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说汉灵帝昏聩无能,然而终灵帝一朝看,亦有闪光点。笔神阁 m.bishenge。com
首先,灵帝朝破除了党锢,使得士子们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中央,比如儒学大师卢植、蔡邕等;
其次,重用刘氏宗亲,凡是能靠的上皇室边的宗亲都被委任在重要位置上,比如荆州刺史刘表、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扬州牧刘繇等;
其三,黄巾之后善于听谏,任用贤能,休养生息,战功卓著的皇甫嵩战后被任命统领冀州、青州和兖州三地,免除了三地三年的赋税,这样的政策在华夏历史上也属凤毛麟角,虽然皇甫嵩不久就被佞臣弹劾,然而其政策仍保存了下来,这为日后冀州重新繁荣创造了条件。
当然,汉灵帝最终也算不得英主,前半生的荒淫无道比之商纣周幽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汉亡国其仍要付主要责任。
初春的时节,清晨的风依旧凛冽。
刘昶默默的站立在德阳殿门外,领略这一千八百年前的宫殿。其古朴、雄伟的躯体让人热血沸腾,初春的寒意早被抛却。
守御大殿外的羽林军,个个面容刚毅,神色凛然,真不愧是大汉最精锐的部队。
大汉是个奇妙的朝代,就算在灭亡前,其军事力量仍为当世之冠。除了这守御都城的羽林军,其边军也让四夷畏惧,譬如董卓的飞熊军、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等。
刘昶边看边思,不由暗暗叹气。心中既有对汉朝灭亡的惋惜,亦有对当权者的痛恨。而如今,自己亲临这时空中,能否挽救这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大汉,还是坐视历史的重演。
正当刘昶踱步而思时,德阳殿的大门打开了,只听里面传出一声宣召:“宣,己吾县人刘昶觐见~”
“大人,陛下宣召,请上殿!”陪侍的刘瑾恭敬的提醒正在踱步沉思的刘昶。
“哦!”
刘昶停下了脚步,正对着德阳殿,由于此刻天色尚早,殿内有些昏暗,但那威严的气息却是让人肃穆。
“呵呵……”在这一刹那,刘昶似乎有了一丝决然,略微整理了一下冠服,不再似之前单独面见灵帝时那样惶恐,而是昂首挺胸,迈着有力的步伐跟着前头引路的刘瑾跨过了那门槛。
似乎是上天都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当刘昶刚刚迈步进入大殿时,一抹阳光直射而来,将他照映的如同个金人。
每一个伟人,都会有特殊的登场方式,且都会有天地异象。而此时的刘昶,便如那传说中的神灵降世一般,在阳光照射下,周身散发出五彩光晕,殿内众人见之,无不诧异与感慨。
居于高位之上的皇帝刘宏,也被这一幕惊的目瞪口呆。而一旁的张让见得这光辉般的刘昶,转身高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佑大汉!”
刘宏被张让这一呼,正襟而坐,眼神和善的看着正缓步而来的刘氏宗亲。
此刻,刘昶正昂然阔步的随着刘瑾前行,浑然不知他已经自带光环的登场唬的殿内众人五味杂陈。
“启禀陛下,己吾县人刘昶带到!”走到了大殿的三分之二处,刘瑾便停下脚步,跪着向皇帝禀报。
刘昶知道,这大概是到了觐见的指定位置了,遂同样双膝跪地,拱手而道:“庶民己吾县人刘昶,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灵帝刘宏摆了摆手,示意一旁的张让宣读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己吾县人刘昶,字世明,乃中山靖王第十六世孙。于黄巾之乱时,舍弃家业,组建乡勇,转战兖州、豫州和冀州。颍川大战时献奇谋助王师歼敌二十余万,并生擒贼猷波才;其后于广宗战场亦是屡立战功,破广宗,计收曲阳,并生擒贼猷张宝。朝廷念尔战功,特授左中郎将。另封尔为靖王。钦此!”
“靖王!”
