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666章 光学电报

    第33步兵师的参谋会议结束之后,实习参谋陈万新便接过了上司签发的文,然后从大榆树堡师部借了一匹马赶往了义州。笔神阁 bishenge.com

    大榆树堡到义州约30余里,骑马大约3-4个小时。正值秋末时节,阳光也很明媚,道路两边收割完成的田地带来了良好的视野,使得远处的风景都显露了出来。比起春季的繁花似锦,其实辽东的秋季同样也是色彩缤纷的。

    特别是本地原生态的树林,因为各种树木自然生长的关系,在这个季节中呈现出了绿、黄、金、红等不同的色彩,远远看去犹如一幅自然生成的西式油画,实在是令人赏心悦目。不过陈万新并无暇顾及这些风景,只是一心向前赶着路。

    当陈万新抵达义州城时,天色还不算太晚。和过去相比,义州城显然繁华了许多,特别是当铁路延伸到义州之后,义州城和关内的联系也就更为紧密了。关内的日用通过运费低廉的列车大量的运到了义州,而义州附近的蒙古部落也因此能够将自己的收获在义州换成日常所需的物资,义州也就成为了关外另一个同蒙古部族贸易的终端市场。

    义州城的经济繁荣不仅给当地的驻军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也吸引了不少商户和公共服务部门的进驻。比如邮政所就已经提前进驻了这里,陈万新入城后只是想了片刻,便拉着坐骑拐去东四街的义州邮政所。

    作为一个经常前来此地寄信的常客,陈万新对这里显然熟悉的很,他把身后的坐骑交给邮政所外的门子后,便推门走了进去。门还没有完全开启,他已经忍不住大声叫道:“老黄,你上次说的那个信号机能用了吗?”

    义州邮政所并不大,这里原本就是一个旧商铺改建出来的,前店后院的格局。前面用来接待寄信的平民或军人,后院则是邮政所职员居住和存放邮件的库房。

    和义州城其他商铺有所不同的是,邮政所的地面全部拼砌了福建产的瓷砖,墙上还镶嵌了许多半身镜子,屋顶还吊起了天花板,隐盖掉了屋顶的梁架结构。由于挡住了屋顶的明瓦,因此大白天房间内也需要点起煤油灯。

    但是因为地面上的瓷砖和墙上镜子的反光,邮政所内部反而比采用自然光的商铺更为亮堂。据说在京城某些绸缎庄子已经开始采用了这种商铺装修办法,灯光下的绸缎比在阳光下更为华美,也更能打动那些小姐夫人的购买欲望,让不少先行者大赚了一笔。

    当然,这种新式装修法的推广,也导致了福建、广东等地的建筑陶瓷业的兴起。这两地的陶瓷业者开始专攻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不再同景德镇争夺餐具瓷器的制造,这也进一步造成了陶瓷业的产业分工。

    研究陶瓷产业而出名的福建巡抚宋应星,也因此大受福建、广东陶瓷业者的推崇。而京城玻璃业和化工产业的发展,也使得镜子的造价急剧下跌,使得普通人家都能够用得起十年前被视为奢侈的玻璃镜子了。

    至于天花吊顶使用的装饰板材,则进一步促进了木材加工产业。木材加工产业的扩大,反过来又刺激了水力切割机和蒸汽机带动的板材切割机的推广使用。通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平民化产,大明的工业正一步一步的夯实着自己的基础,积攒出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大量资本。

    不过身处这场变革中的普通百姓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感觉自己的生活是越来越方便了,而城市里的钱也越来越好赚了。许多读过或是参过军的年轻人开始拒绝过和祖辈一模一样的生活,想要到外面去看一看世界,从而换一种活法。

    在崇祯十二年,大明的普通百姓终于有了想要睁开眼睛看一看世界的想法,这种离经叛道的思想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在今日的河北地区来说,这却是一种渐渐兴起的潮流。

    而交通设施的改善,警察制度的建立,各地邮政所的开设,也使得年轻人外出不再是一种一去不回头的人生冒险。当然这种人口上的流动和灾民的流动不同,是一种有序而促进社会劳动力分配的有益流动,因此也获得了官方的肯定和支持。

    而社会的人口流动,不仅刺激了城市的发展,同样也给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这个崇祯登基之后才成立的政府部门,仅仅花了十二年不到的时间,已经迅速成长为了一个庞大的机构。

    不管是交通运输业还是邮政业,现在都是油水丰厚的产业,而负责管理这两个产业的交通邮政部门,凭借着丰厚的利润回报,已经成为了户部和总理衙门之下第三有钱的部门。

    而交通邮政部掌握的资金过于巨大,并有着自己管理的银行,使得户部和总理衙门的官员都起了一些其他心思。他们想要把交通邮政部拆分为两个部门,从而分别归属到户部和总理衙门的管理之下。

    户部和总理衙门的想法自然遭到了交通邮政部尚田仰的反对,不过交通邮政部毕竟是一个新成立没多久的部门,部内的官员根基都还有些浅薄,无法和郭允厚、冯铨率领的两个衙门抗衡。

