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后,李纯也开始坐立不安,他很想知道徐紫嫣为什么就成为了徐才人,也很想知道袁刚怎么就成了和尚,想到了袁刚和徐紫嫣的一番对话,好像徐紫嫣也不知道实情,一切的谜底好像就只有身在宏福寺的袁刚知道实情,但袁刚会告诉自己嘛。正在坐立不安之际,吴王李恪来访,这吴王李恪对李纯可以说是特别欣赏,对他一人灭天竺的英雄事迹更是敬佩不已,这不刚刚分别不久就又找上门来,而李纯也看出了李恪的英雄气概,虽然离开长安很久,但这次回来就发现在李世民的所有皇子中李恪最有几分李世民的影子。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军事爱好者就秉烛夜谈起来,李纯对天竺往事的回忆让李恪连连叫好,最后李纯仿佛也看出李纯有心事,就问他道:“将军是否有什么心事?我看别人讲自己辉煌战绩时都是神采纷扬,但将军确好像心不在焉。”
这话突然点醒了李纯,心想:这徐紫嫣怎么成为才人的事情吴王应该知道,这宏福寺的袁刚和尚或许吴王也能知道。所以他灵机一动,回答道:“也没什么心事,就是讲到天竺时,就想到在庆功宴上遇到两个会懂天竺语的大唐人,心中一直疑惑。所以可能才没有应有的笑容。”
李恪笑谈道:“你是说那辩机和尚和徐才人啊,这个我知道。”
听到这袁刚心中一阵暗喜,心跳突然加速,快速的问道:“那吴王你说说他们两人的故事。”
吴王说:“那辩机和尚是高阳公主狩猎时发现的,的确是个人才。后来在公主的推荐下就进入了宏福寺,至于他会天竺语这个我之前就不知晓了。那徐才人,据说是武士彠的义女,她父亲本是个经常与天竺国打交道的商人,所以她自小就学习过天竺语,在他父亲过世后就被武士彠收养,你们攻打天竺国时,有天竺商人逃难至武士彠所管辖的州府,由于她精通天竺语,因此才进入了皇宫,后来得到父亲赏析,封为才人。事情就是这样的。”
听完吴王的讲述后,李纯陷入了沉思,他现在是稍微清楚了点,他敢肯定的是徐紫嫣肯定不是什么商人之女,这只不过是糊弄朝廷的说词,就是不知道徐紫嫣是如何成为武士彠的义女的。他觉得这个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来到唐朝的应该要问袁刚和徐紫嫣本人可能才会更加清楚。
得到了基础答案后的李纯心才慢慢放了下来,接续和李恪秉烛夜谈起来,两人相谈盛欢,一直到很晚。
而另外一边,自“西行庆功宴”后,徐紫嫣心里也总是七上八下的,她很想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他也想知道王贤哲是否也回到了唐朝,她更想知道是否能够回到现代社会。亟不可待的的她只好问身边贴心的丫头是否知道有什么办法出宫去,丫头告诉她一般很难出去,宫女出宫办差也要拿到腰牌方可,不过说不定能够混在一群出宫办差的宫女中。听到这个办法后,徐紫嫣就如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赶紧让她们去打听什么时候有宫女们出宫办差,这可是她唯一的机会。
很快消息打听回来了,说是两三天后有一群宫女出去采办后宫衣裳。徐紫嫣听到后特别高兴,准备那一天也混进去然后溜出去,她的侍奉丫头告诉她那些办事宫女在申时时分就会回来所以一定要赶到那个时分在宫门口等着,再三叮嘱别忘记了时分。
等到那一天,她找来一身侍女们的衣裳,打扮的和宫女一样的模样,早早的躲在宫门不远处,看到宫女们走近之时快速的溜进了队伍。没想到队伍到了宫门口就被守卫拦住了,守卫接过领头的出宫文书后开始放行,徐紫嫣刚还在暗自窃喜这么容易就蒙混过关岂料守卫突然拦住了她们,因为守卫清点人数时发现他们中多了一人。这时候只有一个个检查腰牌,轮到检查徐紫嫣时,她迟疑的半天就是拿不出腰牌,一切已经真相大白,守卫正准备拿下她之际,突然吴王驾到,李恪一见徐紫嫣这身打扮,先是大吃一惊,又见守卫欲拿下他的架势,就问守卫怎么回事。守卫就把事情禀告给了吴王李恪,李恪听后,说:“这宫女是我带出来的,是去我府上去为父皇拿点东西的。不识路跑到宫女群中去了。我还正在四下找她了。”
守卫们一听是吴王的人,二话不再多说,赶紧放行。出门前吴王还对守卫说,一会儿这宫女从自己府上拿了东西回来时可也得放行,不得为难。守卫们连连称是。
出了城门后,见离宫门渐远,徐紫嫣先开口了,她说:“多谢吴王殿下解围。”
李恪豪爽的说道:“举手之劳而已。不过我不解的是徐才人为何私自出宫,不知道是否能够坦言相告!”
