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第一百九十四章 时运不济,生不逢时

    三国时期是后世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时期。

    这个时期名人辈出。

    而姜维是三国后期争议较大的人物。

    作为三国二十四名将中的“天水麒麟儿”——姜维,是一个三国后期争议较大的人物,他虽继承了孔明的衣钵,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然而终究回天乏术。

    武力强,谋略亦突出,可惜时运不济,是个生不逢时的悲剧人物。

    除了出身就是后期执掌蜀汉军权时作为与诸葛丞相的对比使得后人对他评价不一,但是因为记载不多尤其早年包括降蜀经历所以各家各言。

    想来大部分从小听三国评书的后人来讲都不自觉将蜀汉以正统居,所以对蜀汉人物作为有包容,更何况这位弃暗投明的丞相接班人。

    要对姜维做评价很难,他所作所为要放到时代、背景、大环境、自身性格等去分析。

    姜维为何降汉?

    二二七年诸葛亮初次北伐,曹魏自刘备去世后一直未把西线当回事,所以长安西的雍州地区一下子被冲出山沟的汉军震惊,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一齐叛魏应亮。

    姜维就是当时天水郡属官,只是正跟随郡守巡视不在属地,郡守马遵惊吓中抛弃属官逃跑,姜维等人在时局逼迫下降蜀。

    不曾想战局突变,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仅迁走祁山附近千户居民和降将,姜维连母亲都没来得及带走。

    回到汉中,姜维被辟为丞相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

    官职是丞相府农事仓谷的属官,将军是杂号并非实职。

    但诸葛亮却对姜维很重视,专门写信给成都的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我观察他的才能,李邵、马良都比不上他,真是凉州上士。”

    又说,“姜维不但军事上很有见解,为人勇敢大胆,通明义理,深解兵法,而且心存汉室,我打算让他一边操练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一边传授给他军事知识,然後就带他进宫觐见皇帝。”

    一个二十多岁的魏国小郡属官能得到如此厚待,难以想象姜维是如何向汉丞相表达自己的志愿的。

    很多后世之人都对此时姜维有所疑问,何以降汉,何以突现心存汉室,何以如此厚待。

    姜维如此选择与所在雍凉之地有关。

    蜀汉一提起长安以西之地必称凉州。

    先主跟孙权拖荆州时说“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后来马超入蜀任凉州牧,魏延做凉州刺史,汉臣们依然将关西当作九州时的凉州。

    但其实此地在李傕郭汜在长安劫持献帝时就已被分为雍、凉二州,《晋书》中说因汉末战乱不断,河西五郡距离太远分出,其余郡改名叫雍州,后来又和关右的三辅合称雍州。

    曹操拥立献帝前后,关西地区一直被各路军阀割据并未服顺中央。

    直到魏国建立,马腾韩遂等人相继被灭,曹魏才将这些地方真正划归势力范围内。

    凉州距离遥远且胡汉混居,戎民好斗地方豪强林立,张既对曹操的建议就是以蜀为重点,凉州内斗就斗去吧,甚至在二一七年取消凉州建制。

    曹魏更看重的是面向蜀汉并且已有三辅的雍州,历任雍州刺史皆是一时俊才张既、郭淮、陈泰等人,以长安为对蜀征战的前沿指挥部。

    只是后汉以来关西地区历来是胡汉混居地区,凉雍治下的天水、陇西等地一直是羌氐胡族被迫迁移定居之所,被宦官外戚折腾的后汉腐落败息,地方官吏则欺压胡人。

    与汉人混居的氐羌在生活和民族歧视的双重压迫下不得不奋起反抗,因镇压羌人反抗的边防将领层起云涌,后汉书里列传的就有邓骘、任尚、马贤、皇甫规、张奂、段锴。

    花在这里的军费就达数百亿计,还产生了像董卓、韩遂这样拥兵自重的军阀。

    “西凉”之地完全是战争包袱,曹魏官员大多不自觉的忽视甚至歧视这些地方。

    曹操平定张鲁后,最有开拓眼光的张既按时需将汉中数万户居民迁徙充实长安及三辅地区,重点建设都在靠近中原地区的东部,对于西部一直比较忽略。

    当地胡人不说,混杂的汉民也没有受到重视,董卓、韩遂、马腾这些出身本地的军阀,他们对于中原地区抱着复杂的心态:既想归化又怕歧视被利用——西部军阀从来都是被当战斗力却不当人的。

