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挽救京都议定书展示最大诚意
在德班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愿意有条件接受2020年后的量化减排协议。笔神阁 bishenge.com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也有表示,在将要召开的巴黎会议也会表示。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感受到中国为挽救京都议定书维护应对气候变化多边机制的诚意。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立足于本国资源,为应对气候变化付出了巨大能努力。十一五期间完成二氧化碳减排16亿吨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将碳强度降低百分之十七。同时,还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它发展中国家适应,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合作。
据一些专家测算,按照经济发展速度,在乐观的情况下,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正常情况下要到2040年达到峰值。如果从2020年接受量化减排指标,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可以说,这是中国对全人类未来作出的贡献。也是中国作为以发展中的大国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中国有超过13亿人口,其经济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当然会很大,但是这种总量的庞大,被更加庞大人口基数一除,就变得非常微小。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约为日本的一半,还不到澳大利亚或者美国的三分之一。这似乎更真实地反映了发展阶段河生活水平的差异。
但是,一些发达国家总是盯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排放量,称只有新兴经济体接受量化减排指标,他们才参与。
这种态度,好比是富翁要求穷人同样缴纳数额的税款。既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又不合常理。须知,新兴经济体的排放量只是在近年才伴随着发展而有所增加,而造成气候变化的,是工业革命后两个多世纪以来累积在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谁的贡献最大是不言而喻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的速度加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百分之25。超过了科学家可能测量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记录,而且尚未减缓的迹象。
在中国展示的诚意面前,一些发达国家应好好反思,承担自己应尽的历史责任,真正顾及自身以及全人类的未来。
当今,城市产出百分之80的gdp,百分之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直接相关,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排放总量的百分之70至百分之80。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可持续的公共交通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公共交通政策需要优先考虑大众的出行方便,而不是私人车辆。
发展节约交通势在必行。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三大领域。交通运输消耗的能源以石油为主。交通用能有成品油,电力,天然气等,其中成品油占交通总能耗的百分之90左右,主要道路机动车。这一交通用能结构短期难有改变。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交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0年的百分之7。72提高到2011年百分之8。20。由于人数众多私人机动车辆的能耗没有纳入统计,这一数值低于实际。
按照国际可比口经,初步估算我国交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比重大约百分之12。。同期,原油自给率由百分之77,下降至百分之46。
我国石油对外依赖提高和能耗的持续增长,使中国交通节能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以电能和氢或者其他低碳能源驱动交通工具,有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我国在2001年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列入863国家计划。2012年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铁路,水运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发展相对缓慢的运输方式,应该极可能加快完善铁路,水运网络,提高大运量运输方式的市场份额。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导致的气候问题,正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有很大。全面实现低碳生活成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主任说,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的是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他举例说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月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6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己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事实上,城市居民的一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每天都在产生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据测算,2009年到2011城市居民生活用能已经占到每年全国能源消费量的大约百分之26,二氧化碳排放的百分之30是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而造成的。
一家网站有一个碳排放计算器,100平方米的住房,一辆轿车的三口之家,一年的碳排放近百吨。近年来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绿色环保等理念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从日常生活和消费细节做起,为减少资源消耗以及碳排放贡献自己的力量。随手关灯,骑自行车上班,减少电梯使用,购买小排量汽车,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使用,废物再利用等行为正成为众多居民的自觉行动。
虽说,气候变化跟居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积少成多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所以自己尽量在日常生活中节电,节水,节气并且回收利用,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习惯和好的态度。
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要在居民中实现全面低碳生活,还面临着粗放生活方式和不良消费嗜好两大拦路虎。
专家认为,当前很多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依然很粗放,只管自己方便舒适,不管给日常生活带来的生态成本。现在,家用电器都有待机功能,也就产生了待机能耗。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家庭平均待机能耗相当于这些家庭,每天都在使用着一盏15瓦到30瓦的长明灯,占城市家庭用电量的百分之十。仅彩色电视机一项,一年下来,就浪费电力几百亿千瓦时。相当于几个大型火电厂白白发电。
更何况在住房,汽车等高排放领域的消费过程中,一些城市居民存在有你追我赶方式的攀比心理。还有追求大户型,大排量的好大心理。
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不仅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更是一项社会工程。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家庭,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大量石化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为人类所共识。所以低碳生活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低碳经济崛起的新起点。
低碳是什么?低碳是由英文lowcarbon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比较低的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个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我们不能折腾光了山林,折腾光了矿床,也折腾光了我们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