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忠意之人乃关羽也,关羽在世人心目中大多占据了忠意二字。
“建安五年(200),曹操攻击刘备,备败逃依附袁绍,关羽及刘备妻室被围于下邳,羽降曹,诏为偏将军,待以厚礼。同年四月,曹操与袁绍战于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关羽于干军万马之中斩杀袁之大将颜良,被封为汉寿亭侯。七月,羽探知刘备在袁绍部下,遂挂印封金,拜书告辞,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随之与刘备奔往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联络刘辟击曹。”
从上面可看出关羽千里走单骑,忠意刘备,但是他自已为是,目中无人,所以后来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而且曾败过老将黄忠之手。(据历史记载关羽最看不起黄忠)。
但是他最大的失败之处还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败走麦城。从此打破了三国平等的局面。十二月,羽从麦城败退临沮章乡(今湖北省安远县北),被孙权伏兵所擒,与子平同时遇害,时年59岁。
关羽走麦城最经典地诠释了英雄末路的无奈,走麦城,也从此成为英雄落难的代名词。不管是正当得意之时的红人,还是不得志的才俊,还是从未显扬的小人物,都会被关羽的悲壮遭遇所打动。英雄无奈,从来都令人心折。成就关羽至高声名的,不只是他的那些英雄壮举,还有他的末路悲歌。
但是关羽的忠意不仅人间所闻后来连天庭都知道了。关羽死后便被玉皇大帝封为泾河龙王.但是泾河龙王是不是还像前身关羽一样呢??
公元626年,唐太宗登基,次年改元贞观。开元时期,唐朝国势登峰造极。华东一带更是风调雨顺,在加上税收少,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在西北地区却是年年干旱,大地一片狼籍,百姓活于水火之中……
百姓如此,而泾河龙王最近活的好像不比人间百姓好到哪里去,这几天朝见玉帝,不停的哭诉人间苦难。然玉帝却说“此乃天意也,不必多说,一切随天意而行……”
龙王每次回到家后都闷闷不乐,给人间降雨不是他办不到,而是如果没有玉帝的降雨令,私自降雨的话,那但便是范了天规,后果可想而知。
又是三年,西部大地之上人烟稀少,活口难寻。地上裂缝达尺宽,遍地尸骨
,生灵涂炭。泾河龙王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做了一个决定,次日找来了雷公电母,打算私自降雨。公元630年,西部地区的晴朗的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大地之上一股灵气陡然而生。百姓如鱼得水,一遍欢腾之气。
次日,因为泾河龙王私自降雨,犯了天规,玉帝便要将其砍首,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心想我是为民降雨,为何杀我,我不服,便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在天宫西庭法场斩了。
然而龙王的魂灵却变成一道灵气来到了人间,在东海岸边化成了一个一块玉石,随着潮涨潮落起伏不断,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块玉石还在海岸边与潮水相伴。
一日一僧一隐士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在此海边一边赏日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怂级*,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
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从此这个关羽后事,龙王后身会不会再次传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