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节 坦克战
他们其实在两天前,就已经汇合了在津浦徐州段镇守的第七战区部队,而第七集团军代理司令,也已经去和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会和。
只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坦克过于较贵,在正式出征之前,团长林效范很是下令检修了一边坦克,耽误了一点时间,等她们好不容易赶到了台儿庄的时候,又有好几辆坦克车出了问题,需要检修了。
见此情况,作为团长的林效范,立刻及时决定,全团进行检修,顺便等待雷司令和李宗仁商量好作战计划后,再正式下达出击。
这个时候的李宗仁,早已经和雷太鹏这个第七集团代理司令会和,只是对于范哈儿派出的这一支装甲部队,他固然欣喜,却又因为数量只有一个团,而不敢非常放心的作为顶大梁用,很想让坦克配合守军在台儿庄内进行防守。
在这个时候,李宗仁能够想到坦克有助于防守,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他的作战观念,还是和雷太鹏的意见发生了冲突。
这位代理司令,知道范哈儿之所以让这个团来徐州参战,最关键的就算检验装甲团的战力,而且作战方式也早就确定,那就是坦克加装甲车,步坦协同,快速穿插作战。
所以在级别上,并不李宗仁低多少的雷太鹏,立刻和第五战区司令官据理力争。
这个时候,范哈儿之所以派雷太鹏来,并且给予他代理第七军团军司令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雷太鹏作为知名的守雨花台英勇将领,在军界的名声很不错,现在级别上有足够资格和李宗仁对话,他的意见,李宗仁确实不得不听,在僵持了半天后,李宗仁终于因为台儿庄的形势过于紧张,同意了雷太鹏的意见,命令林效范的第二装甲团,立刻出击,对台儿庄西面日军濑谷启亲率的第10联队及战车部队,发起突击。
中国战场第一次战车对战车大规模作战,即将在台儿庄的西面,正式爆发。
李宗仁正式以战区司令长官的名义,发电命令林效范第二装甲团,立刻对濑谷支队第10联队和战车中队,发起击溃式攻击。
这一次,双方投入的战车总数将近两百辆,如果算上彼此的装甲汽车,则这个数量还要高很多。其中中方投入的是一个装甲团,日本南下支队投入的是两个战车中队。也许是因为知道中**队的实力,可能比预想的要强,这两个战车中队中,寺内寿一特地从对苏前线,抽调了几辆最新型的97式战车来,其余部分为日军现役主力的89式乙型中战车。
1934年7月定型的89式乙型中型坦克,它采用一台三菱a6120vd气冷式柴油发动机代替了89式甲型的戴姆勒118马力六缸汽油发动机。
89式坦克,一般被认为脱胎于英国维克斯c型战车。而根据有“日本战车之父”之称的原已未生中将称,这种坦克的设计综合了维克斯c型战车和此前超重失败的日本“第一号战车”的特点。这种战车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坦克中排不上号,但在中国战场堪称巨兽。中**队除了从印度打回来的远征军中装备有美式m3、m4坦克,整个抗战期间还没有比它更重的战车。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日本在这以前主要装备89式坦克,到了30年代中期,89式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已明显落后于当时世界坦克的发展潮流。为此,日军参谋总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决定发展一种新式坦克。时值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之际,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急需大量战车投入战斗,于是采用了三菱重工的样车“奇哈”坦克。日军将其定名为“97式中战车”(即97式中型坦克)。和89式一样,虽然名为中型坦克,但对比欧洲来看,只能算是轻型坦克。
战车全重 15000公斤,车长 5.52米,车宽 2.33米,车高 2.23米,引擎为mitsubishi type 97最大公路越野速度每小时38公里,最大行程210公里,乘员4人,火力装备 57毫米火炮一门,7.7毫米机枪两挺,配彈藥炮弹100发,机枪弹2745发,装甲8-33毫米,爬坡度34度,通过垂直墙高 0.90米,越壕宽2.5米,涉水深 1米。
与西方列强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陆军,在军事学术的诸多领域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其中,坦克兵种的弱小是最典型的例证,这主要体现在坦克的质量、数量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上。由于坦克部队的建设直接涉及国家经济实力、战备技术水平以及军事思想的演进等基本方面,所以其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力量的实质。
