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我爱你你爱我谁给谁负责,一切发生的就像是潮涨潮落那么自然。大家都是成年人,能走到一起当然是互有好感,却不一定非得跟爱情有关。
起码唐朋是这么想的。
几天之后,《电锯惊魂》正式上映。
既有《我的野蛮女友》珠玉在前,又有穆敦芾这样的实力派导演执导,这回银都公司没有扣扣索索的搞什么点映,直接在旗下所有院线全线铺开,制作精美的海报不要钱一样到处派发,宣传搞得有声有色。
银都公司如此重视《电锯惊魂》的原因,固然是对于这部电影本身的看重,还有一个原因则是院线上一部上映的电影《京都球侠》票房惨淡,上映一个月居然只收到300万票房,简直成为全港笑柄。
要知道银都公司上映的影片尽管不是以票房为主要目标,但是一贯以来口碑都不错,更是金像奖各奖项的有力争夺者,是香港影坛可与邵氏院线金公主院线并肩抗衡的存在。结果那部跟内地峨眉电影制片厂合作的《京都球侠》却让银都公司尴尬异常,但凡看过电影的观众一片骂声,搞得银都公司狼狈不堪。
陈靖波发了狠,大力推动《电锯惊魂》,无论排片银幕数量还是前期宣传都下了大力气,誓要找回颜面。
不出预料,《电锯惊魂》确实争气,一经公开上映就一片赞美。
“人活着多半不知感激,但你不会了……”
“是死是活,你自己选择……”
“我厌恶不感恩的人,我厌恶嘲笑别人遭遇的人……”
这些电影里的台词传遍大街小巷,可每一次说出来,似乎都伴随着一股阴森森的凉风。
香港人对于恐怖片是非常情有独钟的,一些小制片商往往喜欢这样的题材,投资不大票房不错口碑也挺好,就比如《山村老尸》《灵气逼人》这样的片子。
所以尽管同期上映的《合家欢》《新最佳拍档》《省港旗兵第三集》这些片子名头响亮号召力惊人,《电锯惊魂》依然受到不少关注,而且作为香港电影圈有数的类型片导演之一,穆敦芾本身也有一定数量的影迷。
无论广告宣传还是大明星大阵容,莫不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然而当进入电影院之后,终归还是要拿影片的质量来说话。一部电影的口碑就是这样慢慢产生的。
《电锯惊魂》没有大明星,没有炫酷的爆破或者飞车镜头,可是当打着看恐怖片心理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却实实在在大吃一惊。
其实《电锯惊魂》血腥有余,恐怖却稍显不足。但是精妙的情节设计合理没有破绽,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睡点尿点,神经一直都绷着,故事情节不断刷新,尤其是结尾的颠覆足以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叫好声一片。
而当越来越多的观众涌入银都院线观看《电锯惊魂》之后,口碑就这样像是一个渐渐酝酿到顶点的火山,然后彻底爆发出来。
上映一周的时候,《新最佳拍档》票房1080万,打斗精彩枪战激烈的《省港旗兵第三集》票房510万,而《电锯惊魂》只有可怜的380万。
可是当2月6日春节前最后一天的票房统计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新最佳拍档》依旧平稳,票房已经累计到2300多万,《省港旗兵第三集》却后劲不足,票房只有800万。
小成本小制作小阵容的《电锯惊魂》异军突起,一举拿下2000万票房,不仅将业界一直看好的成龙旗下威禾公司制作的《神勇飞虎霸王花》1300万票房死死踩在脚下,更有望挑战新艺城的《新最佳拍档》。
电影这个东西跟许多事情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集群效应”,大家越是叫好,看得人越多,看得人越多,越是有人想去看。
甚至有很多人期待是不是将要诞生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拿下年度票房冠军的喜剧片。
唐朋却很有自知之明,因为这一年将有两部神作面世。