张让的诏书刚刚宣读玩,殿内众大臣便惊呼了起来。
文官列,一员老臣手持笏板离席出列而道:“启奏陛下,这刘昶即已封为朝廷中郎将,为何还要加爵靖王?据老臣所知,我大汉四百年来并未有人封王加官者。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议!”一名中年文官紧随而出,“况且这一字王多为皇子封号,而这刘昶仅为前朝中山靖王十六世孙,怎可封一字王乎?”
此问一出,又出列了四五个文官表示附议。
而此时,身位当事人的刘昶也是一脸懵逼。心说:这刘宏是不是被女色迷失神智了,怎么一上来就给大。话说老子的功劳还不足以担任中郎将的职务,给个杂号将军或者偏将军玩玩也就差不多了,至于封王,这明显不靠谱嘛!算了,先看看再说,大不了老子辞官归隐,暗中培养势力,等天下大乱时再出山好了。
百官喧闹了一阵之后,见皇帝迟迟未有声音,渐渐的都不再言语,默默等待皇帝的说辞。
刘宏也不辜负百官,待得殿内安静了后,懒洋洋的语气说道:“昔先秦之时,二世皇帝胡亥无道荒淫,残杀宗族,致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高祖亦追随大势,斩白蛇起义,经大小数百余战,最后于垓下困死楚之霸王项籍,继而天下归汉。然前朝哀帝时贼莽篡位,意图亡我大汉,幸得光武力挽狂澜,复我宗室。而今,张角作乱,席卷九州。然天佑大汉,我宗室俊才与其争斗,终得以平乱。故此,朕决定效仿高祖,同姓宗室封王,牧守九州!”
“同姓宗室封王,牧守九州!”
殿内百官俱都重复的说了这一句话,随后便是全部石化一般的盯着汉灵帝,一时间,落针可闻。
“让父,宣旨吧!”刘宏见百官无声,便又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不多时,张让公鸭子般的宣读声响彻德阳殿:“陛下有旨,封鲁恭王之后刘焉为蜀王,牧守益州;鲁恭王之后刘表为楚王,牧守荆州;齐孝王之后刘岱为韩王,牧守兖州;齐孝王之后刘繇为吴王,牧守扬州;东海恭王之后刘虞为燕王,牧守幽州;阳城景王之后刘毅为齐王,牧守青州;济北惠王之后刘寔为魏王,牧守冀州;阜陵王之后刘涣为鲁王,牧守徐州;济北贞王之后刘陶为宋王,牧守豫州;济北贞王之后刘凯为赵王,牧守并州;广阳顺王之后刘放为凉王,牧守凉州;宗亲刘馥为越王,牧守交州;皇子刘协为雍王,牧守雍州。
七日之后,朕行祭天大典,届时上述诸王与靖王刘昶一起陪同祭天!同日配发王印,钦此!”
“哗~”
诏书一出,全场哗然。一时之间反对声四起。
汉灵帝见此,愤而起身,大怒道:“朕意已决,退朝!”旋即从偏道而出,只留下一群懵逼了的大臣。
刘昶眼见灵帝跑路,自己也赶紧起身向着殿外退出去。可惜,刚刚转身便被人挡住了去路。
“靖王这么着急,是要去往何处啊?”
刘昶听着这阴阳怪气的说话声,无奈的耸了耸肩,说:“在下欲回府整理一下,过会儿就去左中郎将府中办事。不知公路兄有何事?”
袁术见出了这么大事仍旧一脸平静的刘昶,没来由的恼怒道:“今日之事,刘世明,你难道不给个解释吗?”
由于袁术的问话声较为响亮,一时间数十张朝着刘昶,百余之眼睛盯着看,似乎都将今天皇帝的异常旨意与他刘昶联系了起来。
刘昶扫了一眼众人,拱手而道:“各位大人,在下自今日之前从未入过京都,也未曾与陛下见过。今日之事,实乃陛下乾纲独断,并非在下撺掇而为之。若无事了,那就请让一条路!”
众人一时语塞,不知从何反驳,只得看着刘昶绕过袁术,走向殿外,而此刻正是阳光明媚,刘昶进入阳光之下后,愈发显得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