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给未来刷威信
这样的自助餐似的的讨论会,目前在国内大受欢迎。
会场直接的两条长桌摆满了食物,都是捡实惠的上,酒却不多,而且多是啤酒。
傍边点缀些大小圆桌方便分组讨论。
事实上这种形式是得益于“舶来品”的名号,因为大家觉得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的“逼格”。
陈咨和钟论言带着三小从宴客厅的侧门进来,发现这个容纳100来号人的中型厅,已经塞得忙满满当当的。
当然梦省各个大学就提供了差不多四分之一,迟老的团队里面以及以前参与开发拳皇的部分教授都有出席。
剩下的多出来的三十几号人才是真正的外省特意赶过来参加这次理论和标准修订的。
部分还是迟老和何从初帮忙邀请过来的真正的专家学者。
这部分人和赵玉明等实践专家,将在未来的一周到半个月时间里,实际收集讨论会的论点,制定第一版标准文本,并且组建真正的cmmi协会和华国项目管理协会。
自然,这样的有半官方组织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不会缺少新闻媒体的记者。
这会宴会厅大致上分成了三圈子正在兴高采烈的讨论。
说实在话,这段时期的国人,特别能侃,也特别喜欢东侃西侃的。
而且很多的专家学者也比较喜欢这样的争论。
旁边又有吃的喝的,很多人就云山雾罩的欢欢喜喜的东插一嘴,西搭一句。
陈咨带着三小,先找到了宋君,找个角落先挑了一些东西填饱肚子。
两孩子找到了娘,更加的散欢了,好奇到处乱窜。
艾素虹难免也好奇的到处看,招呼着两个淘气娃。
……
陈咨这会儿可不再是个无名人物,上午的演讲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所以陈咨拿着一罐健力宝晃悠到赵玉明这个圈子的时候,就有多人和他打招呼。
这会儿他关注的重点对象倪士楠就在和赵玉明交流。
他个子小,悄悄的站在两个认真专注交流的人后面,用手势回复这个圈子人的招呼,以免打搅两人的思路。
“赵博士的意思就是说要使用挣值管理技术,就必须先定义好wbs(把一项工作依次往下划分成更小的工作单位)中的每个工作包(划分成模块一样可以衡量的工作模块),以及各种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是不是?那我们如何准确的定义这些基本单位,又如何衡量其中浮动的比率呢?“倪士楠认真的对赵玉明道。
“倪总,挣值管理是这版pmbok的核心之一,是项目成本与工期的集成管理技术方法,您说的这个问题事实上是项目管理建立的最基础核心。”
“我们把项目管理比作一栋房子,那么这些基本的生产单位的度量,就是一块块的砖头,而他的测量也是依据你公司或者组织自己的文化和标准来的。”
“比如,电工布线,单位小时内布置多少,按照每个公司的工作标准不一样而不一样,但是我们要求,同样的工作采取同样的标准,可以使用三点估算法得出初值,再收集未来的数据修正标准来制定这些基础项目数据……“
这一圈人大部分都已经从各种渠道获知了基本的理论,知道挣值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核心,听两个人的对答,大家都一边思索一边记录。
纷纷针对问题对赵玉明发言。
倪士楠闻言,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了下,再次开口道:”这方法你们已经使用过了吗?在软件开发方面的表现怎么样?“
赵玉明这会儿发现了陈咨就在他们身后,连忙把他给拉了出来道:“这问题有陈总在,还是让他这个发起人来回答大家吧!我也有很多的问题想问他,可惜陈总的时间总是不够,今天趁着这机会,咱们把疑问都一个个的道来!”
“哈!这样最好了!”
“赞同!”
大家纷纷众口一致的支持。
陈咨闻言苦笑道:“你们这是让我难做啊!现场这么多人,真这么搞,我觉得我就不眠不休也回答不了所有的问题,所以大家最好还是统计一下问题类别,我们既然都是项目管理人士,就要把这事情按项目管理来办,完全可以先计划、再执行的,大家觉得怎么样。”
倪士楠闻言鼓鼓掌道:“果然不亏是项目管理理论的开创者,要不小陈总就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实践一下这个项目?就当师范了!”
这提议顿时获得了所有人的同意,周边的人这时候也发现了陈咨的存在,很多本来围过来问问题的,听到这个提议也都顺口支持,没一会儿,所有人都知道了。
话说这个讨论会本来应该由项目管理协会主持的,但是偏偏这些费用是新世纪出了,而新世纪公司又避嫌,导致这会议的计划安排就由副会长胡沙来安排。
而胡沙只当一个普通的讨论会来安排,这就导致乱糟糟的。
陈咨既然当了这个项目管理理论的开创者,当然当仁不让,正好让大家都感受一下,按照pmbok的理论要求,一个项目到底是怎么做的。
何况背书十遍不如实践一遍,还能够真正的认识这些巨大人脉,在他们中间树立自己项目管理专家的派头和威信,带来的好处不可估量。
未来自己肯定至少会在项目管理协会里面挂上一个比较关键的职位,等到这个协会真推广全国的时候,这第一次会议出现的事情估计都会成为花絮流传不断,那么自己带头的这个项目,搞不好会源源不断的为自己刷来数之不尽的威信的,由不得陈咨不动心。
这项目其实真不难,作为项目经理,先收集最后需要的输出成果,那就是两个可以推行出版的理论集!
倒推子成果成一个个里程碑(关键点)和成果,再到各个活动,再按自己本来已有的理论框架,一个个模块去讨论就好了!
就是哪些模块安排哪些专业人士参与?哪个主持?哪个收集问题?怎么讨论?怎么确定?
这里耗掉了点时间,其它的基本上很是简洁容易。
最后陈咨组建一个专业一点的团队最终审核就完事。
要陈咨自己去事必躬耕可能还真不行,但是做个合格的项目计划,那真不要太容易。
所以在陈咨不到半个小时,把计划一一列清,负责人历历在目,顿时感觉一切都有条有理,所有人对自己该干啥,能够达到啥目标都一清二楚。
所有人当即连声赞叹,原来真正的项目计划应该是这么安排的,项目经理只是组织大家提携纲领,计划是项目成员一起做出来的。
很多上午没参加交流会的人,顿时对陈咨多了一层认可和佩服。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能来的都算是内行人,自然看得出几份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