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和和他的师爷王贵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采用拖延的方法来应对这个案子。但他们想的挺好,没想到第二天,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由于崇祯皇帝一心想做个像唐宗宋祖那样的圣君,也好流芳百世,因此,他不象天启皇帝那样很少上朝,而是比明朝任何一个皇帝都要勤政,他是每天都上朝,这一点,就连明太祖都做不到。
这个案子发生的第二天也不例外,随着王承恩那特别的公鸭嗓子的一声“皇上驾到”,众臣跪下山呼万岁,这一天的早朝又开始了。
看众位大臣都站好了,这时王承恩才又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其实这就是一句废话,特别是崇祯朝时,没有哪一天会没有事情而退朝的。这不是说崇祯朝时事情多,其他皇帝当政时事情少。只是因为崇祯皇帝喜欢将大事小情都拿到朝廷上来说,而明朝其他的皇帝则是只管大事,很少去关注小事。
因为朝廷日常的小事甚至只要不是太大的事情,内阁就能处理,到时只用让皇帝看一下处理意见就行了。但崇祯皇帝时,他几乎把内阁的事情给干完了,无论大小事情,他都要插手,这样一来,内阁的阁老们也不愿意再去处理那些事了,因为你处理了反而会引起崇祯皇帝的反感。
所以,崇祯皇帝表面上十分的勤政,但处理的都是一些小事。由于他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到小事上去了,这样一来,大事就给耽误了。所以崇祯皇帝勤政了十七年,其实朝廷最需要解决的事情是一件也没有解决,最终这些问题把明朝带向了灭亡。
“臣有事启奏,”没有任何的意外,王承恩话音刚落,一个年轻的官员就站了出来。
崇祯皇帝一看,是翰林院的检讨孙之獬,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官员。
孙之獬是天启元年的进士,由于名列三甲,所以就留在了翰林院当翰林,现在晋升为翰林院的检讨。由于是前三甲出身,所以文章做的特别好,并且身为东林党人,满身的正气,令崇祯皇帝非常的喜欢。
“孙爱卿请讲。”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平静的说道。
“臣弹劾锦衣卫胡作非为,破坏法度,挑动官民对立,其行可疑,其心可诛。据此,臣请皇上对锦衣卫严加惩处。”孙之獬慷慨激昂的奏道。
“臣附议,”户部给事中瞿式耜也出列支持道。
“臣附议。”少詹事周廷儒也站了出来。
“臣附议。”
……。
呼拉拉站出来了二十多个官员支持孙之獬。
坐在上面的崇祯皇帝看到这一幕,本来就对厂卫特别不满的他暗暗的点了点头,心说这才是我大明的好臣子,也是我大明的希望,想到以后自己把阉党的那些奸贼都给杀掉后,朝中大臣都是正人君子,彻底重现圣人书中的那种君明臣贤的圣相,朱由检的心情就愉悦了起来。
“呈上来。”他吩咐道。
听到他的吩咐,王承恩走向了台阶,把孙之獬的奏折拿了上来,递给了朱由检。
其实不用看奏折,崇祯皇帝朱由检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昨天晚上赵南星已经派人把整个事情告诉了他,也好让他做到心中有数。
赵南星告诉他,当这几个读书人走过那个集市时,几个刁民的孩子在锦衣卫的鼓动下,无端的对这几个士子进行谩骂,最后竟然用石块砸这几个士子。几个士子在无奈的情况下,和他们发生了冲突,没想到在推搡过程中,这几个刁民的贱种不小心倒在地上,正好碰到了石头上,竟然一命呜呼了。
当时鼓动这些贱民的锦衣卫一看出了人命,马上就鼓动在场的那些贱民把这几个士子给围了起来,并对他们进行了殴打和谩骂,当顺天府的官差到了后,这些锦衣卫又鼓动这些贱民闹事,要求这几个受尽欺辱的士子给他们抵命。
赵南星说,如果只是发生了命案,也没什么,毕竟厂卫经常胡作非为,他们这些正人君子也习惯了,但现在锦衣卫的这些人竟然知道鼓动那些刁民来闹事,这就比较严重了。因为一旦锦衣卫能操纵民意,那朝廷就危险了。他崇祯皇帝也危险了,
因为这样的话,这些锦衣卫完全可以操纵民意,把他这个皇帝说得什么都不是,然后再换另一个人来做皇帝。这样的话,岂不又再现了唐朝后期那些太监想让谁做皇帝就让谁当皇帝的乱象了吗?最重要的是,这也意味着大明离灭亡也不远了。
听了这些,崇祯皇帝当时就气坏了,他没想到这些锦衣卫竟然敢如此的大胆,但赵南星派的人又告诉他,现在最好不动,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阉党和厂卫,等赵南星给他拉拢到足够的力量时再动手。
早就心中有数的崇祯皇帝装模作样的看了看奏折,然后非常平静的说道:“诸位爱卿请起,这件事朕会让田尔耕对这些害群之马严加处置的。”
“皇上圣明,我皇万岁万万岁。”孙之獬等人这才起来。
早朝的事,很快就在读书人中间传了出来,京城的许多读书人都对此事是义愤填膺,有的叫嚷着要去那个集市找那几个刁民算账,但这个提议很快就被赵南星和钱龙锡安排的人给排除了,他们告诉这些读书人说,不管怎么说,这些刁民毕竟是死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再去找他们就显得他们这些读书人太没同情心了。
又有人提议去那个集市找锦衣卫算账,但有人说,出了这样的事,那个胡作非为的锦衣卫可能早就被阉党的大贼子田尔耕给调走保护起来了。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到顺天府门前请愿,要求顺天府立刻释放这几个士子。
于是,在案件发生的第三天上午,顺天府门前就聚集了大量的读书人,甚至国子监的学生也来了一大半。这件事把黄和弄得是十分的狼狈,每天他都要亲自来劝这些读书人回去,并告诉他们他一定会秉公处理此事的。但对于释放那几个士子之事,他是只字不提。
而此时,在普通百姓中间流传的就又是一个版本,也就是案件的真实情况。到这时,京城的众多普通百姓才发现了读书人的无耻,竟然能把一件打死人家孩子的案件说成这个样子。真可谓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了。
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怀疑以前他们是不是也被这些他们特别相信的读书人给骗了,当很多从前发生的事被挖了出来后,这些人就发现了他们平时相信的很多事也是被读书人给骗了。
至此,在北京城,读书人和普通百姓开始慢慢的对立了起来,从前大家看到读书人的那种崇拜的目光没有了,变成了冷漠的眼光。这种对立随着这个案子的拖延和读书人在顺天府前的请愿,渐渐的强烈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