徐紫嫣为难的说道:“吴王殿下,不是我刻意瞒你,实在是现在不方便告诉你。”
李恪倒很大度,不再继续追问,而是玩笑的说:“徐才人可不会是逃走了就不准备回宫了吧?如果真是如此,那可害了本王。”因为徐才人和自己父皇的事情李恪或多或少还是知道点。
徐紫嫣没想到李恪会如此问,这个问题她自己都没想过,如果真袁刚有什么可以回到现代的方法,或许她真的就不会再回那个本就不属于她的皇宫,可现在吴王这么一句玩笑话,倒是让她突然醒悟到如果真的自己不再回皇宫,那害的不单单是吴王,自己的两个丫头肯定也就遭殃了,可能武媚娘父女也因此遭殃。她真不知道自己后面的路是什么样的。
李恪见她半天未做声响,又追问道:“不会你真的厌倦了皇宫生活,是真心要逃出去不再回宫了吧?”
徐紫嫣反问道:“如果真是如此,那殿下为何还要助我出宫呢?”
李恪被这个问题问的也不知所措,他也反问自己为何要冒这么大风险帮助眼前这个女子。难道真只是欣赏她的才华,他躲避着徐紫嫣的眼睛说:“话不多说了,快去办你的事吧。如果你真要逃走,本王愿意承担放走你之过,如果你还是要回宫那就别忘记申时前一定要赶回来。”
告别了李恪后徐紫嫣径直前往宏福寺,找到了袁刚,袁刚看到徐紫嫣好生开心,不由自主的扑上去搂抱,徐紫嫣生气的推开他并说:“注意你我现在的身份,你可是和尚,我可是才人。”
袁刚嬉皮笑脸道:“可事实上我们两个才是一个船上的人,我们都是未来人,好久不见,自然要来个现代人的见面礼嘛!”
徐紫嫣严肃的说道:“没想到这么久不见,你还是死性不改。我这次前来也就是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是怎么回到唐朝的,王贤哲是否也来到了唐朝?”
袁刚略带不爽的说道:“现在还惦记着王贤哲那小子,你是不喜欢上人家啦?”
徐紫嫣说:“没有的事,是回到唐朝前的最后时刻是我们三人纠缠到一起的嘛,我们两人都回到了唐朝,我自然好奇他去哪里呢!”
袁刚又是一副嬉皮笑脸的说:“那说明我们两个前世就有缘了嘛!王贤哲我根本就没见到。说不定根本就还在现代。”
接下来两个人分别讲述了自己回到大唐的遭遇,只不过袁刚把自己和黄翠翠说成了兄妹之情,高阳公主则是主仆之情,说高阳公主赏识自己的能力才华而已。袁刚则是好奇的问:“你都成了皇上的才人,那岂不你做了皇上的女人?”
徐紫嫣解释道:“我可不是随便的女人。皇上也只不过是欣赏我的才能才封了我个才人。”
袁刚好像有点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的说:“就是,我们是未来人,未来人只能和未来人生活在一起。才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皇上再怎么千古一帝,也和我们有代沟的!”
徐紫嫣又问袁刚是否知道他们是怎么进入大唐和有什么办法回到现代时,袁刚摇了摇头。
不知不觉两个人就已经聊了很久,徐紫嫣对袁刚说:“那我今天先行回宫去了,这次都是偷溜出来的,要是回去晚了都进不了宫了,你如果有发现王贤哲或者知道如何回到现代,想办法通知我。”
听到徐紫嫣是偷溜出来的,袁刚睁大了双眼,问:“皇宫守备这么森严,你是如何做到偷溜出来的?”
徐紫嫣淡淡一笑,说:“是恰巧碰到吴王殿下,他顺便把我带出来的。”
听到吴王李恪,袁刚更是惊讶不小,这个不是规规矩矩遵循皇家规矩的皇子嘛,上次因他还差点死在骊山之上,这次怎么居然还放徐紫嫣出宫,这要是让李世民知晓还了得,他对徐紫嫣说:“吴王会走私放你出宫,他是不是喜欢上你啦?”
