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

    大殿当中一片寂静,老大人们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是几个意思?

    短短的一句话,至少包含了两个政治信号。

    其一,天子同意了为东宫设府,不然的话,何来的“兼任太子府詹事”?

    其二,天子说的是“内阁次辅兼任”,而非“内阁次辅俞士悦兼任”。

    这中间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将太子府詹事和内阁次辅这个职位绑在了一起。

    换句话说,太子出阁的时候,谁是内阁次辅,谁就是太子府詹事。

    如此一来,内阁次辅的地位,必然会大大提高,再也不是那种高不高低不低的地位了。

    尤其是在东宫有主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来说,内阁次辅的地位,完全有可能直逼执掌票拟的首辅,跃然于群辅之上。

    一言既出,满朝上下的大臣,心中念头都在疯狂转动着。

    就连朱鉴自己,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最快做出反应的,竟然是朝中年纪最大的胡濙。

    这位大宗伯听了天子的话,只犹豫了一瞬,便大步上前,道。

    “陛下,此事重大,臣斗胆请陛下明示。”

    “方才陛下所言之意,可是要重设詹事府,左,右春坊及司经局,并命内阁次辅俞士悦为太子府詹事,统领府事,以辅太子?”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了起来。

    御座之上,朱祁钰依旧平静,开口道。

    “正是如此,诸位卿家觉得有何不妥?”

    底下众臣面面相觑,越发觉得圣意难测,他们原本以为,余俨出面和朱鉴对垒,是受了天子的暗示。

    但是如今……

    不少人偷偷望向余俨,却见他也是紧皱着眉头,明显有所不满。

    果不其然,接下来,余俨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先前命太子出阁而不备府,乃廷议结论,岂可如此轻易推翻?况太子年幼,备置属官虽显陛下关爱,于朝廷实为无用,请陛下三思,再过数年,待太子长成之后,再设詹事府不迟。”

    紧随在余俨后头,吏部员外郎沈敬也上前道。

    “陛下,詹事府事多繁杂,又为辅之太子所用,不可轻忽,其中官属需精挑细选,土木之役后,朝中人手紧张,故臣以为,余大人所言有理,太子殿下尚且年幼,不必急于备置属官,待数年后,朝廷人才充裕,再提不迟。”

    沈敬如今以员外郎的身份代理吏部考功司郎中,负责的正是官员的升降黜置,何况,他还是首倡太子出阁的人,这番话由他来说,再合适不过。

    于是,朝堂上的情况,忽然就变得古怪了起来。

    余俨出身郕王府,沈敬是王文的心腹,从立场上来说,这两位应该都属于天子的铁杆。

    但是,这是什么情况?

    天子都明确表示同意为太子立府,甚至就连太子府詹事的人选都定了,这两位竟然还在反对。

    难道说,这帮天子党内部的意见也不统一?那也不对啊,就算是意见不统一,那也是大臣之间有争执。

    天子都一锤定音了,余俨和沈敬还在反对什么?

    还是说,天子只是假意同意,实际上希望大臣们继续反对,好顺水推舟?

    朝堂上的局势越发的波云诡谲,让人看不通透,一时之间,嘈杂的议论声再起。

    这个时候,最前端的大佬团当中,于谦往前踏了一步,一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如今天子登基一年,朝中已经渐成势力。

    毋庸置疑的是,如果要论天子真正的心腹,首选吏部尚书王文,其次便是兵部尚书于谦,再之后则是左都御史陈镒。

    余俨出身科道,他的出面,便代表了陈镒,沈敬更是王文的亲信,这二人都表了态,实际上就是他们背后的两位在表态。

    那么最后,就只剩下刚刚从边境匆匆赶回的于谦了!

    前两位都是通过属下委婉的表态,但是显然,于少保并不打算如此。

    于是,在众人瞩目之下,于谦来到殿中,拱手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当为东宫备府!”

