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贝金赛尔第一次感觉演一个花瓶角色都是这么的困难。笔神阁 bishenge.com
明明导演已经讲戏讲的很清楚了,她自己在心中也刻画出了角色的大体形象。
可一上手,得了,“咔。”
这是她今天早上听到的第五次喊停了。
“凯特,你先休息一下吧,调整一下状态。”
莱曼倒也没太说什么,凯特不明白,他在监视器里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这是对戏被碾压了。
这能说什么,不是她表演的不好,而是与希斯-莱杰饰演的二当家气场不搭调。
“希斯-莱杰,你过来。”
人来了,莱曼吩咐道“你等会换种方法,试试收着点演。”
“嗯。”希斯-莱杰肯定的点点头。对他来说,这一幕戏他能用十几种不同的风格演出来,收着点情绪,很简单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凯特-贝金赛尔有些被打击到了。
就像她小时候成绩优异,很顺利的就一路读到了牛津大学,总觉得学习不难,甚至还让她产生不了任何的成就感和激情,于是她跑去了好莱坞,去当一位演员。
但她刚刚的表现真的很差,连她自己都感觉到了,甚至还没有刚开始那么好。
只要她的视线与希斯-莱杰对视上一秒,她的反应大到惊人,有那么一瞬间,她感觉对方打量的眼神好似把她看了个通透,什么东西都隐瞒不了对方。
于是不是忘记接台词,就是表情不到位,那么就是眼神飘忽,都快飘到摄像机镜头范围之外了。
一连五遍,把什么错都犯了,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演过戏。
表现的还不如个新手。
“准备好了,导演。”
十分钟过后,各项工作都已就绪,凯特-贝金赛尔再度入场
莱曼看着监视器传达出来的画面,微微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方法还不错,让希斯-莱杰收着点演,气势别太压迫,凯特倒是比前面好了许多,但还不够,“再来一遍。”
“希斯-莱杰,坐姿也调整一下,往后压,别前倾。”
“ok。”希斯-莱杰比了个手势。
因为演员的表演耽误拍摄是不可控因素,莱曼倒也心态放的很平,他一般有脾气,都是剧组的工作不到位,而不是表演上的事。
人家没状态,强逼也不是个办法,唯有徐徐图之最好。
演员吗,都是这样的,或许天赋占了很大一部分,但镜头下的表演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希斯-莱杰难道一出生就会演戏?难道尼古拉斯-凯奇出道就拿了奥斯卡影帝?
屁嘞,前者龙套都不知道跑了多少年,而后者,靠着家族资源,倒是不愁戏拍,还往往角色比较有分量。但早期是怎么被人嘲讽的,不也慢慢挺了过来,还改了名字,啥影帝的表演奖项拿到手软。凯奇走到这一步花了多少年,细数应该有12年吧。(地位逼近一线开始算起,也就是1996年,靠着《远离赌城》拿到奥斯卡影帝)。
谁还没有个磨炼的时候,凯特才刚出道不足5年,一共才演了多少戏。演员这一行对她来说,说一句新人不为过。
而且演技这东西,从来都不是主观意义上的事情,它需要人生阅历,需要表演底子,还需要点灵气,有时候感觉来了,自己都感觉惊人。
就比如希斯-莱杰,从《活埋》到现在,他的进步是莱曼看在眼里的。从开始拍摄幽闭戏的时候,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找找感觉,到现在的游刃有余。
饰演的角色也能更立体,更丰满。
就像刚刚分别用好几种不同的情绪,演绎出相同的镜头效果。
内敛、外放;含蓄、张力,他越来越拿捏的准确。
《活埋》时略带的一丝青涩感也已被时间慢慢磨去。
再好比,汤姆-克鲁斯,早期的作品演的同样不好,很多时候都能看出他在戏中的违和感。
但起码人家也是在进步的,要不是耍帅扮酷的角色演多了,很多习惯成自然,估计进步的还要快些。
真可谓成也颜值,败也颜值啊。如果他不够靓,也不会得到那么多演出的机会了。
也是因为这方面,转型之路才这么困难。
不过肯努力,不是没得救。
“过。”
再来一遍,又好了很多,虽然凯特-贝金赛尔的表演还是不够细腻、不够完美,但好在她也有颜值弥补了一下这方面,不至于让观众出戏,也就完成她的任务了。
拍摄渐入佳境。
一周过后,华纳制片厂的布景现场。
今天要拍摄的是汤姆-克鲁斯的家庭戏份,也是他后面爆发、黑化的几个伏笔。
在这里,莱曼与托马斯沟通之后,决定通体用暖色调来拍摄。
给人美好,再加以摧毁,显得更有说服力,也能加深观众的感官。
很多人都说过,电影是一场由光影交织的欺骗艺术,这话莱曼十分的认同。
故事是假的,但情感又未必不是真的。
灯光的作用自不用说,如果一部影片没有光线的运用,呈现出来的效果不知道多难看。
演员要灯光,营造氛围更需要。
拍戏时,补光、色调、调光的技巧可以清晰的凸显出演员的五官轮廓,通过一点点强光还能起到修饰皮肤瑕疵的作用。灯光说一句现场版的美颜神器绝对不算夸张。
那些富有光泽、肌肤似雪的效果,实际上都是灯光的功劳。
而暖色调,最注重氛围柔和,能让人感觉到舒适。
几顶橘黄色的大灯安置在房间的四处,工作人员调节好遮光板的位置。
“ok,没问题了。”很快,灯光组的负责人就过来汇报情况了。
“摄像?”