徐紫嫣觉得袁刚好不可理喻,说:“在你心目中,怎么只有男女喜爱之情,就没有朋友互助之谊!我真要走了。不然真回不了宫了。”
袁刚被徐紫嫣说得脸红脖子粗的,他一把抓住徐紫嫣,徐紫嫣被他这举动吓了一大跳,袁刚说:“既然你这么担心回不了宫,那还回去做啥,这皇宫本就不属于你,说不定里面还凶险万千,这里本就不属于你我。我们才是一个世界的人。在现代我就说过我喜欢你,想要和你在一起。现在在唐朝了,也只剩下你我了。本来在还没遇到你前,我还在想什么翻译天竺书籍想做一番大事,但现在什么都不重要了,为你我愿意放弃我眼前的一切,我们一起逃离这不属于我们的一切吧!”
徐紫嫣一把推开了袁刚,说:“你总是太自私,做人不能太自私的,我这样走了,置吴王于何地?置我宫里侍奉我的丫头与何地,置在这个朝代收养我的武媚娘一家于何地?”
听完徐紫嫣的话,袁刚呆呆的站在原地,只能默默看着徐紫嫣的背影,目送着她的离去。
李世民正在分别犒赏西行立功团队,他从白傲、高聪、高明三人开始,由于三人原先都在军中履职,这次圆满完成任务,所有还其军籍,并且都提升为十六卫大将军,李世民接着说:“朕先前听闻徐才人讲《西游》,知道西游里面师徒四人圆满的从如来佛祖那里取到了真经,玄奘大师、朱天刚和沙和尚都是佛家之人,所以朕也不好封赏你们官职,所以朕今日就学学如来佛祖,特此封玄奘大师为旃檀功德佛,朱天刚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永世受后人香火拜祭。”几人赶紧跪地谢恩。
这时所有人都睁大了双眼竖起了双耳想知道李世民将封赏李纯什么官职,李世民正欲开口时,下面太监突然急匆匆的闯了进来,李世民听闻太监汇报后大发雷霆,一声厉吼:“带上来。”
当人被带上来后,李纯大吃一惊,居然是徐紫嫣,原来是徐紫嫣回来时已经过了申时之前吴王交代的守卫已经交接换班,新的守卫根本不认识徐紫嫣,而徐紫嫣自报身份后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才人,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只好上报,因而才导致上面的一幕,李世民见到徐紫嫣后,相当生气的叱问道:“你告诉朕,为何私自出宫?出宫到底去见谁?你是如何出的皇宫?”
徐紫嫣呆呆的站在那里,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说实情吧岂不既害了无辜放自己出宫的吴王李恪,又害掉了和自己有前世之缘的袁刚,况且还解释不清楚为什么要去见袁刚。
一旁的李纯已经猜出了大概,他觉得是英雄救美时候到了,跪下对李世民说:“皇上,都是微臣的错,你不要责怪徐才人!”在场所有人听完李纯的话都吃惊不小。
李纯接着解释道:“因为这次从天竺回来带回了不少书籍,有一些书籍微臣实在一窍不通,上次在庆功宴上看到徐才人精通天竺文,所以才想到请徐才人到我们寺里去研究探讨。”
李世民疑问道:“可你并不在寺里,而是在皇宫,怎么和她一起研究天竺书籍的?”
李纯解释道:“是我进宫面圣前还在和徐才人一起讨论了,是徐才人对天竺书籍太过专注了,我们走的时候她说她还要再研究会儿。”
李世民看了看徐紫嫣,问她道:“李爱卿所讲是否属实?你都研究了些什么样的天竺书籍?”
徐紫嫣是完全懵了,也只好点了点头,见她点了头李纯也就放了心,生怕穿帮。
李世民不解的问:“那是如何能够出宫的?”
李纯解释解释道:“皇上你还记得曾经赐予微臣一块可自由进出皇宫的腰牌不?我派人请徐才人时也顺带把腰牌给了才人,想必是才人回宫时把腰牌弄丢了所有才进不了宫!”