    甚至说夏侯渊、郭淮等魏军对待胡戎的高压手段,间接导致日后氐羌之乱越来越严重,成了西晋的一大心病,也成了五胡乱华的一大炸药桶。

    天水本地人姜维生于建安七年,归蜀之前的二十七年目睹经历了关西变化,天下纷争和三国并立。

    年幼时他的父亲姜冏以郡公曹的文官身份在羌戎反叛中护卫郡将身死。

    后来姜维做上计掾转而做从事,因父亲因公殉职所以“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文职转军事在天水郡做斗食奉的小吏。

    这时候诸葛亮来了,几十年不曾接触大汉威仪的边地被照亮了。

    很多人都说姜维这个魏烈士之子喜好功名,甚至偷养死士,似乎就在期待着大事降临。

    诸葛亮绝对是魅力非凡思维超前的人物,他的为人他的隆中策略他的处地都要求着他要不同对待可能成为朋友的人,想想他刚刚怎样平定的蜀南,看到来自凉州的降将,丞相一定会慷慨激昂一番演说,人丛中的姜维瞬间也被激发梦想,蜀汉完全不是魏的做法,有机会实现人生真谛为何不展现自我呢。

    晋时太原人孙盛写杂记说,姜维跟随诸葛亮与母失散,后来收到母书。

    “令求当归”。

    姜维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有说法说姜维粗知学术,应该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意思是姜维不至于对母亲不孝。


    但这样的推论都是想当然尔,因为“粗知学术”就推出“不出此言”?

    这句话很能解释姜维留在蜀汉的原因,“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姜维在蜀受到比较高的待遇,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不会回去了。

    后来陈寿给姜维作传,他的早期生涯和归蜀汉都带有很多疑点,正说明姜维对此事讳默难言。

    姜维说的话,并不一定是回信其母,更像是对蜀汉方面表达个人志向。

    陈寿在最后评价姜维时说他粗有文武,与诸葛亮对这位接班人的高度评价截然不同。

    如果真要评价的话,恐怕要在陈寿与丞相之间打个对折,姜维没有那么不堪但也并非高才。

    文才方面姜维父亲早死也无高师,据说好郑学,但也可以理解成姜维是什么版本古籍都看的学生。

    凡说到这条都被当成姜维读儒家经典所以心存汉室的佐证,但是汉末曹魏的儒生们根本不会以郑学为自身政治走向的判断,今古文的合并早已是儒士们的利益之争完全正视残酷现实的结果罢了。

    退次说郑学水平,魏方面提到的以前有崔琰、郗虑,后来有王基,这几人的水平有目共睹,王基更是与太学祭酒王肃有过大辩论,姜维的水平估计围观都够呛,云别传里说后来赵云追谥顺平侯是姜维等大臣的意思,但里面引用的谥法以咬文嚼字的经文学派来讲是有很大问题的。

    武略方面姜维虽然年轻时参军事,但诸葛丞相也看出来他并无多少经验,归降后就希望在军事领域多多培养为日后做准备。

    直到诸葛亮去世姜维始终只是监军、护军而已,数次北伐从未出带过兵。

    蒋琬主政后,姜维依然以司马身份跟随,开始“数率偏军西入”,但仅此而已,没有任何关于时间地点战果的记录。

    这个时候姜维都已经四十岁了,大几岁的邓艾刚刚在会计任上被司马懿挖掘出来去淮南屯田去了,不到二十岁的钟会正要做尚书侍郎。

    二四四年曹爽发飙攻打汉中,被汉中守将王平阻挡在骆谷口外的险峻山势中,费祎从成都驰援共同击退曹爽,是为兴势之役。

    有人还把这场算姜维功劳太抬举他了,他顶多作为涪县援军参与了一把,他要真因此战得胜获得经验也不会有后来的“敛兵聚谷”遭人诟病了。

    蒋琬病逝后,姜维从凉州刺史,镇西将军晋升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开始接触朝廷政事,刺史估计还兼着。

