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诏令文书,中国历代帝王向所属臣民发布的各种文书的统称。笔下乐 www.bixiale.com”
曹七七沿着神道一面向前优哉游哉地走,一面介绍道:
“战国以前诏令文书使用的各文种还没有专名,都沿用文件载体名称,一般又通称为书。”
春秋时期有人把古代史官记录的文字汇编起来,称为《书》,后世称为《尚书》。
汇编者给每篇文字加上篇名,有的称典,如《尧典》;有的称诰,如《汤诰》、《洛诰》;有的称誓,如《汤誓》、《牧誓》有的称命,如《说命》、《顾命》。
诰、誓、命等称谓对以后诏令文书文种名称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有的国君发布命令的文书被称为令,或称命书,这是诏令文书按文件性质命名的开始。
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言词称为制,对臣民有所告诫称为诏,因而形成的文字也称为制和诏。
制和誓原是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是发布号令的动词;诏和诰也是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是告诉的意思。
从秦代开始,诏令文书有了法定的文种名称。
汉代承袭秦制,诏令文书的文种继续使用制、诏,此外又有策和戒书两种。
策由文件载体名称转为文种名称,形制仍用长短相间的简编连起来,文字用篆书,用以封诸侯王、三公;罢免三公也用策,但载体用较短的木简,文字用隶书,分两行书写。
汉代皇帝对臣僚有所询问也用策。
东汉末年开始,把封拜诸侯王、任免三公的策字改写作册,以与对臣僚询问的策相区别。
戒书又称戒敕,用于告诫地方文武官员。
魏晋至隋时期:
魏晋南北朝到隋,诏令文书的文种递相承袭,仍用制、诏、册、敕。
敕是戒敕的省文,这期间固定下来成为文种名称。
唐宗元时期:
唐宋时期除沿用制、诏、册、敕外,又增加诰、御札、敕牓等几种。
诏书用于颁布重大的政令,如皇帝即位、宣布大赦、皇帝临终遗命等,一般都使用诏书;
对臣僚请示的回答也用诏书,这种诏书有人别称为批答。
制书多用于任、免高级官、爵施行大赏罚和宣布加恩、减刑;有时也用于宣布大赦。
敕书用于指挥日常政务和任免中等以下官。
册书用于立太子、封亲王、立后妃等,付予受封者作为身份凭证。
唐武德九年(626)高祖李渊传位给太子李世民,自已退居太上皇,发布命令使用的文种为了与皇帝用的诏相区别,定名为诰,为宋代的太上皇所沿用。
任命官员的制、敕,由尚书省付给本人作为身份凭证,称为告身,别称为诰。
御札是唐中叶新增的文种,名义上是皇帝的亲笔,用于有所征召和对大臣的答复。
宋代沿用御札,是诏令文书中规格最高的文种,用于发布最重要的政令。
唐代向全国臣民发布的诏令,要求地方官出榜张挂,以便百姓周知,称为牓,宋代称为敕牓。
唐宋诏令文书中又有赦书、德音两个名称,是按文件内容而加的别称。
赦书又称赦文,是宣布大赦的文件;德音是宣布加恩、减刑、减免赋役的文件,文种或用诏书,或用制书、敕书。
制书一词唐宋时期内涵扩大,作为法律用语包含所有诏令文书和官府往来文书。
重要的诏令文书由隶属内廷的翰林学士起草,称为内制,文种包括制、诏、敕等。
一般诏令文书由中书舍人或带知制诰头衔的其他官员起草,称为外制,文种也包括诏、制、敕等。
金元两王朝文种名称和用途基本承袭前制。
任命高级官员的制书因为是要在朝廷向文武官员宣读的,所以别称为宣;
任命中等官员的敕书专称为诰。
金、元发布政令主要用诏,
元代诏书又分为文言、白话两种文体:
文言体仍称诏,白话体称为圣旨。
圣旨在唐宋时期是指皇帝通过近侍口传给大臣的指示,不是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有不少文种沿用前代名称,但在用途、用法上有相当大的变化。
明初废除宰相,诏令文书不再经大臣审阅、签署,稿件经皇帝审阅后交给职能部门转发,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
明清诏令文书使用的文种有制、诏、册、诰、诰命、敕谕、敕书、敕命、圣旨、谕旨等名称,其中沿自前代名称的各文种,除诏、敕外,其余的都是例行文字。
诏,又称诏书,用于重大的政治、军事、礼节性活动,一般都向全国臣民发布,如皇帝即位、亲征、亲政、颁布皇帝临终遗命等,大都附有恩赦条款。
诰,用于颁布皇太后遗命。
敕,也称敕谕,明代用以指挥日常政务,清代很少使用。
敕书是颁给地方文、武官员的凭证,文件开列各该官员应尽的职责,依以行使权力。
册、诰命、敕命都是凭证文件,用以表明皇帝赐给各人的身份等级。
册的级别最高,用以封赠王、公,立太子,封后妃和给先皇帝、太后加增荣誉。
诰命用以封赠五品以上官员。
敕命用以封赠六品以下官员。
制,又称制书,用于宣布重大的礼节性活动,如祭祀天地、立太子、册立后妃等,在举行仪式时派专人向参与的人们宣读。
明、清黄榜、诰命、敕命的文字用制,清代把这种制别称为制词,不作为文种名称。
圣旨、谕旨,明代皇帝发布命令、指示,有时不用臣下拟稿,而是命太监直接向各衙门口头传达,这种由口头传达形成的文件称为圣旨,也称谕旨。
清代皇帝指挥日常政务主要使用谕旨,与明代不同的是要由臣下拟稿,经皇帝审定后交职能部门发布。
有时不用臣下拟稿,皇帝亲自用朱笔书写,称为朱谕。
“这基本就是历朝历代诏令文书的演变过程”
曹七七顿了顿:
“尤其,清朝制定了详密的文书制度”
根据《大清汇典》规定:
