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也不是成公的儿子,是成公的弟弟。
秦穆公上来后,想富国强兵,但一看缺人才,就出了招贤榜。
秦穆公哪根筋抽了,怎么突然想要招贤纳士?“请问秦穆公,你怎么突然想招贤呢?”,“齐桓公那么多次会盟诸侯,天下莫敢不从,可真是威风八面啊。
要是我也能像齐桓公一样,那该多好”,“你想称霸诸侯?”,“是啊”,“那你招贤做什么?”,“你看齐国,齐桓公啥也没做,管仲一个人,就把齐治理成了天下霸主”。
打响秦穆公招贤头一枪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伯乐。
秦穆公听说伯乐很会相马,秦的祖宗,就是养马养的好发的家,估计见到伯乐,倍感亲切。
找到伯乐,“你很会相马,那你邦我相相马”,伯乐回说“我有一个朋友,他更会相马”,那好吧带来见见。
伯乐的朋友来的时候,带了一匹黑公马来。
这人说“这匹黄母马是千里马”。
秦穆公一看,“擦,你逗老子呢,你瞎还是我眼花?你当老子是弱智吗?不认颜色,不分公母?”,“伯乐啊,你带来这人,是不是色盲加二百五,带来糊弄老子的吧”,回复,“先别下结论,骑上去试试呗”。
秦穆公骑上去一试,靠,真是好马。
伯乐开始总结性教导式发言,“这个人相马啊,他不注意这马的外在,他不看它是公是母,它是黑是黄。
他看马的真正的内在资质,是不是千里马”。
说了半天,捣腾了半天,说个啥意思呢?你要想得人才,你首先得解放你的思维,不能局限于秦国,管他是哪人,管他是做什么的,只要是个人才。
但秦的地域日益辽阔,人口也越来越多,急需治国能臣。
秦国是养马发家,再加上又经常和游牧民族打,全国和马相关的人才,很多很多,养马专家的大本营,可惜不是治国的人才。
又要用人,本国又没有,哪里人才富裕呢?华夏的诸侯国。
秦就这么着,成了所有国家中,第一个任用客卿的,客卿,一看就明白,在本国当官的外国人。
秦穆公要用其他诸侯国的人才,内部的压力肯定少不了。
客卿和本国贵族的争斗,也一直伴随着秦的发展。
伯乐这个秦国的相马名家一折腾,接纳人才的氛围,就营造好了。
虽然如此,大开招贤纳士之门,也是表面很相信,很亲近,内心却没能完完全全信任,还是那句话沐猴而冠。
很多时候,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得善终的,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