与坦克“硬件”建设最直接相关的是坦克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而其主要依托是该国冶金业中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里的汽车工业的状况。
尽管30、40年代的日本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列强之一,但它的经济水平仍大大低于欧美诸强国。以1937年为例,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工业生产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分别是38、10、11、5、4,日本居末位。而且它重工业的基础过分薄弱,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较小,1936年时仅为49.6,尚不到一半。虽然日本拼命压缩日用商品的生产以扩大重工业的比重,从1936年到1941年其冶金业产量增加了1.9倍,机器制.造业增加了4.3倍,但军需工业在列强中依然是“最脆弱和最不成熟的”。这是发展坦克兵器难以逾越的障碍。
钢是制造坦克最重要的原材料,钢产量是衡量国家钢铁工业水平的最佳尺度。1939至1945年间,日本的钢产总量为4800万吨,苏联是它的1.9倍,英国是2.1倍,德国是3.9倍,美国甚至达到了10.6倍。坦克工业的可用钢量受制于国家的钢产总量,日本在前者上的劣势要比后者更为明显。除去民间用钢外,它还需要制.造大量的船舶舰艇,维持一支与美国相对抗的庞大海军,这对钢产量位居后列的日本来说,负担是极重的。因此,日本陆军,特别是它坦克兵种所占的用钢比例和绝对数量势必要比列强小得多。
战前,日本的钢产量就已无法满足其军需工业及机器制.造业的需求,不得不依赖进口。1931年至1934年间,日本输入钢制品共达22.75万吨,便是明证。战争爆发后,随着军工规模不断扩大,日本更是感到钢产量严重不足,只好靠收集全国的废铁,甚而剥夺居民的一部分金属用具,拆除花园和私人领地上的铁栅,用木柱代替电车路的金属柱子。1944年以后,收集国内废铁的规模更为扩大,但毕竟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坦克是运动的钢铁,钢铁要装上轮子,必须紧密依赖汽车工业的整套技术班子和人员。后世的日本是汽车王国,但在30、40年代,它的汽车制造还远逊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美列强。大多数企业由外资经营,其产量甚至连平时的需要都不能满足,每年都必须输入大量的外国汽车和汽车发动机、曳引机等部件。民族汽车企业起步较晚,虽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但发展缓慢。在欧美当小汽车已成为普遍交通工具时,日本所拥有的只限于少数人的高级车和公共汽车而已。
一般来说,汽车工业和坦克制.造业的规模是成正比的,两者犹如母子关系,前者预示着后者可能发展的潜力。从1930年至1945年的16年间,日本汽车总产量是398947辆,最高年份在1940年,达57330辆。同样是1940年,苏联生产了14.54万辆汽车,德国约30万辆,英国也有40、50万辆,而美国竟达447.1万辆,超过日本16年总产量的10倍。由于当时日本汽车工业规模甚小,故其机械化师团的装备,绝不能及英美的规模。
日本贫弱的钢铁和汽车工业,注定了其坦克制.造业决难有大的作为。日本迟至1926年才开始自己试造坦克,此前主要是向英国购买“mk—iv”和“mk—a”坦克,向法国购买“雷诺—f17”轻型坦克。
1927年2月,日本陆军技术本部车辆班模仿雷诺坦克设计的第一号战车,在大阪兵工厂和一些民间会社的协作下终于研制成功,它重12吨,时速25公里。第一号战车在富士山下进行了变速、爬坡、越壕以及火力射击的检验,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1929年4月,大阪兵工厂又研制成第二号战车,重9.8吨,一门57毫米火炮,一挺6.5毫米机枪,装甲5至17毫米,最大时速26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该车在从东京到青森的长途试行中表现良好。它在投产时应军方要求增重到11.5吨,并定名为89式中战车。另两种主战坦克,即95式轻战车和97式中战车则分别制成于1935和1937年。
在此期间,日本还先后研制成其他一些辅助战车和装甲车。30、40年代,日本从事坦克和坦克部件生产的厂家主要有:川崎汽车厂、大阪兵工厂、小仓兵工厂、名古屋兵工厂、石川岛兵工厂、东京瓦斯电气公司、相模造兵厂、三菱重工业、日立制作所、日野自动车、日本制钢所、汽车会社、新铁工所、神户制钢所、池贝自动车等。日本坦克制造企业95属于民营,其余5属军营,生产能力总体较低。 15年的总产量是6510辆,其中95式轻战车和97式中战车占了大头,分别是2374辆和2300辆。这15年的平均产量仅400多辆而已,即使是1937年到1945年,年均也不过701辆。考虑到战时坦克车辆的整批损坏,如此低产显然很难满足军方的需求。