    于谦的性格,从不拖泥带水,方一开口,便直接站定了立场。

    不过,他的这句话,却惹得群臣惊讶不已。

    但是,于谦却并没有在意,继续道。

    “陛下容禀,皇位传承,涉及国本稳固,土木一役,陛下临危受命,受禅太上皇,此乃大义,命太上皇之子为储君,此乃大德,上皇归朝,自居南宫,不预政务,此乃天家恭让有道,各守本分。”

    “天家之中,陛下,上皇,太子亲亲尊让,天家和睦,堪为万民表率,然则朝野上下,数有如罗通般不轨之辈,挑动舆论,散布谣言,离间天家,数次诋毁陛下欲拒太上皇于塞外。”

    “上皇归朝,又借东宫出阁礼,毁伤陛下声誉,置陛下怜爱太子幼弱之心于不顾,妄称陛下不备东宫府官,乃存无故易储之私心,实乃国贼也!”

    于谦说话,向来直接了当,虽然没有王文那么噎死人,但是也绝称不上是委婉。

    应该说,这番话将现今的局面说了个清清楚楚,甚至于,将那些阴暗的,摆不上台面的心思,也翻出来摊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别人的心里都清楚,但是没有人敢说,或者说,没有几个人有资格说。

    毕竟,这相当于同时在议论天子,太上皇和太子三位天下最尊贵的人。

    只有于谦,有这个身份地位,也有这个胆子,敢戳破窗户纸,摊开了说出来。

    话音落下,一旁的朱鉴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于少保这话是什么意思?国贼?难道说朝廷有失,大臣上谏,便是国贼?”

    事实上,从刚刚天子同意设詹事府,但是却让内阁次辅兼任的时候起,朱鉴就有些傻眼。


    因为,那原本是他要图谋的位置!

    朱阁老上上下下的折腾了这么久,自然不可能真的是毫无所图。

    他想要的,其实就是太子府詹事的位置。

    应该说,自从当初受命出使瓦剌之后,朱鉴就已经成了太上皇一脉的人,何况,他自己本身的政治观念,就是扶保太上皇和太子一脉正统。

    没有什么职位,比太子府詹事,更合适他了。

    回京之后,他屡次和俞士悦打擂台,也并不是真正想要次辅的位置。

    毕竟,他虽然有功,但是人家俞士悦也不是吃素的,平时吵吵架就算了,想要在对方没有犯错的情况下,动摇俞士悦次辅的位置,就有些捞过界了。

    朝中固然会认可他的功劳,也认可他受到了薄待,但是,之所以没有人在朝堂上正面发声,原因无非是重臣当中没有坑位。

    要是真的因为他立了功,那么就要让俞次辅让位给他,朝局就乱了套了。

    有了这个先例,那么侍郎立了功,是不是要尚书让位,知县立功,是不是要知府让位?

    官职乃是朝廷重器,岂可如此儿戏,无缘无故的,人家俞次辅又没有犯错,如果朱鉴真的对次辅的位置有所行动,那么,陷入被动的反而是他。

    所以,打从一开始,朱鉴和俞士悦打擂台,就是存了两层意思。

    一层是为了南宫护卫统领的人选做铺垫,另一层,就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对詹事府的图谋。

    要知道,只要他们的纷争持续着,并且双方都属于不讲理的互相反对。

    那么,朱鉴就能持续的占据舆论的中心地位,朝臣就会始终记得,他立了大功,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升赏。

    在此契机之下,东宫出阁备府一旦事成,要挑一个重臣顶上,总理詹事府的话,岂不是正好合适?

    天子将他塞到内阁做一辅臣,原因无非是重臣的位置满了。

    那么现在,太子府新立,‘帝师’的位置,如果越过朱鉴,再提拔一个新晋的臣子,朝廷上下,只怕难免议论纷纷,觉得天子刻意打压于他。

    所以,朱鉴一直以为,这件事情最大的难处,是如何令天子同意为太子备府。

    但是谁曾想,最难的事情反而没怎么遇到困难就做到了,反倒是他觉得轻而易举的事,陡然就生了变故。

    醒过神来之后,朱鉴回想起整件事情。

    他忽然发现,天子放纵他和俞士悦相互争斗,或许并不单单是因为,想要看看他到底想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在暗中拨弄着朝堂的局势。

    如果说,从一开始,天子就出面调停,那么,要么是“偏护”俞士悦,让朝臣愈发觉得他立功不赏反而被处处打压,要么,就是给他“补偿”。

    但是天子放任不管,反而会让朝堂的局势向着对他不利的方向转变。

    尤其是,在俞士悦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对他的态度大幅改变,面对他的挑衅,处处平和以对的时候。