    于是田仰便挖空了心思想要寻找支持者,在他的积极寻找下,发觉朝中真正愿意和自己结盟的,也只有被文官集团们排斥的总参谋部了。总参谋部和交通邮政部之间还是有着许多关联的,比如提高运兵速度的铁路和公路建设,给驻守边关的军中将士带去抚慰的家邮递等。


    因此双方很快就开始接触了起来,信号计划实质上就是为传递军事情报开通的一个讯息传送系统。这种讯息传递起自皇帝的一个设想,及利用光学原理,把文字变成讯号传递出去,从而取代兵部传递军情的数百里加急的马递业务。

    不过想要建立这样一条前所未有的信息传递路线,不仅要修建大量的中继站点,还要培训出足够操纵信号机的人员,这是一项投入相当大且看不到收益的计划。户部和总理衙门都不愿意为这个计划投钱,而内务府投资的计划太多,这个看似不怎么重要的计划也就被搁置了。

    直到交通邮政部的官员感受到了危机,于是拿出了大笔的资金投建了义州-锦州-北京这条讯息传递系统,这才算是初步建成了这条实验线路。虽然崇祯十二年年初已经完成了这条线路,但是几次实验传递的信息都出现了缺失和错误,因此一度被人怀疑这条线路的实用性。

    如果不是田仰咬着牙坚持投入资金下去,总参谋部和燕京大学的教授们都差点要放弃这条臂板信号系统,转而继续建设军鸽传递系统了。

    在交通邮政部近乎无限资金的投入下,信号传输路线所用的信号机正变得越来越完善,而密码学和相关数学的研究也是不断出现了新的成果。

    听到陈万新的叫喊声,义州邮政所的所长黄承武顿时从面前的邮件上挪开了视线,看着走进来的陈万新有些惊讶的说道:“你问这个干吗?不过你来的真巧,明天我们正要做第44次测试。”

    陈万新顿时喜笑颜开的说道:“那就太好了,能不能把测试的内容改一改,我有一个紧急讯息要传回北京,如果赶列车回去,起码要10天,我希望明天就能传到京城去。”

    黄承武想了想说道:“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要传给谁?太复杂的消息可能不行。”

    陈万新想了想,从柜面上拿过了一张白纸,然后在上面写了一句话,接着递给黄承武说道:“不复杂,就那么一句话。”

    黄承武看了一眼白纸,上面写着“携200支猎鹿枪速来义州,甥万新。”这样一句话。他随即点头说道:“就这样一句话啊,那可以。你明日八点过来和我一起发消息,收讯人是谁?”

    陈万新松了口气,立即说道:“是我舅舅,江南制造局北京办事处的主管魏晨西…”

    第二日一早,八点没到陈万新就到了邮政所,这一日的天气很好,阳光灿烂,万里睛空。黄承武随即带着陈万新来到了义州城东南城墙上。这里竖立着一台三人多高的木铁机器,由1根支撑桅杆和6根信号臂组成。

    陈万新很有兴趣的看着黄承武带着两名帮手扳动信号机,他很快就看明白了这部信号机的运作方式,每根信号臂都设有3个摆放位置,通过6根信号臂不同位置的组合,便可实现字母和数字信息的编码。

    而在远处的信号站配备望远镜,就能看到相邻的站点发出的信号,收集信号之后再向下一站传送下去。

    虽然只有30多字的讯息,但黄承武却很谨慎的发了三次,花费了大约3分多钟。看着他忙完之后,陈万新不由大感兴趣的问道:“这样传递到京城,需要多少时间?日落前能到吗?”

    工作并不复杂,但是黄承武却紧张的冒出了汗,他拿着手帕擦了擦额头后,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每12公里一个信号站,大致一个小时传递120公里。我们距离北京约520公里,大概4个半小时就能传到京城。

    等下午3点过来等待传回的消息就知道成功还是不成功了。另外你要传递的讯息,昨晚已经跟着邮政列车送出了,即便信号传递不成功,十天之后也能送到京城…”

    事实上这次的信号传递并没有出错,再经过了十个月的反复测试之后,一种利用光学原理的信号传递系统终于被大明人给完成了。

    信号传递系统一经成熟,很快就成为了军队和商人的最爱。而铁路部门也随之利用它作为了列车调配的传递方式,这大大的增加了列车运行的效率。

    当然在初期,这种讯息传递的费用是相当高昂的,千里之内每个字大约值一个大明元,千里之外的距离则每增加五百里就需要加0.5元。

    这种信号系统的缺陷是,只能在陆地上使用,并极受天气影响。为了改变这些缺陷,大明和国外的科学家们积极的寻找一种不受天气和光线影响的信号传递方式,这也就再次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第666章 光学电报  
相关:  火热的年代    医婿  降生记  王婿  武道霸主  万古第一神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挽明第666章 光学电报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6s 2.3298MB

搜"挽明"
360搜"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