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汤死了。他当了十七年诸侯,又做了十三年的帝王。
死后的江山,留给了儿子。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太丁,老二外丙,老三仲壬。
按传统,商汤应把江山传给长子,但白发人送黑发人,太丁已经先他而死。于是,商汤决定把江山交给他的二儿子外丙,虽然在太丁死时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太甲。
在当时,这算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商朝刚刚建立,局势复杂,太甲不过十来岁,让一个娃娃上台不仅压不住阵,还很有可能就成了别人的傀儡。
于是,“兄终弟及”作为一种传位的制度,在商代前期得以流行。与其相对应的传位制度则是更流行的“父死子替”。两者相比,兄弟相继的方式缺乏硬性的约束力,有很大的先天不足性。因为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因此兄弟之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
因此,此制度往往是历代宫廷动乱的根源。只有根据“嫡、长”这些先赋的条件,把皇位继承资格最大限度地限制在一个人身上,才能确立起比较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标准,才可能杜绝其他皇子的非分之想,较好地避免诸子争立、骨肉相残的局面。
外丙,姓子名胜,外丙只是他的谥号。即帝位后,他一切仍遵循老爸商汤的旧制,“以宽治民”、“以法摄众”,恩威并用。在朝政上,继续重用伊尹,并给了伊尹一个前所未有的职位——卿士。
不过外丙也算是一个苦命人,在帝王的位子上只坐了三年,便病死了。按照皇家游戏规则,三弟仲壬接了班。仲壬名子庸,在位期间,商代发展稳定,可惜也是个短命的,在位也仅仅四年,便一命呜呼了。
商汤的家族,可能缺少长寿基因,他的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命短。大儿子比他爹死的还早,外丙和仲壬这两位兄弟在帝王的位子上,都是屁股还没坐热就死了。这给刚建立的商朝带来了一定的危机。
不过,不用担心,伊尹还在。伊尹现在的责任就是挑国王。商汤的儿子死光了,那么就该他孙子上位了。
于是,在伊尹的主持下,商汤的长孙太甲登上了帝位,称太甲帝。
按理说,太甲最应感谢的人应该是伊尹,因为力拥他上位的人正是伊尹,毕竟帝位的候选人还有许多,比如外丙和仲壬的儿子——太甲的堂兄堂弟们。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太甲和伊尹之间却闹起了矛盾,而且闹得还挺大,大到了差点不可调和。
太甲继位时,正值20出头,正是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年龄。可以想象,在这个青年心中,一定对未来充满憧憬,想法多多,希望有所作为。
为了这个位子,他等了整整八年,如果不是他的两个叔叔短命,继位之日更是遥遥无期。然而,登上帝位的太甲,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国王,说话不太管用,因为在他的头上还有一个太上皇,那就是伊尹。
此时的伊尹的地位奇高,不仅是个帮助帝王管理百官的宰相(卿士),还是个摄政监国的人(抚绥万方,惟尹躬)。
所谓摄政,就是代替帝王管理朝政,所谓监国就是代表帝王监理国家。对于伊尹来说,他不仅要代替太甲管理百官和诸侯,还要管理帝王!
这,这让太甲这个国王当得非常不爽!因为帝王就是为权力而生的,帝王就是权力,权力就是帝王。放弃了权力就等于放弃了帝王。
对权力的欲望与争夺,这就是太甲和伊尹的矛盾的焦点。
三年后,对于这种傀儡般的帝王生活,太甲已实在忍无可忍了,于是他开始恣意妄为,不仅不听伊尹的规劝,还以身试法,去破坏当时商族传统的法制,而且还他居然学夏桀的样子,胡作非为。
这可就是典型的问题青年了,也许,这是太甲以自己独创的叛逆兼无厘头的方法向他的宰相伊尹发出的抗议和挑战。
太甲的表现尽情地展示了他的不成熟,无论从古今的角度,都可以看出,或许伊尹考虑的更为周全,做的是对的,作为官三代的太甲若想成长为称职的帝王,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历练历练。
感谢伊尹,及时地给了太甲历练的机会。
伊尹历练太甲的方式有点特别,因为,这不是后世常用的流放、做苦工、下基层等措施,而是把处于叛逆期的太甲关了禁闭。正如《尚书》所记: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史记》也有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
太甲被软禁的地方名字挺好听,叫作桐宫,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据说太甲的爷爷商汤就埋在这里,也算是个风水宝地。
连帝王处置臣子也需要理由,现在臣子把帝王关了禁闭,难道就不需要理由吗?需要,非常需要!说起来,伊尹放太甲的理由非常多,但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听话!(惟嗣王不惠于阿衡《尚书》)
下属嫌领导不听话,所以就把领导关起来了。这个理由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软禁了太甲之后,朝中无王,伊尹便是无冕之王了。(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对于他的这个行为,后人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篡权,有人说他自立,但更多的人认为他这是为了教育太甲,送他上了桐宫大学。这个大学地处墓地,气氛庄严肃穆,幽静安谧,除了守墓人,寻般人不得进入,确实很适合研究学问。
为了让太甲学业有成,伊尹还专门编著了三门教材,即《伊训》、《肆命》、《徂后》。
《伊训》一文属于品德课本,主要教育太甲,商族之所以得国,正是因为德政,嗣王应牢记先王教导,否则也会失国。
《肆命》一文则类似今天的学生行为守则,专门讲如何分清是非的道理,对于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做。
《徂后》一文则是法律课本,讲的是商汤时候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的规矩行事,不能背弃祖训,爱所欲爱。
在桐宫大学,太甲痛定思痛,他一边埋头苦学,一边打扫陵墓,三年的研磨领悟,终于顺利毕业,成长为一个行动谨慎、言语谦逊、思想沉稳、勤劳不息的高才生。
伊尹见太甲成绩科科为a,便亲自到桐宫迎接,恢复太甲王位,自己则退而为臣。
学业有成的太甲二次即位,再也不是从前的那个爱冲动的青年,他勤修德政,以身作则,诸侯归服,百姓安宁。(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史记》。)
可见伊尹确实是出于公心,一心为国,而无篡位的野心。
但是,后人对这段历史有很多疑问。太甲是真心改过,还是在伊尹的高压下不得不装腔作势,答案可能永远也没法知道了。
因为,太甲也不算长寿,一共在位23年,约43岁左右死去,他比伊尹早死了8年。
伊尹放太甲的故事在《孟子》、《左传》等书中的记载与《史记》《尚书》基本相同,可见此故事内容在古代流传很广。
不过在《竹书纪年》一书中,记载的内容则不同: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7年后,太甲自桐宫潜回王都,杀掉了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这得先从《竹书纪年》一书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