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挖了一口塘
这个年代大家都没钱,而且村子里连个卖肉的都没有,要半个月左右才有人挑着肉来卖,想吃个肉都不容易,肉以前天天吃不在乎,现在肚子里面没几两油水,是在是想得很。
猪肉买不到,有鱼也行啊,听李海雄在喊,李世玉赶紧拿起最新式的工具捞兜,飞快的跑了出去,和李海雄汇合了。
这个捞兜是李世玉的老爸用煤矿上的一种尼龙绳打散后编织而成,四周用竹片围成一个半圆,面积很大,还很轻便。
两人找了一段人比较少的水沟。
李世玉递给了李海雄一个捞兜:“你到下游找个窄点的地方放好,我从上游往你那里赶,等汇合了再一起拿上来。”
李海雄比李世玉小2岁,经常一起放牛,什么都听李世玉的,对这样的安排没什么意见。
暴雨过后的水很是浑浊,鱼在水里看不见,很容易就能够捕到,每一次下大雨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收获。
“快点过来,有条大的”李世玉在上游往下赶,没过多久,李海雄就喊了起来。
“等着,不要动,等我下来啊。”基本上这条鱼已经是瓮中捉鳖,李世玉也不着急,慢慢的用捞兜往李海雄那边赶。
几分钟后,两人终于汇合了,将捞兜合到一起。
“我喊一二三,一起捞起来。”李世玉吩咐道。
李海雄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一二三”两人同时捞起捞兜。
“哈哈。”真是大丰收啊,里面半斤重以上的鱼都有三条,还有不少小杂鱼。两人不由都大笑起来。
“玉哥,跟着你出来就是好,一次就捞了这么多。”李海雄话比较多,和李世玉的性格有很大的区别。“上次和强宝捞了一上午都没捞到几条小鱼.”
要是李世玉没有经历过后世,肯定会志得意满,吹牛逼:那当然拉,哥运气就是这么好,跟哥走有鱼吃。
现在的话李世玉都不知道怎么说,太幼稚的话说不出口,感觉就像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和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愉快的聊天,要多怪就有多怪。其实也的确是这样的。
于是这一上午就李海雄一个人在那里说。李世玉偶尔回应一句。
虽然聊天气氛不怎么样,不过捕鱼的收获却是很不错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有差不多一小桶,估计有个六七斤的样子,和李海雄一人分了一半,愉快的提回家去了。
这些鱼大都是一下鲫鱼,鲤鱼的幼苗,都不大,吃起来没味道,丢掉又舍不得。
“玉陀,要不我们将这些鱼养起来吧。”外公建议道。
“家里也没有池塘,没地方养啊,要不就放了吧。”李世玉不忍心就这样糟蹋了这些鱼苗,虽然再过个十几年,村前这条沟再也找不到鱼了。
“屋后面不是有块空地吗?稍微挖一挖,就可以用了。”外公看到李世玉每天发呆,也是用心良苦,不顾60多少高龄,也要给李世玉找点事做。
“那行吧。”李世玉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顺口就答应了。
趁着现在刚下完雨,土被雨水浇透了,比较的松软,加上现在天气不是很热,两人拿着铁锹就开挖了。
这块地不大,也就20来个平方,种菜经常被鸡吃了,也没什么收成,其他的外公这么大年纪了也干不动了,就一直空在那里。
看着外公那满头的白发,李世玉那里忍心让他下场,当即说道:“外公,你就在旁边看着,我来。”李世玉脱了鞋,下到地里。
“那行,你去挖吧,我教你。”外公本来想自己下场的,只是这身体实在是有点吃不消,只能作罢。
李世玉几十岁的人了,这点小事还难不到他,将地里的土铲起,都堆到了这块地的四周,然后用铁锹拍实,再就着水,用稀泥摸一遍,前前后后忙了七八天,终于大功告成了。
成功后的池子大概一米来深,不过真正挖的并不深,最多十多厘米,不过在池塘中间,李世玉又挖了一个一米多深的深水区,其他都是李世玉用挖出来的土堆的堤岸。
等池塘成型,李世玉用花了半天的功夫,将一条不远处流过的水沟用一条非常非常小的小沟连起来,将水沟里面的水引到小池塘里,这样池塘就有了活水,养鱼的话鱼就不容易死,平常也不怎么需要喂养,让鱼自然生长就行了,半天时间,池子底部基本满了,再放水也放不进去了,外公就用竹子编了一个小栅栏,插在入水口。
那天捞的小鱼都养在盆里,每天换水,都活得不错。
放鱼这天,村里面的小伙伴们都过来了,不是说李世玉人缘有多好,而是这个年代要发生点新鲜事还真难。
“海宝,你们去把这个鱼放进去把。”李世玉这几天还真累了,也懒得动手。
听到这个命令,小伙伴们都争先恐后的去盆里抓,也不知道会不会直接抓死掉。李世玉也不管,反正这么小的池子实际上也养不了几条鱼,也就是图好玩。
没几分钟,这些鱼就全部放进去了。
“以后大家捞的小鱼小虾都发这里来,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来分鱼,这个事海宝负责,放了鱼的才可以分,没放的就只能看着。”这么个小池子,鱼想养大都不容易,李世玉也没放在眼里,还不如给小伙伴找点乐趣。
“要得,要得,以后谁要是捉到小鱼,泥鳅黄鳝什么的都扔到这里面啊,谁要是不放,我们就不和他玩。”李海雄得了一个毛毛小官,立马来精神了。
大家也都附和着说:“就是,就是。谁不扔就不和他玩。”
夏天是抓鱼的最好时机,小伙伴们有事没事都会去抓着玩,数量不多,放一斤辣椒也许够一餐的,以前都是拿来玩死了,现在都往这个小池子扔,没多久就鱼满为患了,也没人知道要喂些什么东西给小鱼吃,真不知道这些鱼会不会饿死。
李世玉算是在村里刷了存在感了,以前就几个玩得好的在一起玩,现在走到那里大家都会喊一声“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