其中一部是成龙的代表作《奇迹》,唐朋对其印象最深的是这部电影的海报,海报上一共五个人,成龙、关海山、刘克宣、王伟以及董骠。然后这些人陆陆续续去世,到了成龙拍摄《天将雄狮》的时候,只剩下成龙自己。成龙笑言这张海报堪称“死亡合影照”。
另外一部,自然就是赌片中的巅峰《赌神》。
唐朋还不会自大到认为一部恐怖片就能将这两部影片拱下马。
但是即便如此,《电锯惊魂》也算大获成功了,“联合映画”上下喜气洋洋,对于公司的开山之作取得如此成绩欣喜不已。
***********************
香港的春节也放假,毕竟这里仍然是华人为主体,接近春节的时候大街小巷红灯笼舞狮子,跟内地过年没什么两样。
学校也放假了,唐朋自然要到家里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
廿八洗邋遢,在家里跟着家人忙了一天的唐朋,晚上又被李建荣袁伟杰叫出去喝酒到半夜。廿九早晨起的就比较晚,等他起床的时候家里人都去街上准备年货,就剩他自己。
打个哈欠刷牙洗脸,然后坐到沙发上看报纸。
香港各界对于《电锯惊魂》的评价也极高。
《东方日报》就刊登了一片黄佔的文章。
“惊悚恐怖片一向是我不喜欢的类型,并非是惧怕于斯,只是我更加希望能够通过电影悟到一些道理,去思考一些平日里可能不会想到的问题。而大多数的恐怖惊悚片仅仅停留在吓唬人的层面上,通过极富渲染力的画面和声影促使观者肾上腺分泌过盛,从而令人收获一种类似于吸|毒的快感,这多多少少让我不能够认同。所以无论以讲述鬼神妖怪的香港鬼片,还是日系灵异片,或者好莱坞的恐怖系列,我均少有染指。而对于这部目前在香港街知巷闻的《电锯惊魂》我却一直抱有十分好奇的态度,因为有一位看过电影的老友告诉我,他认为这一系列的作品并非是纯粹的恐怖片,准确称之应该为心理片。然而,心理片却是我十分中意的类型。对于这部电影的情节我不做过多的描述,想知道你就自己去看。我只想说,这是香港电影的一个经典……”
同样在香港影响力很大的《明报》也刊登了对这部电影的评论。
“本片中的几位主角,医生、偷窥者、护工、警探,他们自始至终都被玩弄于“竖锯”的股掌之下,他们所自认为聪明的小把戏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耻辱与伤害,受辱的是他们并不干净的灵魂以及所谓的自信,受伤的则是他们的躯体。当一个人拥有的越多,势必在乎的就会越多,优雅冷静智慧超常的“竖锯”恰是抓住了这一点,安排出众多巧妙的机关,让参与他的“游戏”的人们永远处于绝望之中,根本无法看到希望。然后,在欣赏完自己的优秀成果后从容不迫的离去,只留下一句“GameOver”。
“‘竖锯’先生并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已经行至死亡的边缘,在这个时刻,他俨然已经蜕变为上帝的使者,或者是死神的朋友,他无法容忍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的行径,他给了他们一个做出选择的机会。参与他的游戏的人,如果无法完成游戏,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苟活于世,倘真的顺利闯关成功--就像那位吸毒女一样--那么经历者发乎内心的尊敬也恰恰说明了“竖锯”设计这些游戏最积极的意义是什么。那便是,只有在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人才会更加理解生命的真谛,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时光。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而言,“竖锯”便远非那些影视作品中嗜杀成性凶狠残暴的杀手可以比拟,冷酷、残忍仅仅是表面的,对心灵的救赎与对灵魂的洗礼才是这个经典角色最具魅力的地方……”
看着这些评论,唐朋就想笑,一部纯娱乐的电影而已,用得着搞得这么复杂?电影当然是一个载体,它可以阐述某些人的述求和观点,也能批判一些社会现象,但是用不用得着上升到灵魂修养的高度?
见仁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