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洞宾摇了摇头,说道:“唐王可不是武明空。”
“你们问问郭子兴吧。”
听到了李洞宾的话,众人的目光,转到了郭子兴身上。
“武明空是谁?”
郭子兴,有些疑惑。
“你不认识武明空?”
这下子连沈落雁都坐不住了。
不认识她沈落雁情有可原,武明空都不认识,这也太扯了吧?
除非……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沈落雁才坐不住了。
金口玉言,信誉为先。
要是李洞宾骗人了,那之后李洞宾说的话,可没有那么有用了。
“子兴……孤陋寡闻,不曾听过。”
郭子兴摇了摇头,说道。
“武明空不曾听过,那第一女帝呢?”
感觉到身旁的人的异样,李洞宾解释道。
说谎被当众揭穿,对于李洞宾这种现代人来说,可不是小事。
还好,李洞宾早就考虑过这种情况了。
“你是说武周皇帝?”
“原来武周皇帝原名武明空吗?”
郭子兴被震撼了。
虽然说着不相信李洞宾,但是郭子兴早就已经渐渐的被李洞宾带偏了。
本来郭子兴就不是什么智谋高绝的人,更何况还有黄和尚作保?
知道为什么佛教能够发展壮大成这样吗?
要知道就算是在印度本土,佛教也是被压制的存在啊。
因为,佛教讲究剃度出家。
对于中原人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了,根本就不会有人剃度出家。
所以,因为走投无路而剃度出家的和尚,是信得过的和尚。
别人供你吃,供你穿,让你做点事情,你敢不愿意?
在早期的时候,和尚就相当于私兵。
聚众,不管是在那个朝代,都不是小事。
而和尚,正是可以合法的聚众。
你认为在古代有多少人会自愿剃度出家?
你认为有几个和尚会读经文?
你认为不识字的和尚能够背得下多少经文?
在古代,大部分的和尚,都是私兵。
头上的头发,就是投名状。
所以,佛教崛起,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和天下世家的支持脱离不了干系。
许多的家族,都有自己的寺庙,里面养着自己的私兵。
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一开始只需要剃度出家的和尚到了后面,甚至连娶妻生子,吃肉喝酒都不行了。
不然的话,你是听过灭佛的,但是听过灭道吗?
而黄觉寺,正是郭家培养私兵的地方之一。
黄和尚身为黄觉寺的领头人,自然是郭家,黄家,杨家三家联盟的德高望重的高层之一。
对于黄和尚,郭子兴还是挺尊敬信赖的。
所以,虽然表面上没有相信李洞宾,但是心里却有些相信。
在古代,举头三尺有神明,读书人不相信有鬼神那是屁话。
皇帝自称天子,年年祭拜,你敢说没有?想不想活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更是屁话,在古代,你敢这么翻译,皇帝就敢杀头。
那个皇帝身上不带点祥瑞?
不过是有大有小罢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过是清朝灭亡之后,别人翻译出来的罢了。
有些世界,的确没有鬼神,李洞宾承认。
可是,并不是所有世界都没有。
更何况郭家可是明确知道吕洞宾真实存在的人。
毕竟,王重阳和张紫阳是吕纯阳的弟子,而郭家又和王重阳建立的全真教关系密切。
“自然是那武则天。”
“不过,历史之上,武则天还真的不一定叫做武明空。”
“明空乃是武曌的师傅给武曌取的道号,所以本道祖才叫武媚娘为武明空。”
除了真的无法确认的消息,李洞宾暂时还不会欺骗其他人。
一来,那些很容易被揭穿,身为现代人,对于欺骗之后被揭穿,李洞宾有些羞燥。
二来,拥有良好的信誉,才可以成大事。
听到了李洞宾的话,郭子兴转过头对着沈落雁等人说道:“是子兴见识浅薄了。”
“对于武周皇帝,子兴倒是略知一二。”
“武周皇帝,本名不详,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十四岁时因长得很美,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唤作媚娘。”
“不过,唐太宗并不喜欢武周皇帝,不久之后,武周皇帝就被唐太宗冷落到了一边。”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武周皇帝依唐后宫之例,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皇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了,入宫后生下儿子李弘。”
“武周皇帝再次入宫,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
“显庆五年(661年),唐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武周皇帝得以逐渐掌握朝政,唐高宗在武周皇帝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后并称二圣。”
“永淳二年(683年),高宗崩,中宗即位,武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周皇帝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如果大业年号不改,武德七年乃是大业二十年。”
“你们那里如果真的是大业十三年的话,武周皇帝怕是还没有出生呢。”
对于武则天的事情,郭子兴知之甚详,这很不正常。
因为郭家身边,拥有武家的人。
毕竟大武武敦儒,小武武修文,都是郭家养大的,而大小武正是武则天的后裔。
所以,郭子兴才对武则天的事情有些了解。
“子娶父妻,实在可耻。”
“那唐太宗,唐高宗,一定有胡人血脉吧?”
听完了郭子兴的话,宋玉致啐声道。
虽然对于宋缺理想的认同感,宋玉致没有宋玉华那么大,但是,也还是有一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