“凡朝廷德言下逮,宣示百官曰制”。凡诏,敕,谕等一类的诏令文书,载有天子之言的都叫制辞,其开首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凡国家大事须布告臣民的用诏书。诏书的格式,起首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最后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束文尾书下诏的年月日,加盖“皇帝之宝”。
至于,寄信和电旨主要出现在大清末期。
寄信是皇帝授命军机大臣寄发的机要谕旨,“诰诫臣工,指挥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行经略大将军,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学政,行督办军务大员,各省提督,都写“军机大臣字寄”。行盐政,关差,藩,臬,都写“军机大臣传谕”。清
末有了邮政电报,有些谕旨用电报拍发,称“电寄”或“电旨”。
“卧槽?原来是这样?”
“这尼玛他要是有了微信岂不是皇帝的圣旨就叫微旨?”
“q版的圣旨那就叫q旨”
“皇帝之宝是不是就是玉玺呢?”
忽然有人好奇问道。
“是的”
曹七七给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相比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难道不是吗?”
水友反问道。
曹七七叹了口气:
“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徐令《玉玺记》:‘玉玺者,传国宝也。
《明清帝后宝玺》弁言·朱家溍: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此秦汉以来之事也。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
玉玺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共有六方。
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
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这就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众人诧异。
“是的”
曹七七到:
“据传“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我(皇帝)受上天的任命,(所以)必然国运长寿、永久、昌盛。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但是《应氏汉官》、《皇甫世纪》记载“汉传国玉玺”字迹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所以,传国玉玺真的缺了一个角?”
“根据史书记载,是这样子的”
曹七七道: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中平六年,何进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卧槽?这算不算毁坏文物?”
“抓起来,让他牢底坐穿”
曹七七呵呵一笑:
“你去抓,老曹家分分钟能给你头打歪”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又二十年,再传冉魏。
水友们:
这群人有毛病吧,怎么有一种旅游的时候‘到此一游’的赶脚。
曹七七继续说道:
“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这就搞得李世民很被动,没有传国玉玺,自己好不容易上位,结果特么的名不正言不顺”
曹七七道: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后唐清泰四三年闰月辛巳辰时,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失踪了?”
人们难以置信。
“那之后的玉玺和唐太宗一样,自己造着玩的?”
“差不多”
曹七七道:
“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
有传言说: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那大明的传国玉玺是”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
“到了大清时期”
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其后裔献出所谓元朝“传国玺”,上面刻着“皇帝之玺”。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就是皇太极之“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后来清末,此玉玺存放沈阳故宫,不知所踪。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仍无下文。
就此,玉玺失踪于世,皇朝至此完,又将中国推入了新世纪。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测试广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