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9日在河南省淅川县引汉渠首闸。一笔阁 www.yibige.com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闸,工地上,一群群从四里八乡过来的的乡亲们在寒风中肃立!
这是一座滋润两岸人民40年的老闸。如今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渠首的建成,老闸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俏然销退。人们依依不舍的于它告别。
陶岔,作为当年引丹工程的战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值得南阳人民永远怀念和记忆。在向渠首老闸告别的人群中,有不少当年参加工程建设的民工。那段早已融入人们血脉的记忆,此刻又一幕莫浮现在眼前。
人民不会忘记,当年的陶岔工地,红旗猎猎,万头攒动。呐喊阵阵,炮声隆隆。
那是1968年冬,远景南水北调中线,近期引丹灌溉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工程,在陶岔开工。
这是丹江口水库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当年南阳地区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
邓州首先组织5000民工,开往工地,一年后增至4。2万人。
南阳,唐河县,镇平县,新野县,方城县,社旗县组织民工4。3万人。施工人数最多达8。5万人。
绵延10公里的建设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炮声隆隆。
开山炸石的爆炸声,劳动号子声,高音喇叭声,此起彼伏。
沸腾的劳动场面,使人一往情深,永生难忘。
那是一个激情年代!
1970年南阳县6县民工撤回,邓县民工坚守阵地。
白天两个人拉一辆架子车,一个人驾辕,一个人拉輎。用“爬坡器”上坡,一起拉着下坡。装土,运土,倒土,运石,运料。
民工们住的茅草房。吃的红薯面,冬天寒风刺骨。夏天暑热使人难当。
有141名民工献出了生命,有2280名民工致伤致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