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崇祯本纪。
天启七年,崇祯皇帝秘密宣召徐光启进京,此事极为机密,少有人知。徐光启进京之后,便下落不明。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那边的徐光启准备进京的同时,崇祯皇帝却在发愁。在崇祯皇帝离开吏部衙门的第二天,果然就收到了吏部尚书李汝华的辞呈,没有过多的犹豫,崇祯皇帝便允许了。接下来就是任命新的吏部尚书,只是此时崇祯皇帝的心里还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一天的早朝崇祯皇帝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大臣们。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王承恩熟悉的喊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吏部尚书李汝华昨rì给朕递了辞呈,朕心中虽然不舍,可又怜惜他年老体衰只能准了。可是吏部不能没有主事之人,不知道众位爱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刚一上朝,崇祯皇帝就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想看看我的这些大臣们会有什么样的说辞。这也算是崇祯皇帝的一次试探,看看这些文臣之间的斗争到底是怎么样的。
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下面陷入了短暂的安静,很多大臣顿时意识到了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很多人已经得到了风声,崇祯皇帝两天前去了吏部,这才过去两天吏部尚书就致仕了。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可是对这些人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接任。
各个党派的大员们都将目光投向了各自的领袖,齐浙楚党此时自然是首辅大臣施鳯来。李汝华本就是出楚党的人,如果这次不能让楚党的人继任,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损失。
相对于齐浙楚党心中的忐忑,东林党的人则是暗暗兴奋,如果能拿下这次的吏部尚书,那么东林党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单单是能够更加方便的安排东林党的官员,就让这些大员们兴奋不已。他们此时的目光都落在了兵科都给事中杨景辰的身上,自从上一次的事情之后,杨景辰就隐隐的成了朝堂上东陵党的领袖。
看着下面的大臣互相交换眼sè,崇祯皇帝的心里就是一阵哀叹,这些人第一件事想到的不是举贤,而是为自己的党派争得最大的利益。这样的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可以说是大明朝的悲哀,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是华夏民族的悲哀,是整个历史的悲哀。
“臣有本奏。”就在崇祯皇帝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人忽然站了出来,看了一眼发现并不熟悉,看来不是什么身居要位的人。明朝党争开始的时候上场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人,来试探一下皇帝的反映,如果皇帝没有什么过激的反映,那么就是大举压上的时候。
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自然明白崇祯皇帝的意思,在崇祯皇帝的耳边小声的道:“这位是户课给事中陈琦,是东林党的人。”关于各党派官员的资料室虽然还在建设,却也有了初步的成绩,掌管这些资料的就是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王承恩,这位新进得宠的大太监。
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淡淡的开口道:“既然陈爱卿有话说,那就说吧!大明并没有阻塞言路的事情。”
“臣保举南京户部尚书周嘉谟,为吏部尚书。”陈琦见崇祯皇帝让自己说话,不由大声的道。
周嘉谟乃是顾命大臣之一,虽然挂着南京户部尚书的职衔此时却身在京城,当然也在大殿之上。对于这个周嘉谟历史上还是有着很积极的评价的,当时大明朝的党争非常严重,官员的升迁吏部不能做主。直到这位周大人当上了吏部尚书,选贤任能,可是终究因为力量太过渺小,没能成事。后来被魏忠贤给赶走了,最后还被魏忠贤害死了。
周嘉谟是东林党之中少数的实干派,他曾经历任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后来又升任兵部右侍郎仍旧巡抚云南。在这期间不但弹劾黔国公木昌祚侵占民田八千余顷,后来又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在这期间,加强边防,防止交趾兵侵犯。主持修复南海、山水、高要等邑被洪水所毁去的堤岸。
因为长期在地方任职,周嘉谟深知百姓疾苦,大明积重难返,所以在当上了吏部尚书之后,并没有像东林党想象的那样提拔自己人。而是认人为贤,整肃吏治,乃是东林党之中少数的几个实干派。其能力仅次于韩爌,甚至在杨景辰之上。
看着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的模样,下面的大臣都不知道这位皇帝打的是什么主意,也都没有说话。有几个跃跃yù试的齐浙楚党的大臣,却都被施鳯来示意没有站出来。
这位三朝老臣,宦海沉浮无数次可是对于这位十六岁的皇帝却很是有些看不透。虽然这位皇帝只有十六岁,心xìng却是沉稳的可怕。在登基之前,杀伐果决能够自己动手杀人,可以说很是不凡。
本以为这位皇帝登基之后会有什么大动作,可是没想到却是十分的沉得住气,这让施鳯来越发的认为这位皇帝的不凡。既然崇祯皇帝将李汝华赶回了家,那么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还是观望一下比较好。
还有一件事让施鳯来闻到了一丝怪异,那就是东厂和锦衣卫,原本沉寂的两个衙门现在却都是异常的忙碌。虽然没有传出来什么消息,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在忙些什么,可是施鳯来相信肯定和这位崇祯皇帝脱不了关系。
此时的乾清宫甚是安静,所有的大臣都不说话,跪在地上的陈琦此时也是头冒冷汗。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崇祯皇帝的身上,都在想这这位皇帝究竟在想什么。
看着下面的大臣,崇祯皇帝微微一笑,这应该是大明有史以来都少有的,轻轻的叹了口气,崇祯皇帝缓缓的道:“既然诸位爱卿没有什么意见,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吧!没什么事情,退朝吧!”说完就缓步的都出了大殿。
在崇祯皇帝离开大殿之后,大殿里先是一阵安静,紧接着就是一阵喧闹。抱怨者有之,恭喜者有之,不一而足。
在所有人都乱糟糟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大殿里再一次安静了下来,这个人就是王承恩。王承恩也没有理会这些大臣,径直走到了周嘉谟的身边,笑着道:“咱家先恭喜周大人了,陛下有旨,请周大人入宫。”
周嘉谟此时神情有些恍惚,没想到自己居然就这么成了吏部尚书,听到王承恩的话才回过神来,跟在王承恩的身后向后面走去。
此时崇祯皇帝正等在乾清宫的御书房,看到周嘉谟进来,崇祯皇帝淡淡的笑了笑,道:“周爱卿免礼吧!来人赐坐。”等到周嘉谟坐下,崇祯皇帝才缓缓的道:“周爱卿是进士出身吧!”
周嘉谟心里很紧张,原本以为崇祯皇帝会说关于自己升官的事情,没想到居然和自己聊起了家常,却也不敢怠慢,连忙道:“回陛下,臣乃隆庆五年进士。”
“嗯,爱卿已经是四朝元老了,想必这么多年发生的事情你也知道。神宗皇帝宠爱郑贵妃,喜欢福王,朕之皇父并不是十分被喜欢。这么多年了,朕也没有一个像样的老师,就更不要说读圣贤书了。先帝驾崩的早,朕草草的就继位了,朕深感自己的学识不足啊!”看了一眼周嘉谟,崇祯皇帝缓缓的道,语气之中略带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