剩得四五之人,看着身前的竹简或书籍,同时认真地听着那中年夫子的讲习。
那四五之人中,便有蒙康。
他也是满脸沉静,指尖还不断地在那竹简上游走着,那触过的字迹,一个个地沉入他的心底,不断地被他记在脑海中。
同时,还与耳中传来的夫子的讲解相互照应着。
脸上还时不时的露出些许疑惑恍然之色,想来不是有惑,就是理解了吧。
就这般,一个上午,也是转瞬而逝。
此时,太阳已是高悬,那照在窗内的阳光,也是离去。影子,也从清晨的数米转成了点点,却是给人增了几分温暖。
“烈宇,烈霖,你们二人随我来!”
张夫子的这一句话语,伴上那清晰的脚步声,也是昭示着几日的传授结束。
却是在这屋中的两个角落,站起二人,跟了上去。
其中一人,却是在路过蒙康身侧时,轻声一笑,也是引得他不由一惑。
待他们二人离去之后,这屋中也不由多了些许议论声,有校对《商君书》的,有谈论之前夫子讲解的修权一篇的,还有议论那出去的二人的。
顿时,耳边传来的杂音,也是让他眼角一皱。
“又是他们二人!”
“怎么?他们好歹也是此中最强二人,能不选他们吗?”
“可…那还不是有他吗,他才算是第二好吧,又哪轮的到那人!”
……
听着耳边不断的话语,蒙康本要继续回忆的心也是一散,轻叹一口气,便是起身,走了出去。
心中也是有些不好受。
可他也是知晓的,毕竟自己还是武府的嫡系之人,他们自然不会将那两个名额给自己了。可他那颗争强好胜的心,也是令他有些泄气,连带着心情也是不好了起来。
加之心中又多了些疑惑,不由踢蹬着腿,连脸色也是有些阴沉,走回了轻筑院中。
……
与此同时,那位于九原郡的三秋城中,已是有些鹤唳风声。
那立于墙头的蒙安,虽然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可动作还是出卖的他心中的紧张。
只见他一个转身,“噔噔噔”几声,就下了城墙,同时还吩咐着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亲卫道:“立马向九原、月厉二城派遣使者求援,同时通知全城,做战争戒备!”
站在那镇军府前,蒙安也不由抬头,看着已是带着些许暗色的天际,不由多了点叹息,默念道:“快了吧!”
随即,眼中的些许思念便化作了一股坚毅,低下了头,走了进去。
此时,这三秋城的街道之上,却是多出了数支巡城士兵,提着一铜锣,在街道上不断的敲击着,嘴中还喊着:“月氏来袭,全城戒严!”
城中百姓,听到此话,也不由心生害怕,尽管还未到今日的集禁之时,却也都纷纷收起了自己的东西,向着家中奔去。
其中也有些许明事理者,微微叹道:“今年才开春,月氏竟是再度来袭,想来月氏之中也是有些其他事情的发生啊。看来,今年不好过喽!”
殊不知,在那拐角之处,一刚刚将摆在桌上的笔墨收起的落魄书生,眼中却是有些发亮,看着这瞬间忙碌了起来的三秋城,脸上也不由露出了喜色,自言自语着:“看来我班戎也只有在此地,才有尽才的可能啊!”
就这般,在慌乱中,夜幕降临到了三秋城。
且是一日无话,几声鸡鸣,打破了这三秋城无人清晨的僵局。
尽管有着鸡鸣声报时,但这三秋城,却是没有了往日的那般热烈之景,只因昨日的全城戒严,使得百姓都足不出户了。
在无巡城士兵的高喝下,这满城都陷入了一阵死寂,只有那各家各户中偶尔传出的声响,还在说明着人迹的存在。
且是一个大早,而蒙安所在的镇军府中,就已是多了数人。
也不知过了多久,蒙安才从他的一夜修行中转醒了过来。
“兰梅,外面可有何事?”
“少爷,城主在前厅已侯近半个时辰,而就在一炷香之前,那驻守在城墙上的伍统领来报,据说是那月氏大军已到城外十里处扎营。”
听到此话,蒙安随手接过兰梅手中的红缨盔,快步便冲出了这卧房中。
自后院而出,到了前厅中。
看着那站着的伍缘,蒙安却是先是出口问道,而将那候了近半个时辰的李城主给晾在了一旁。
正所谓事有轻重,而那李城主也是自知自己之事在这等关乎到全城存亡之间的战役下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他也没有出声抱怨道。
“城外情况如何?”
“禀将军,那月氏大军已是在十里外安营扎寨,现在正在休憩,或许下午之时他们就会出击攻城了。”
听到此话,蒙安也是眼光一亮,随即点头示意。尽管这伍统领实力有些低,可他驻扎在这三秋城已是仅十年,这般眼力,想来也不会看错,也是让他心中微微一安。
然后便是看向了坐在一旁的李城主。
这李城主虽是一副大腹便便的模样,但却不是那种贪官污吏一流,不然也不会被九原的郡丞给指派到这三秋城来。
毕竟这九原边境数座大城的粮食供应,都是以这三秋城作为中转呢。
李城主也算是个人精,看到蒙安看向自己,便从那椅子上起了身,企图弯腰行礼。虽然有这般想法,但他那臃肿的肚子却是不允许他的这般作为。
蒙安也不想去管那么多,便直接开口问道:“李城主,不知那事办的怎么样?”
那还在尝试着弯腰行礼的李科也不由正身,带有几分严肃道:“蒙将军,你要的东西都已在这了。”
说罢,便从腰间解下一个小布袋,递了过去。
蒙安接过后,神识一探,见数目不差,也点了点头。
李科虽对蒙安的要求有些感到奇怪,但为了这三秋城的安危,也是顾不了那么多了,所以他也不打算细问。
再说了,尽管蒙安仅是一个镇军,但他却是金丹道人,与李科的凡人身份大大不同。所以即使他是城主,但却也不敢对蒙安随意指点,反而还要略作讨好之色。
见无其他事,蒙安不由对李科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只需要好好安抚百姓即刻,至于那月氏,自是有我……”
说罢,也不管其他,便引着一侧的伍缘向着城墙的方向奔袭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