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几天的统计,除去成本每天平均盈利大概在一百贯左右,这还不除去人工成本。笔神阁 www.bishenge.com
员工都是几家的下人,没有工资。
一百贯也就是十万文钱。
武德初年特价极高,现在一斗米三千文钱,也就是三贯。
唐唐的一斗10.6斤,现在一斤米大约两百八十文钱。
物价高得离谱呀。
现在是武德初年,大唐整年都在打仗,再加上自然灾害、生产率低下因素影响,一亩水田最高产也就两三百斤,跟后世的杂交水稻亩产平均在七八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老的超级杂活水稻甚至达到了亩产1200产量!
战争使得人口减少,土地荒芜,就造就了现在米价奇高的状况。
也不知道自己家人的赎身价格是多少。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平准署的人会把自己家人拉出来卖,这是最让自己头痛的。
“哎,时间不等人呀。”杜言感叹道。
“怎么了?什么时间不等人?”魏叔玉听到杜言的感叹,问道。
迎着夕阳的余晖,杜言语重心长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家听到杜言的担心,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要说力气,他们还可以帮得上点忙,大家一起开这间冰肆家里也已经差不多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了。
再说现在是战乱跟灾害,这京城的大米、粟米、小麦等食物都很贵,以大米来说,一斗就要三千文钱。
他们父亲一个月的俸禄也没有多少,仅仅解决家里人的温饱问题而已。
怎么样才能瞬间赚到赎家人的钱呢?
杜言边看边想着。
这时候也没有银行可以抢,难道落草,拦路打劫?
哎,烦呀。
身后的几家的家丁的马车里装的是今天的营业额,这些东西是不能存放在西市的店里的,几个人建议放在魏叔玉家里。
一来是杜言相信以魏征人境的家风,不会做那贪便宜的事情,二来是掌柜也是魏家的人,他回去有空可以接着加班清点。
三人一起去魏叔玉家里清点钱去了。
“今天还是这么多?”魏叔玉的母亲看到大家从马车里搬这么多铜钱进来,惊喜地说道,脸上免不了一阵激动。
“娘,还没有除去原材料的钱呢,除去水果、硝石等原材料,剩下也就是六七十贯左右。”魏叔玉说道。
“那也不少了,这半月都顶你父亲一月的俸禄了。”魏叔玉结亲看着儿子开心说道。
原来家里所有开销都指望魏叔玉他爹的俸禄,现在好了,自己儿子也会赚钱了,当娘的哪个不高兴。
魏征听到了,从正堂里面走了出来,哼了一声说道:“都掉到钱眼里面去了。整个一个铜钱味,俗,俗不可耐。”魏征高傲地说。
“哼,你不俗,嫌弃俗气你别吃饭呀,别穿衣服呀,这哪一个不是用钱买的,你倒是当神仙吃西北风呀,装什么清高。”
魏征被夫人怼得没有说话。
“现在我儿子能耐了,半月就抵你一个月的俸禄,不服气是不是?嫉妒是不是?”魏叔玉的母亲看着魏征怼了起来。
“你一个妇人懂得什么,不跟你说。”魏征听到自己妻子的话,转身回去了。
三个看着手下抬着装钱的箱子,一起在大院里清点了起来。
都一枚枚的铜钱。
魏叔玉突然想起个事,叫来家里的木匠,让他到杜府去一趟,说是有事要做。
杜言要把算盘做出来,家里没有木匠,只好向魏叔玉家里借,谁让这算盘是做给他家家的掌柜用的呢。
不久,木匠回来了,回到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不到一个时辰,一个算盘就做好了。
用的是红木制成。
掌柜看到了,走了出来,看到桌子上的算盘问道:“这个就是杜公子说的比算筹快几十倍的东西?”