“ok。”
“演员?”
“准备好了。”
“a——”
镜头里,汤姆-克鲁斯微皱着眉头,拿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他刚刚跟上司碰面,要求返回警队,但被否决了。
三年、三年又三年,不知不觉,他已经干卧底9年了,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我回来了。”他大声喊道。
随着汤姆-克鲁斯说出台词,镜头缓缓偏移,出现在画面里的是一间厨房,一个女人正在忙活。
听到动静,知道丈夫回来了,女人缓缓转动身子,朝着汤姆-克鲁斯露出笑容。她笑的很开心,很有感染力,汤姆-克鲁斯从开门就一直皱着的眉头不知为何舒缓下来。
一种温情的感觉在四周流淌,恰又被摄像镜头完美的记录。
“伊恩,你先去客厅坐着,晚饭马上就好了。”
轻言细语、目光清澄却有爱意
“咔,过。”
坐在监视器后面的莱曼非常满意。
听到自己的表演ok,伊娃-格林心下松了一口气。
天知道她为了这个镜头准备了多久。
从莱曼确认新项目打电话告诉她让她从中挑选一个角色的时候,她没要戏份稍多一点的“线人”,而是选了这个角色时,她就在准备,一直等着正式有她戏份拍摄的这一天。
一般来说,她这个年龄的女演员基本不会选择妻子一类的荧幕形象,但伊娃-格林是个有追求的。
她不甘心再演什么花瓶角色,或者说在她的心里她是想证明给莱曼看的。
她希望莱曼能把视线更多的放在她身上。
伊娃-格林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但是她这样的做了。
夜晚,莱曼一个人坐在酒店房间的客厅里修改着拍摄计划安排。
因为他发现汤姆-克鲁斯不是个很能代入情绪的演员,应该这么说好一点入戏慢、出戏快。
有时候拍摄的很有感觉,到了第二天,又是频频失误。
这跟希斯-莱杰简直是个反例,他是入戏快、出戏慢,很多时候他的戏都拍完了,还要独自坐在椅子上暗自揣摩一番。
而尼古拉斯-凯奇就是个老油条了,入戏快、出戏的更快,偏偏演的是真不错。
或许这就是在好莱坞混迹十五六年、属于中年老男人仅有的骄傲吧。
因为他发现现在跟希斯-莱杰对戏,越来越有种压迫感,这倒是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两人只要有碰撞,必定火花四射,倒是带动着汤姆-克鲁斯的表演也更加自然起来。
是好事。
不过,莱曼还是觉得集中一点汤姆-克鲁斯的戏份拍摄会比较好,免的他昨天还行,过了一天,又变成“靓汤”。
“咚咚咚。”有人敲门。
莱曼放下计划表,打开房门,站在门口的赫然就是伊娃-格林。
她似乎刚洗过澡,身上有种好闻的味道。用的是哪款沐浴露啊,真诱人。
哦,不,是真漂亮。
两人都是“老夫老妻”了,莱曼更是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直接一把抱起伊娃-格林,然后关上了房门。
说实在的,二个月没见,他都要憋坏了。
他才27岁,正是男人那个啥啥最旺盛的时候。
柳外清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曲径深处说深期
情愫谁得知。
又如“轻声低颤”、“佯行佯坐”、“娇喘如息”、“娇羞云雨时”。(此处省略三千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