事实上,30年代中期就已有人对日本战时坦克生产的窘境作过预计:称日本坦克车生产在战事初起半年中,不能超过五百辆,下一年不能超过一千三百辆。军队现有的和存储的坦克车亦达一千二百辆,但是战争初期半年所需的坦克车数却是三千三百辆,所以,日本在这个期间,它必须从国外输入一六00辆。在下一半年中,所需坦克车数是二千七百辆。因此,日本所需输入的是一千四百辆。
坦克的质量和数量属于“硬件”范畴,通过数据比较,日本在列强中的位置便能一目了然。 除意大利外,列强在坦克产量上都對日本构成压倒优势。英国是6.1倍,而美、苏两国竟超过了20倍。联想到日军是在比欧洲和北非更为广阔的中国大陆及东南亚作战,其区区4800辆的产量的确非常可怜,长期战争必定捉襟见肘,他们必须庆幸的是,历史上的中国,连自产坦克最基本的坦克也做不到,才让他可以在亚洲大陆称王称霸。
10吨以下为轻型,10至20吨为中型,20吨以上为重型,这是日军划分坦克级别的通常尺度。但就欧美的标准而言,20吨以下均属轻型坦克。因此,此时日军的主战坦克实际上都是轻型的。它和欧美坦克综合比较中的主要技术弱点是:火炮口径小、装甲薄弱、吨位低、速度慢、行程短等。这在实战中直接导致了火力、防护力和持续力的低下。此外,在悬挂装置、发电和传动装置、液压气动装置、机件坚牢度、无线电通讯、光学器材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当时欧美军事人士對日本坦克有这样一些评价,称日本的坦克是陈旧的,相当于30年代初欧洲式坦克;日本坦克车多数是小型的双座轻坦克,正如欧洲人旧日大量应用的,坦克车实力薄弱的因素在战争中将予彼以重要影响;日本坦克的技术品质都很低劣,它没有冲击用的重坦克,也没有快的和加快的坦克。这些坦克大半是轻的和中型的,就欧洲的标准来说,这是非常平凡的。
就李宗仁的作战命令下达后,前线的林效范林团长,立刻命令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次战车检查的部队进入坦克和装甲汽车。
“目标,前方三公里处之濑谷支队!”
这道通过电台发出的命令传开以后,“轰隆隆”一阵大响随即响起,大量的坦克,冒着浓浓的尾气,开始移动起来。
嘎吱嘎吱声不断,但都是稳稳的按照林效范所指的方向,开始快速进军。
对于濑谷启所在的位置,林效范这边在没抵达战场前,就已经知道了,到是日军那边,一直等到中**队的坦克逼近三公里的警范围内,才发现了来袭的林效范装甲团。
这个时候,濑谷启不管是撤退还是另外设置新的战术,都已经来不及了,加上他对自己部队的自信,让他在第一时间,就下达了:
“迎击中国战车部队的!”的命令。
此前日本战车和中国战车部队,也有过小规模的交手经历,在淞沪会战期间,**进口自德国的1型坦克,就曾和日军的89式中型坦克交手,最终是**1型坦克败北。濑谷启在得知中**队的新型坦克过来时,心中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异常,却还是下令应战了。
徐州会战开始以来,日军每进一步,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不管怎么样,日军还是在步步逼近关键的战略要地,濑谷启对于取得会战的最终胜利,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三公里的路程,对于两支相向而行的战车部队来说,不过几分钟的车程而已。
几乎没感觉过多少时间,前锋的快速侦察式坦克,就通过战车的车载电台,向第二装甲团团长的林效范的战车发回情报:
“发现日军先遣战车,为轻型装甲车!”
“立刻靠近予以击毁!”林效范毫不犹豫的回复。
第二装甲团的侦察坦克,也是配有火炮和机枪的,只是装甲和地盘减重,发动机马力马力增加,速度调教更快而已,击毁日军的装甲车,当然没什么问题。
就在林效范的命令下达后不到一分钟,随着远处传来“轰隆”一声大响,两支装甲部队的第一炮,由中**方这边率先打响了。
也许是因为第一炮的缘故,幸运女神特别照顾,那辆38式侦察坦克,竟然非常精准的一炮就打中了日军濑谷支队的侦察战车,而且直接穿过装甲车薄弱的装甲,在车内爆炸,将整辆战车打爆。
“一炮击毁日军装甲车侦察车,不过追击花费时间拖了几十秒,很可能已经让它将发现我军位置的情报发回日军总队了!”
侦察坦克再次回报林效范。
“恩,继续侦察!”林效范简短的回复。
对于一炮击毁日军侦察的装甲车,根本没有欢呼,这本来就是预料中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炮歼敌,那才是真正需要检讨的事情。
至于现在的情况,发现就发现吧,以中日两军现在的战车实力对比,自己就算是不偷袭,地理位置被日军详细的侦察到,也丝毫不用担心在正面作战中,会输给那铁皮坦克。
“全军摆出攻击队形,以战车为先导,装甲汽车运兵跟进,步坦协同突入日军阵地!”林效范向整个坦克团下达了正式命令。
从他的命令意思里,根本没有一点会和日军坦克打坦克的意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知道,以这个时候的日军建军思路,基本是不大会选择单独派坦克出来单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