    朱鉴身上背负的功劳,渐渐的就被抵消了下去,朝堂当中颇多人开始觉得,他一个新晋的阁臣,在前辈一再退让的情况下,还对前辈咄咄逼人。

    相反的,对俞士悦的评价,变成了“大度能容人”,“大局为重”。

    再加上天子主动开口同意设立詹事府,朱鉴也没有理由,说天子在打压太子。

    如此一来,朱鉴有功,俞士悦有德,那么谁来当这个帝师,自然全凭“中立”的天子的意思。

    想明白了这些,朱鉴不由一阵沮丧,这番折腾,当真是“年年辛苦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朱阁老也只能安慰自己,好歹,东宫备府成功了,即便他不能进入太子府,好歹也能落下一个心忧社稷,敢言直谏,为太子争取备府的好名声。

    可没想到的是,于谦连最后的这点汤都不打算留给他,而且,现在还想把锅给掀了。

    这让朱鉴如何能忍,一时之间,口气也不由带着几分火药味。

    然而,面对朱鉴气势汹汹的问话,于谦却只是抬了抬眸,道。

    “朱阁老,于某说的是那些散布谣言,诋毁圣上的人,乃是国贼,你心虚什么?”

    说着话,于谦的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认真”的疑惑,问道。

    “方才,朱阁老你自己不是也说,民间有流言不明陛下真意,妄言陛下薄待东宫吗?于某所说,和你的话并无差异,朱阁老何以如此大的反应?”

    随着这两句话声音落下,无数道意味深长的目光,纷纷落在了朱鉴的身上。

    于是,朱鉴脸色一白,一时之间竟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半晌,他方勉强道。

    “我的意思是,国贼一词不可轻用,或许,只是底下的人以讹传讹,并非故意冒犯圣上,于少保在朝廷上说话,当需慎言。”

    然而,这番话,连他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

    面对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朱鉴袖子里的手紧紧的握了起来。

    他明白,今日廷议结束之后,他在士林当中的名声,完了!

    舆论能够造就一个人,同样能够毁掉一个人。

    当所有人都认为你是一个无德无行,争权夺利的小人的时候,无论你是不是,你都是了。

    颤抖着身子,朱鉴头上渗出豆大的冷汗,将头深深的低下去,似乎这样,就感受不到那些刺眼的目光……

    于谦静静的看着朱鉴,他没有继续追问,因为,已经够了。

    朝臣们不是傻子,有了自己的一番话,大家自然会将近期这一段时间的所有事情联系起来。

    哪怕朱鉴没有这么激烈的反应,等下了朝,大臣们也会发现,所谓受了朝廷苛待,为了东宫储本奔走的朱阁老,实际上不过是一个为了往上爬,不惜毁坏天子声誉,不顾东宫实际情况的小人而已。

    这样的无德之人,即便有功,也不会有人希望他身居高位。

    所以,朱鉴的仕途,从这场朝会起,已经走到尽头了!

    那么,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东宫之事了……

    于谦撇下朱鉴,转身继续朝向御座,道。

    “天家虽则和睦,然既有流言纷纷,伤及陛下声誉,则太子府属官不可不置,然若备府置官,一则有损朝廷颜面,有朝令夕改之嫌,二则妥协舆论之例一开,势必有人效仿,三则如沈大人所说,朝中人手本就不足,东宫幼弱,设置诸多府官,空置浪费。”

    “故臣以为,为平息流言,彰显陛下倚重储君之意,太子府当立,却不必全立,可暂授太子府詹事,左,右春坊大学士,司经局洗马四职,其余属官,待所需之时,由太子府詹事酌情上奏补足。”

    “如此,既可全东宫出阁之仪典,彰天家有序之心,平息谣言,亦可顾及朝局及东宫实际,此臣愚见也,请陛下思之。”



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  
相关:  明谋天下  北宋官家  重生大唐皇太子  大唐皇太子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只有我能用召唤术  万相之王  血道帝尊  盛赋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皇兄何故造反?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s 2.4462MB

搜"皇兄何故造反?"
360搜"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