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双壁
1651年(顺治八年、永历五年)二月,清军由柳州南下,逼近永历的老窝南宁。
永历吓得不得了,要是广西一失守,就真的无处可去了。
孙可望自封秦王后,从云南出兵,收复了四川、贵州大部分地区。
南宁一失手,永历能去的地方只有贵州,孙可望的地盘。
去,就要被孙可望节制,成为当年的汉献帝;不去,就要被孔有德擒住,成为清军的刀下魂。
既然这样,那......还是去吧。
永历立即下诏,要孙可望要么带兵来救,要么把自己接走。
孙可望表明了态度:正式封我为秦王,干还是不干?
永历被迫封孙可望为“冀王”,和秦王差不多,一字亲王。
打死不封孙可望为秦王的原因在于秦王是朱元璋次子朱樉的封号。
朱元璋的大儿子是朱标,为太子,朱樉就为众藩之首,传了两百多年,为了避免重复,加上对老朱的尊敬,朱由榔勉强给了个“冀王”。
孙可望不干,孙可望已自封秦王久矣,戴“秦王”的帽子办事,穿“秦王”的衣服见人,现在要封“冀王”,不干。
怎么办?孔有德清军马上打到南宁,关键时候,朱由榔还是选择了忍,退一步海阔天空。
好,好,好,认了,秦王嘛,给,给还不行吗?
三月,朱由榔正式承认孙可望秦王的合法性,此事告一段落。
十一月,清军打到南宁城下,永历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何去何从。
结果五花八门,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当时都有人想到。
有人主张迁入越南避难,有人主张航海去福建依附郑成功,马吉翔主张依附孙可望,首辅吴贞毓拿不定主意,由于不决。
其实当前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附孙可望,马吉翔的建议很正确,吴贞毓也知道,只有孙可望能拯救永历朝廷,只是当初极力反对孙可望封秦王,现在不好意思开口。
永历本人也不想依附孙可望,成为当年的汉献帝,但是没办法,形势所迫。
十二月初十,清军占领南宁,永历出逃。
1652年(永历六年,顺治九年),永历跑到了云南,孙可望接到消息,为了稳定前线军心,将永历接到了贵州。
南明有很多政治家、军事家,南明第一军事家毋庸置疑,李定国。
至于政治家,前文说到的史可法、瞿式耜排第三,堵胤锡第二。
排名第一的是张苍水,张苍水者,张煌言也。
张煌言,南明最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之一,很多人没听过,这很正常,真正有名的一般都不为人所知。
国学大师章太炎曾这样评价张煌言:若公者,非独超越史、何诸将,虽宋之文、李,犹愧之矣!
“史”是指史可法,“何”是指何腾蛟,“文”是指文天祥,“李”是指李芾,这句话不用翻译了。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葬了三个人,后人称他们为“西湖三杰”。
宋朝一个,叫岳飞。明朝两个,分别叫于谦、张煌言。
三杰中,岳飞祠中香火鼎盛,于谦墓人烟稀少,张公墓前无人问津。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浙江宁波人。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张煌言出生,同年也是万历驾崩的日子。
天启、崇祯二朝的动乱给了张煌言很大的震动,当时国家内有农民军,外有清军,张煌言觉得,光读书没用。
后来,张煌言在读书的同时也训练骑射,学习兵法,培养军事才能。
1645年(弘光元年),清军南下,连破扬州、南京、杭州等地,国事危急,张煌言毅然投笔从戎,拜别亲人,参加了钱肃乐领导的军队,奉鲁王。
张煌言就这样在朱以海麾下活跃于东南沿海抗拒清军,后来绍兴被攻破,鲁王被张名振接到舟山群岛,张煌言也跟随鲁王到了舟山,坚持抗清。
再后来舟山失陷,鲁王便到了厦门,依附郑成功,郑成功没把鲁王当监国,仅仅当做藩王,安置在金门。
郑成功是个英雄,张煌言也是个英雄,这两个少年英雄一见面,就产生了火花。
郑成功奉的是隆武政权,后来奉永历政权,鲁王在自己地盘上,仍然不承认其监国政权。
郑成功对鲁王的态度,也不是很好,只是尽地主事宜,像招待客人一样。
然而鲁王仍能在郑成功地盘上过小日子,吃郑成功的,喝郑成功的,很大原因是郑成功给张煌言面子。
张煌言跟郑成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张煌言:“招讨(郑成功)始终为唐,真纯臣也!”
郑成功:“侍郎(张煌言)始终为鲁,与吾岂异趋哉?”
郑成功小张煌言四岁,虽然地盘比张煌言大,势力也比张煌言大,但他很看重张煌言。
因此郑成功与张煌言所奉的正统不一样,但还是能成为深交,鲁王也跟着混得很好。
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派部将甘辉、陈六御和鲁王的张名振攻取舟山,张煌言也随张名振出军。
幸运的是舟山打下来了,遗憾的是张名振中毒身亡,遗言要张煌言正式统领自己的军队。
不过郑成功却把张名振的军队抽给了自己的部将陈六御。
张煌言为了大局,忍了。
第二年,清军进攻舟山,陈六御阵亡,舟山失陷,张煌言移军秦川,收编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军队。
同时建议朱以海,去“监国”号,朱以海同意了。
张名振死后,张煌言就成了鲁王麾下势力最大的人。
经过多年的磨练,张煌言已经可以主宰战场,他获得了一个头衔——儒将。
所谓儒将,即文武双全,风度儒雅的将帅。
历史上能获得这一称号的将军不多,像周瑜、李靖、岳飞、卢象升、张煌言他们属于一类人,他们能获得“儒将”的头衔。
从1656年开始,郑成功与张煌言再也没有奉溯上的分歧,只认一个老板,朱由榔。
注意,只是在奉溯上没有分歧。
我始终认为,对南明贡献最大的只有两个人,为世人所知的郑成功不在其中,本应为世人所知的堵胤锡也没在其中。
历史上《史记》与《资治通鉴》称为史学双壁,我称这两人为永历朝的双壁。
李定国、张煌言,南明最杰出的两个人,帝国双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