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安静的看着房玄龄说道,“其实学生是想着既然是书院可以出题,学院里也应该派个人,老师你说是吧。”
房玄龄颔首点头,“就当你说的对,那人可以做监考官,但是不能参与科举的筹备,可好?”
“可以。”顾青笑眯眯点头,“只要书院的人可以进入科举就行。”
“你还是为了给书院造势吧。”房玄龄一眼就看出了顾青的心思,“还是你担心五姓七望会有多少人参与科举,或者说你想看看科举之中有多少会脱离原本投靠的五姓。”
“老师明鉴。”顾青笑着拱手。
书房里只有两人的说话声,穿着一身行伍衣服的房遗爱回到家中,本来想着先去见过父亲就听到了书房中说话声,站在原地有也不好打扰父亲与顾青之间的交谈。
房玄龄又说道,“你的这一点朝中早就思量到了,外面有风声传来,五姓七望的子弟这一次不会参与科举,至于那些书生士子,是不是会脱离世家,还要看这一次科举会录用多少的学子。”
“老师说的是。”顾青也点头,“一直以来书生士子都拜在世家的名下,以至于他们想要出头还要看世家的脸色,书生士子是世家真正的根基力量,再说的明白一点就是五姓七望的望,没了这个望,五姓也不过只是比较富有的权贵。”
“只要我们挖了世家的这个望,一直以来世家对于朝中的控制与民间的力量就会土崩瓦解,朝中收了民心,又瓦解了世家,一举两得。”
“既然你都明白,老夫倒也省心。”房玄龄又说道,“老夫今日与陛下对奏,陛下已经把重修大明宫的事情交给你了。”
“对!学生确实还在考虑这个。”顾青又说道,“老师,学生要怎么样才能够不动声色的重修大明宫,又能绕过朝臣。”
“你能想到科举的用意就想不到重修大明宫的办法?”
顾青苦笑着,“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谓虱子多了不拍咬,学生的名声反正在朝中大臣口中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败类,不如一败到底。”
“不可多得的败类……”房玄龄思索着这句话,欲言又止,“败类也能不可多得?”
“老师,你说学生要不要早做准备。”顾青开口说着,“要是谁敢弹劾学生,学生就在他的门口泼尿,让他迎风臭十里。”
房玄龄痛苦的捂着额头,“其实不必这样。”
顾青再次为房玄龄添了一杯热茶,期待地看着自己的老师。
“其实重修大明宫主要是因为人力物力。”房玄龄又说道,“如今朝中的大臣担忧陛下大征民力会影响科举的进行,但若是百姓们自愿去重修大明宫就可以省下这些麻烦,之所以会交给你,是因为你能在短时间让百姓帮你建造了那座大工坊,你的名望很不错。”
“所以人力物力财力只能是学生自己来想办法了?”顾青早就想到了这个结果,本想着来探探老师的口风,结果没有什么惊喜,倒也多了些失落,李二啊李二!不带你这么玩的,你要重修大明宫凭什么让我买单。
“你若是要修大明宫需要先说服那位。”房玄龄端坐着喝了一口热茶。
“哪位?”顾青疑惑。
“你知道的,老夫不便多说,早些回去吧。”房玄龄淡定地逐客。
带着思绪顾青走出书房,撞见的房遗爱,“房二弟,你回来啦。”
“额……”房遗爱点头,“嗯!”
“改日一起来玩,最近我想研究一种西洋打击乐器,玩起来特别带劲。”顾青笑呵呵摆手说道,“有空来玩。”
“哎。”房遗爱点头。
离开的房府,顾青心里想着老师到底说的是哪位,要说弹劾,朝中最头铁就数敢指着鼻子骂李二的也就只有魏征了吧,应该就是他!顾青心中笃定一路朝着魏征的家走去。
魏征也住在朱雀大街上,虽然也是一个国公,还是郑国公,但是这家伙的人缘不怎么好,魏征老头子除了怼天怼地之外,时不时要怼李二陛下,尤其是长安朱雀大街的各位将军,被魏征怼过大半。
魏征的家也很起眼占地面积不大,要不是上次一把大火烧了他的房子,现在看起来还有些体面,要是在以前和寻常百姓家没有什么区别。
萧瑟的郑国公府,顾青见到正坐在院子里看书的魏征,就要走进去一个路人连忙拉住顾青,“小伙子,你去他家?”
“对呀。”顾青点头。
“小伙子,我老汉可要跟你说道说道。”这个路过的中年老大哥小声说着,“你别看这里是国公府,这里住着一个怪老头子,据说半年十个月都没有客人上门的那种,别提有多凄凉,每每走夜路,我都感觉这里闹鬼。”
凄清的秋风吹过顾青打了一个摆子,“这位大哥,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没鬼的。”
“就是瘆得慌。”中年大汉说着,“你要进去看看就看看吧,小心着点。”
听完他的话,顾青苦笑魏征的人缘是差到什么地方了,走进府中顾青上前几步,“魏老。”
“别人劝你不要进来,你为何又进来了。”魏征明显是听到了刚刚的对话。
“其实我最不信这些牛鬼神蛇的东西。”顾青笑眯眯说着,“魏老的新宅子住的可还满意。”
魏征瞅了顾青一眼,“听说陛下把重修大明宫的事情交给你了?”
朝中的风声可还真快,苦笑连连,魏征老头子既然知道自己的来意,那自己也就开门见山了,“老头子,我要重修大明宫的事情,你能不能不要掺和了,这一次就当自己聋了瞎了好不好?”
“聋了瞎了?想得美。”魏征挥挥衣袖,“如今这大明宫修不得,这些日子民生确实不错,但是大唐对外也是屡屡用兵,民间疾苦不可不查,顾青你是个明白人,老夫希望你也能劝劝陛下。”
“若是我非建不可呢?”顾青强硬说道,“重修大明宫,也足以让我名留青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