李世民半信半疑,但觉得这个也是尚且面子上说得过去的理由,他严厉的斥责道:“徐才人要去宏福寺未给朕请示就是有罪,李爱卿私自将朕赐予你的腰牌转交别人也是有罪!朕要好好罚罚你们。”
李纯自然又是一番求情,说都是自己急于想知道天竺书中所说才连累了徐才人,请求李世民饶恕徐才人,所有罪过自己愿意一人承担。李世民听后倒是很爽朗的说:“既然你想做英雄,想做大丈夫,朕就成全你。只惩罚你一人。”
这西行团队还倒挺齐心的,见状一起求李世民饶恕李纯,都愿意用自己得到的封赏,李世民最终决定功过相抵,这次不封赏李纯也不惩罚他。
就这样徐紫嫣的一劫躲过,不过李纯也因此没得到半点封赏,当他们从大殿退了出来后,徐紫嫣对李纯表示了感谢,李纯用英语告诉她不用客气。一句英语让徐紫嫣顿时知晓了李纯真实的身份。在那个场合也不方便叙旧,李纯也只是告诉她先要好好的保重自己,以后方便之时再述详情。
封赏结束之后,李恪进宫单独面见李世民,替李纯打包不平,他发现李治恰巧也在场,是来给李世民请安的。李世民见李恪一副委屈的样子,笑着说:“恪儿,你受什么委屈啦?”
李恪说:“父皇,我觉得你对李纯的赏罚不公平,我查询过之前档案,发现李纯在父皇打天下时就出谋划策,关键的战役都是他的计策帮助父皇不少,可那时也未得到任何封赏,天下稳定之后,他又遵从父皇之命,当了假和尚,远赴天竺替父皇刺探天竺国力,结果他顺便把天竺一举消灭还抓回了他们的国王和国师,这些功劳都比天高,结果只因为替徐才人求情就让父皇没给他任何封赏,儿臣替李纯觉得不值,儿臣为天下有才有德之人觉得寒心!”越说李恪情绪越高涨。
一旁的李治连连提醒道:“三哥,你此话不对,李纯即便真功劳很大,你也不能说比天高啊。功劳再大也没父皇担负着整个天下的大啊!”
李世民不悦的问李治:“治儿,你觉得父皇对李纯的处理合理不?”
李治转了转眼珠子,恭敬的回答道:“父皇处理任何事情都有父皇的道理,我觉得合理。”
李世民看了看兄弟俩,说:“你们兄弟俩一人说合理,一人说不合理,那朕今天就和你们讲讲为何朕如此处理李纯,恪儿说得没错,李纯的确是在朕打天下时功劳巨大,想当初对付薛举父子,对付刘武周、王世充、刘黑闼甚至后来的玄武门、渭水之谋他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朕都记忆在心,后来朕又指派他去天竺,本想刺探一下天国国力,结果他一举把天竺国攻下了。这也是天大的功劳。朕为什么没有用高官厚爵封赏他,恪儿你就只知道他功劳巨大,但你可也知道他是松赞干布的结义兄弟,李纯的底细我们一点不知,当初在朕攻打天下时松赞干布曾潜入我军营中,所以那个时期朕不得不怀疑李纯的身份,况且朕也派人暗自调查过他的背景,一无所知,所以让朕不得不疑,再则那时机缘巧合情况下只赐了他一个李姓,现在他一人灭天竺国,是在朕没有给一兵一卒、还是在借助吐蕃兵力的情况下完成,你们觉得朕应该封赏他什么高官?”
李治听到这里,回答道:“不能!他能轻易的借用吐蕃兵力,如果再在我大唐身居要职,再加上我们对他出身一无所晓。如果他真是吐蕃派来的,那我们就是养虎为患。”
李世民听完李治的话后微笑点了点头,仿佛觉得孺子可教,又看了看李恪,看到他的委屈之气渐散,补充道:“再则,朕本无心让他灭掉天竺国,也没下命令让他抓回天竺国王。这样之举又不能让天竺国的子民愿意归顺大唐又有何益,反而会增加他们对大唐的仇恨之情。以夷制夷岂不更好,这也是我放走天竺国王的用意。所以抓回天竺国王之举不是功劳巨大,朕不需要。”
李恪此时恍然大悟一切,说:“错在他也打了一场没有父皇命令的战争,即便战争胜利了,功劳也不在父皇。”
李恪这话也是实话,李世民听后有点不悦,察言观色的李治立马补充道:“没有得到一国君主命令就擅自对领国动兵,这就是大罪,饶恕没得到命令擅自用兵的将军和敌国的国王这就是父皇的仁慈!”
这下李恪全部明白了,这也就是政治决定了一切,自己的父皇这一招也是政治所需要。本来灭掉天竺就与大唐对天竺的政治政策不一致,这一举动更不是自己父皇的命令,没有多少关系,放走天竺国王就与自己父皇有关系了,就会让天竺人们更加记得大唐的好,永远愿意臣服大唐。
最后李世民对兄弟两人讲:“做天子很多时候不能被感情蒙蔽了眼睛,需要考虑什么是政治的需要。怎么样做才能利国利民。”说完让兄弟俩回去都好好揣摩揣摩,自然对于此次李治的表现,李世民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