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溪有些失望的撇撇嘴,还真是便宜她了。一笔阁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而这个时候沈瑜和沈鸿修走了进来,看沈鸿修的脸色带着失望,不过却有一点点的释然,显然,他是尊重沈瑜的一切决定的。
看到沈瑜,沈明溪觉得有必要将沈子琪的事情说一下,“爸,你说巧不巧,想将我推进湖里的那个沈姑娘,竟然是沈哲涵的大女儿叫沈子琪。”
沈瑜眉头蓦然的死死皱起来,眉目之间带着寒霜。
沈明溪又忙接着开口,“爸,别生气,太爷爷已经报了案,现在她被关起来了。”
沈瑜的眉头依然皱着,缓缓的开口,声音带着淡淡的嘲讽,“这个沈姑娘胆子这么大,依仗的不过是沈家的势罢了。”
沈老爷子和沈鸿修脸色有些涨红,但是却没法反驳,事实确实如此。
就像赵雅荷依仗的是赵素琴,这个沈子琪当然依仗的是沈家,没看那馄饨馆的老板都不敢惹他们,对她还恭恭敬敬的吗?
而她一个小姑娘有什么值得恭敬的地方,还不是因为沈子琪背后站的是沈家。
不过这两个人现在可不会再说以后好好教育之类的话了。
他们当然会严厉约束沈家其他弟子,但是沈哲涵一家,除了姓氏不能更改,其他的已经和沈家再没有一点关系。
那几个孩子以后是好是坏,是死是活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等他回云城的那一天,就是这家人搬出沈家的那一日。
沈老爷子,不知道怎么的,非常期待那样的场景。
但是前提是属于沈家的东西,他们一样都不许再走。
他已经让沈伯全权处理这件事儿。
先查明他们的资产,悄悄冻结他们的银行存折。
当然了,这些不能让沈哲涵的媳妇知道,免得打草惊蛇。
相信沈哲涵是不会将自己的真实身世,告诉自己的妻子和儿女的。
“我们来的太匆忙,也是急于想见到你,所以一分钟都不想耽搁,云城沈家那边扔下的事情实在太多,阿瑜,爷爷问你,你是怎么打算的?”
沈瑜紧皱的眉头一点点的舒展开,眉目之间的寒霜一点点的淡去,声音温和的说道,“这件事太突然,不可能这么快时间就将一切打算好,您和我父亲也不可能马上就离开,这件事儿还要从长计议,毕竟云城和靠山屯离得太远……”
“离得远也没事儿,到时候派几台大卡车过来,什么东西都拉走了。”
沈老爷子是个聪明人,当然不会和沈瑜说,什么都不要,只要人去就行了。
虽然这是自己的亲孙子,但是他毕竟不是在沈家长大,沈家所有的一切他从来没有享受过,生活带给他的只有苦难,更因为他是沈家人,所以才造成他与父母骨肉分离,所以沈家最对不起人的就是他。
也许在他们眼里,即便这青砖大瓦房是新盖的也不值得一提,但是在沈瑜的眼里,他所有的一切都很重要。
这孩子,虽然不是个敏感多疑的人,但该有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
他又给自己的儿子使了个眼色,希望他可别说出让沈瑜伤心的话。
几个人的眉眼官司,沈明溪看得清清楚楚。
然后也明白了个大概。
于是看太爷爷和爷爷,就有了一些好感。
其实在进西屋之前,沈明溪心里还没有什么波动,但此时此刻,就真的有一种血浓于水亲人的感觉。
她笑眯眯的,“爸,你和我太爷爷还有爷爷说话,我先去厨房帮忙了。”
沈瑜点点头,而沈明溪则是快步的离开了西屋。
天色要黑下来的时候,沈三爷和封安宸来了。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封安宸准备将他和李庆的学习资料和一些必需品邮回去,然后就不会再回靠山屯了。
沈佳文拉着封安宸去了他们的屋子,也不知道去说什么,想来是约好高考之后怎么见面的事情。
毕竟这三个人的友谊可是实打实的。
沈明溪虽然很震惊,但是这一切也在意料之中。
不管是现在走还是五月份走,都没什么区别。
晚上包的酸菜馅水饺,陈丽又炒了四个菜。
吃饭的人多,做饭的人也不少,干活的也多,所以,陈丽并没感到忙绿,晚饭就做好了。
靠山屯也没有人家有电视,所以大家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要是平常的时候,沈三爷和李五爷肯定坐在饭桌旁一边喝酒一边说着靠山屯儿的大事小情。
尤其是过完年马上就要包产到户了,旧有的模式被打破,新的模式马上就要建立,据说别的地方已经实行了,而且成果非常好,因为这样大大提高了人的劳动积极性。
毕竟土地是自己的了,种的好了,就有吃有喝,种的不好了,颗粒无收那就等着饿死,而不是现在大帮哄,虽然是挣工分,但即便工分挣得少,只要出勤,也会有工分的。
比如锄地,如果是自家的,那肯定是将野草锄的干干净净,但是现在不行,有不少人干活偷懒,属于滥竽充数的哪一种人。
沈老三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沈三爷准备在退休之前将这件事办妥,交给下一个人接班人,但是还没有选好人选,其实在此之前公社一把手看好的人是沈瑜。
以前他也知道这个人,对他的文化程度很满意,不过却因为沈瑜的性格和家庭让公社一把手将这件事情放置了下来,毕竟,不论从哪里讲,这都实在算不上一个合适的人选。
为人子女理当孝顺,但要是愚孝,那就不可取了,万一公私再分不开,那岂不是将靠山屯推进火坑里。
但是从秋天之后,公社书记就知道了沈瑜分家的事儿。
毕竟在位置时间长了,见的人和事也多,自然而然的就分析出来沈瑜在这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自然对沈瑜刮目相看的,更别说人家现在不但盖起了大瓦房,而且在政策的春风下做起了生意。
公社一把手当然不会像有些人,对做生意的这些个体户持有偏见,毕竟他们是最了解政策的人,也是第一时间接触政策的人,自然而然的,对于国家的形势把控的也算是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