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寺坐落在南龛山腰,为大唐四大佛寺之一,寺产广博。统领着汉昌城周东龛、南龛、西龛、北龛四龛,东洞、青莲洞、圣水洞、莲花洞四洞等古刹,占地三千余亩。主寺始建于梁陈时期。这光福寺曾名南龛寺,因古寺被古楠环抱,汉昌人习惯称为古楠寺。本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赐名为“光福寺”,意为日月之光永照南龛山上,时代庇佑汉昌百姓。
说起来,状元公张曙建立的丹梯书院,还是光福寺的庙产。
“左二侠好脚力!”张曙轻赞,身子已悄悄伏在一角突出的挑檐上,并不回头。
“状元公也不差。”左二答笑,赞叹出自肺腑。他一直跟在张曙身后,不疾不慢,虽未尽全力,但张曙脚力不弱,他也不敢掉以轻心。这几年在江湖中行走,左二一直以轻功自矜。放眼天下,能与自己并驾齐驱的高手并不多见。就是家兄左大,四海之内已少有敌手,内里比他深厚,但要说起轻功,还得自认稍逊左二一筹。
左二察看了一番屋顶,隔着张曙四五十米远,拣了个僻静的角落藏下,透过屋瓦向下探看。
名动江湖的左二侠,一个晚上,竟然两次做了房上客,左二自己都觉得好笑。
只是他心里隐隐觉得,光福寺大半夜出事,似乎与天平山勤王之师和李贤太子遗孤李光顺小殿下的下落有关。
打斗之声还远在山门外,大殿里佛灯长明。佛像前的蒲团上,坐着三个双手合什的大和尚,几个弟子侍立一旁。三个和尚闭着眼睛,口中喃喃有词,似乎外边的打斗与他们无关。
左二安安静静伏着,那边张曙也悄无声息。
耳听得半山腰斥喝打斗之声不断,居中的大和尚突然说:“智性,去告诉你智律师兄,让他放过那撞山门之人。让所有武林豪杰,一律请到大雄宝殿前说话。”
“是,师父!”
侍立门口的智性唱一声诺,正要离开,给坐在大和尚右侧的和尚叫住了:
“掌门师兄,此举只怕不妥,光福寺数百年来,历经数朝,从未有贼寇敢轻慢之,今夜寇众敢炸毁寺门,更应御之寺门之外……”
“仁和师弟此言差矣,传贼众来殿前议事,更显我光福寺凛然不畏。掌门师兄此举,实乃不愿多起杀戮。难道我寺七十二武僧,还怕了贼子不成!”
“仁善师兄,你的话不假,但此番武林人士深夜前来,估计和李贤太子有关。三年多来,本寺一直谨慎做事,韬光隐晦,难道今夜……”
“阿弥陀佛,种什么因会结什么果。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仁善仁和,你两位不必再争执了。智性,传我法旨,邀武林豪杰大雄宝殿前议事。”
“是,师兄。”仁善仁和不再说话,双双合掌,齐诵阿弥陀佛。
“谨遵方丈法旨!”智性躬身唱一声诺,走到门外,淳厚平和的声音远远传出去:
“任远方丈法旨,请众位江湖豪杰到大雄宝殿前议事……”
声音不大,却压住了寺门前众人乱纷纷的闹腾声。
嘈杂声中,寺内突然灯火齐举,照得偌大的山寺如同白昼。梵音缭绕。左二看时,一众黑衣武僧从禅房里奔出来,手执哨棒,侍立在石阶两旁。十数米一人,一直绵延至远远的山脚下去。
左二本来悬着的心,慢慢沉静下来。光福寺武僧众多,撞寺之人,怕是难以讨好。看来不需左二出面,他也乐得清闲,只需当一回房上君子,权且作壁上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