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撩起轿帘子,露出一张白馥馥的芙蓉面。北静王妃身着一袭夜紫翠烟衫,身披素色淡水薄纱,宛若神仙妃子般飘逸灵动,云鬓簪步摇,东珠如流苏般垂下,静美脱俗。
身旁的嬷嬷抱着小郡主,小郡主名叫水心砚,年方一岁半。大门敞开,一行人被贾家仆妇们迎进来,姜氏撑着病体与贾母等人在屋外相迎。北静王与贾家一向交好,所以王妃今日来观这抓周之礼。
姜氏与王妃是打小相识的手帕交,她给王妃行礼时,被虚虚按住。王妃叹道:“你身子骨弱,管这些俗套作甚。”
姜氏面色憔悴,比平时竟瘦了一大圈,下巴削瘦,腰肢如柳。立东风中,显得宛若杏花含雨,眉间凝愁。
王夫人的庶女贾探春刚过了两岁,与心砚、惜春年纪相仿。王夫人存了让女儿与郡主亲近的心思,便把她抱来,三个人在一处玩耍。
罗汉榻上摆了一堆小娘子们爱玩的玩意儿,铜砂球、布偶之类的。三个人各玩各的,粉雕玉琢的小娘子们爬来爬去看着特别可爱。
客人陆续到齐,花厅中人潮涌动。中央摆放着大熏桶,丫环用竹筒向熏桶中引水,阿圆按照习俗喊道:“长流水,长命百岁。”
王妃和姜氏交流怎么养女儿。两人都说女儿可乖巧了,头胎的儿子淘气得不像话。说到投机处,把郡主的奶娘唤来交代了两句学习经验。
这时,两个小娘子盯着罗汉榻上滚动的大佛手,觉得这黄澄澄的香果好玩。探春眼疾手快地想把佛手抱到怀里,结果却整个人扑到佛手上,跟着佛手滚了一下,前额发都弄乱了。郡主眼巴巴地瞧着探春,等探春摸够了,佛手往旁边滚去,郡主伸出小手要拿,探春却又把它的一个角握住。
郡主手里拿着一个按着风铃花的样子打造的玉铃铛,她委屈地伸回胳膊,动的时候环佩相扣发出清脆的响声。探春奶声奶气地对郡主说道:“我玩。”
郡主还不会说话,渴望地看看佛手,又看着探春,聋拉着脑袋。
探春说:“这个......换那个。”
郡主眼睛瞬间发亮,点点头,忙把玉铃铛给探春。探春接过,却还抓着佛手不放。
郡主爬过去抢,可探春抓得牢。郡主就想拉开探春的手,两人闹起来。被探春“啪”地打了一下后,郡主哇得哭出来,眼泪像流水似的。
奶娘们刚才恰巧都因为事情走开了两三分钟,这时看到小祖宗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忙不迭地围着郡主哄劝擦眼泪。在场的诸位夫人们被惊得连忙过来看出了什么事,是不是三位姐儿磕着碰着了,那可不得了!
探春看这阵仗,悄悄把佛手推到惜春手边。
郡主嗓子哭疼了,半睁水汪汪的眼睛。小孩子嘛,看到佛手,怔了一瞬马上对它伸出手指,专注地凝望着。
探春聪慧,惜春前世就知道。她这个三姐姐,是理家管账的好手。可她现在才知道,这个姐姐早慧啊。
探春说道:“妹妹欺负妹妹,妹妹抢妹妹的东西。”
惜春忍不住扶额,栽赃嫁祸你是无师自通的吗?感觉见世面了。
王夫人嘴角划过一丝冷笑,严肃地说道:“四丫头不知道谦让礼貌吗?以后不可以抢客人的玩具了。”
惜春心里呵呵了,明面上王夫人是好心教育她,其实是在讽刺姜氏管教无方。她当然不打算背这个黑锅,她道:“姐姐骗姐姐的东西,姐姐打姐姐,姐姐咬姐姐。”脸上一副什么都不明白的表情。
众人一看,探春一只放在身后,可不就抓着郡主的玉铃铛。再细观察,郡主手背上有几道红痕,这才明了。姜氏缓缓说道:“探丫头可比惜丫头大好些呢,怕是照顾宝玉太过忙碌,再管一个女儿真是难为二嫂了。”
惜春差点没憋住笑,她娘分明就是讽刺王夫人对庶女的教育不上心,只恨不得一天三炷香供着宝玉哥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贾宝玉跟先生习了功课,便急匆匆地赶来。心里十分懊丧,要不是父亲逼着去家学念书,他早就来了。
看到屋里有三个妹妹,他那点不痛快早丢到九霄云外了。见过北静王妃后,便跑过来找妹妹们,给她们玩街上淘来的东西,精巧的蝈蝈笼,朱红的糖人糖画,鸟哨鱼哨什么的。
惜春不像其他姐妹似的对这个哥哥特别喜欢。她觉得他聪明,但性子被娇纵地太过,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想法。而且她生来就心冷意冷,喜欢置身事外,不爱被宝玉整天缠着。
良辰已至,阿圆抱起惜春,惜春捏紧手心的香包。
惜春眼看就要被放进熏桶的水里,由阿圆抱着洗。
她深吸一口气,扫了眼众人的表情。声音不大,恰好花厅中的人都能听到:“二叔叔。”贾政楞神,四姐儿居然会说话了,虽口齿尚不太清晰,在这个年纪却算是极聪慧的。他走到了惜春面前,以为是小孩子撒娇,不太在意。
大家没反应过来,惜春又命令道:“阿圆,放我下来。”
小人儿方才好像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贾政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抬眸却对上惜春明亮单纯的眼神,那么亮,他这辈子只见过一次这样的光芒。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惜春话音刚落,厅里先是鸦雀无声,然后就沸腾了。
她竟会背屈子的诗句,才一岁啊有木有。王夫人不以为然,这丫头许是听过姜氏读诗,有什么好奇怪的。完全忽略了因为贾母宠溺,自家宝玉因为贪玩现在都背不过三字经的事实。
惜春在地上站得端正,走了十来步绕过浴桶,站在贾政面前,说道:“君子以秋兰为佩,朝饮木兰露,夕餐菊落英,追求的是自然之道也。”
鸢尾香里有兰花香料,自是秋兰佩了。惜春双手奉上香包。
姜氏根本没有刻意教女儿这番话的理由。若是被人教的,必然不可能像惜春现在这般娓娓道来,恐怕会显得刻板落了下成。况且在场的达官贵人、朝廷命妇眼力都不会差,他们心里抑制不住地讶异赞赏。
本朝国教是道教,人们相信天命之说。几句君子论是周岁小儿说出来的,许是昭示了贾政今后的官运也未可知。贾母最疼的儿子便是贾政,这时老太太心里欢喜激动,像是看到宝玉衔玉出生的时候一样。
贾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将至了。众人心里浮现这样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