    就在这一年蜀地汶山郡平康夷人聚众抗蜀,有记载的姜维第一次带兵远行迅速消除了这个益州内不协调的声音。

    蜀地刚完事,雍凉陇西、南安、金城、西平的羌族数个部落相结叛魏并且联系蜀汉要求归顺,于是姜维立刻从汶山北出迎接。

    姜维看到当时魏国曹爽与司马懿争权感觉遇到可乘之机总想初试锋芒,借迎羌之机实则想攻打讨蜀护军夏侯霸,没想到被老兵雍州刺史郭淮算到赶来救援,姜维马上退兵。

    随后姜维与廖化分兵迎接羌部残余,结果在洮河以西“摧破廖化”并击退姜维,郭淮因此功前将军升车骑将军。

    这已经是二四八年的事了,被算作姜维九次北进的第一次,这时姜维已经四十七岁了!

    比当年诸葛丞相平定南中时还年长两岁。

    但军事经验与郭淮一比简直像小孩,要知道在姜维十八岁的时候郭淮就挡住斩杀夏侯渊的刘备大军,而且当时郭淮还生着病,郭淮稳定散军,推举更具威望的张郃为汉中最高指挥官,顶住刘备坚持到曹操援军赶来。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也没在郭淮手下占到便宜。

    后来高平陵之变,夏侯霸投蜀,姜维二次北进,筑城被郭淮、陈泰、邓艾击败,句安、李歆降魏。

    姜维假节三次北进,西绕凉州攻西平不下,虏郭修。

    这三次姜维帅兵不过万但每次都有羌戎相助,他非常恳切希望能够来一次大的攻克陇山西各郡,但是被保守的费祎以“保国治民,敬守社稷”的理由安定住。

    三次独立带兵的胜负显而易见,姜维头两次出兵都喜欢依险筑城,分兵守之,但小窝受围攻,又不得不回救,这样的城显得多此一举。

    既然在敌境骚扰,就应该集中兵力来去自如,让敌人摸不着动向,这是基本的道理。

    姜维的蜀军还是以步兵为主,在翻越崇山峻岭进入陇西平地之后,为了防止魏国骑兵——以前郭淮在四郡来去自如应是以骑兵为主——的冲击,只得依险筑城。

    姜维利用羌胡作战,也同对汉人将士一样,都以家属为质。

    这样做,一旦蜀军败退,姜维又不得不应付会变心的羌胡。

    二次出陇西之战并不见于《三国志姜维传》,只是分别记载于郭淮、陈泰、邓艾等传,这样的记述显得姜维出陇西后攻击的目标散乱,“聚羌胡质任等寇偪诸郡”,要么是魏还没有摸清姜维真正的意图,要么姜维就是想钻空子,哪防守空虚就去哪。

    二百五十四年初,可能是受到诸葛恪覆灭的刺激,姜维开始回成都接触政事,但仅是履行当初的录尚书事责任。

    完全不能和当初诸葛丞相的辅政相比。

    虽然不少后人总把姜维当成诸葛亮的继承者。

    而且姜维也从未提出过类似隆中对这样的对策,丞相出兵能称之为北伐是真的贯彻当初的领军治国策略,虽然后来所依赖的地理形势基础遭到破坏。

    但诸葛亮还是依据“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跨有、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基本方针从各个方面对北伐作出实际指导。

    而姜维的北进,从第一次就开始为非主动的伺机战术,总是趁敌国的变动盲目钻空。

    把“隆中对”的“天下有变,(可遣军北上)”的战术变成战略,“政理”不修,“孙吴”不结,“岩阻”不保,“诸戎夷越”只知利用,不知抚和。

    对人才只知使用不知挖掘。

    在姜维的个人能力和蜀地的环境条件下,姜维的北进注定属于悲剧。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_wap.



第一百九十四章 时运不济,生不逢时  
相关:  苟圣:每天获得十点属性    武逆九千界  诛天劫  通天剑帝  万星吞天诀  我的景区爆火了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时运不济,生不逢时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3s 2.5007MB

搜"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360搜"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