木匠哪里知道,他是照着杜言刚才所说的做出来而已。
听到话的魏征也走了出来,问道:“你刚才说什么?比算筹快几十倍的东西?就这个?”魏征对算术也是很感兴趣,看着四四方方,中间整齐的圆珠子的东西问道。
“魏伯伯,听杜言说是这样的,不过,好像说还有什么口诀之类的,明天他要教掌柜才行,听他说,可快了。”
“对,还有一个表格,记账很清楚的表格。”韦待价在一边补充说道。
“好,明天回来马上告诉我。”魏征看着自己家臣的掌柜说道。
“是,老爷。”掌柜答道。
……
第二天,魏征看着自己家的掌柜回到家里,嘴里一起在嘀咕着什么。
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
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
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
……
近时看到他手里拿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些东西。
这是杜言写的盘珠算口诀的加减法口诀还有除法口诀的归除法、商除法,还有乘法口诀都一同让他背。
现在让他先把加减法口诀背熟了,然后开始教加减法。
只听到掌柜手里拿着宣纸在那里看着天空在背着,时不时地看了一眼,直到魏征走过来都没有发现。
“你这背的是什么?”凝重问道。
“啊!”正在背口诀的掌柜被魏征突然声音吓了一跳,然后说道:“老爷,这是杜公子让我背的,说是算盘的口诀,等我过几天背熟再开始教我。”掌柜说道。
“我看看。”魏征看到宣纸上写的密密麻麻的口诀心里痒痒地说道。
比算筹还快几十倍?有这么神奇吗?
魏征心里在疑问着,接过对方手里的口诀也读了起来。
“那你快点背熟,过几天我看看效果,这是正事,知道吗?”魏延很严肃地说道。
突然听到家主说这是正事,对方突然变得认真了起来,说道:“是,老爷,奴会认真地背,尽早学会这珠算的方法。”
两天后中午。
杜言正在思考着是不是再开一家分店的时候,掌柜走了过来。
“杜公子,奴已经把珠算的加减口诀背熟了,你看……”掌柜正两眼放光地看着杜言问道。
掌柜这几天在店里除了记账,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事上面。不全力以赴不行呀,实在是这两天,每天回去自家老爷就问自己口珠算学得怎么样了,背熟了没有。
看自家老爷那样,比自己这个当事人还着急。
杜言从思考中回过神来,看着掌柜问道:“都背熟了?”
“嗯,不信我背给你听。”掌柜说完就背了起来。
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
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
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
……
“得了,我信了。”杜言没有再让对方背下去制止地说道。
这是一个老实人,他说背熟就是背熟了,绝对错不了。
“把算盘拿过来,我现在就开始教你怎么使用。”
听到要开始学习这个比算筹快几十倍的珠算,掌柜很是激动,像前世中了五百万彩票似的的,风一样飞到柜台后台把珠算拿了过来。
“这里是有十五列,下面每行有五个珠子,每个代表一个。上面有两个珠子,每一个代表五,这个好理解吧?”杜言说完,看着对方。
想到这是五个四十多岁的人,杜言讲也很慢,尽量让对方理解透彻了再往下讲。
“嗯,这个很好理解。”
“嗯。”杜言接着往下讲道:“这么,从这里开始向左。”杜言指站从右第三列的位置开始说道:“这里往左边依次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依次类推。”
“这里是个位,这列下面的每一个代表着一个,那么十位,这里下面的一个,代表多少?”杜言停了下来看着对方问道。
“是十。”
杜言接着在百位拨上三颗珠子问道:“这是多少?”
“是三百一十。”对方回答道。
“不错嘛,挺聪明的嘛。”杜言鼓励了一下对方说道。
“嘿嘿,哪里哪里。”
ps:史书《通鉴》记载,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乙末,东都米斗三千,人饿死者十二三。这是与武德年间最相近的史记了。武德年间李渊统治的区域尚属有限,为着要扫灭群雄,完成他的统一事业,还要大规模地用兵。这么一来,生产事业便不免要被忽略,从而发生物品供给不足,价格昂贵的现象与义宁元年的物价应该是大体相近。
读之阁,读之阁精彩!
(www.玉ed玉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