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10日,下午4点。
史特文堡要塞阵地
数以千计的21集群已经抵达了战场,东德的陆军也已经提前进行准备,在预定的战场上,打响了防卫战争。
数百门不同口径的火炮,以及一部分火箭炮,向着集群不断的投射出弹药
集群里面的光线级,不断的射出激光,将一部分的炮弹和火箭弹气化。由于弹药的命中率问题,大部分都砸在空地,少数对集群有威胁的炮弹,多半被拦截,仅有极少数,才能给集群造成伤亡。
因为,炮弹和火箭弹的命中率,以及少数能够打击到集群的弹药,却被光线级精准的拦截。
所以炮火攻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不过,好在东德国家人民军在进攻之前,加强了布置地雷。地雷的威力虽然不如炮弹,但是,光线级仅能拦截天空飞行的目标,但却无法清理埋在地下的地雷。
随着集群的接近,地雷开始不断的爆炸。
地雷除了可以杀伤坦克级之外,还能杀伤突击级。实际上,人类跟持续了十年的战争中,地雷也主要是为了对付突击级的。
突击级其正面的装甲坚硬,并且还有一定的坡度,甚至,125口径的坦克炮,都经常被弹开。但突击级的防御也仅仅是正面,其侧面、背后和柔软的腹部,并没有被坚硬的装甲覆盖。
要塞阵地大面积的埋下空前密度的地雷,所以,超过百只突击级组成的先头部队,还未冲到阵前,已经被地雷给炸死。
如果,能思考的话,肯定会吐槽尼玛的,不科学,人类什么时候地雷密度达到这么密度的程度?
当然了,即使再密的地雷,但分摊到面积几十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密度也就未必那么惊人了。所以,付出了2000多损失之后,先头部队已经冲到了阵地上。
“无人化阵地,启动!”
很快,大量的无人阵地,露出了凶残的面目,在1000米之外,视线难以看清的距离,无人阵地系统的摄像头和红外设备却是可以观察的一清二楚。然后,电脑系统自动分析,进行敌我识别、瞄准、攻击!
哒哒哒!
大量的20、36的机炮,高速的射杀集群
一座无人化阵地的的杀戮效率,不亚于4架战术机,除了机动性不如战术机之外,火力完全不逊色。
每个阵地至少10个无人化阵地系统,任何一面大举推进,必然会遇到3座无人化阵地系统的射杀。
虽然,一部分无人化阵地系统,弹药还未消耗完,就被攻入了阵地。但是每一座无人化阵地系统被摧毁,至少报效数百只
“无人机部队,升空准备!”
史特文堡要塞阵地的无人机指挥室内,已经乘着机会,让无人机升空。猎杀前方的光线级
上万架无人机群,如同一片乌云一般飞过!
第666战术机中队,目前还作为预备队,没有投入作战中。
“看起来,有可能我们都不需要参战,战斗就结束了!”提奥多尔说道。
“不,没那么轻松!已经突破地雷阵地,数量已经超过预计。无人化阵地已经被突破!所以”爱丽丝蒂娜肃然说道,“全员,准备出击!”
“了解!”
“啊啊啊啊哦啊!”
大量的突击炮弹药不断的射出
9架枭龙1精准的担当移动炮台,给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然,弹药消耗的比较快就是了
不过,无人化阵地系统的武器,跟战术机的弹药口径是一致的。所以,枭龙1甚至主动跳至被攻陷的战壕中,取出那些因为精密的电子系统已经被破坏之后,停止工作的无人阵地上的36口径的机炮弹药,作为战术机的补给。
进攻史特文堡要塞阵地的,大约有6个梯队集群。每个集群在500只以上,随着多层次的火力打击之后,阵地面对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与此同时,陆军的伤亡也不到50人。
“法尔肯贝格要塞遭遇超过1万只进攻,防御部队正在求援!”沃尔塔向指挥官爱丽丝蒂娜汇报道。
“一万多只吗?”爱丽丝蒂娜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劲。
这才仅仅是第一天遭遇,两个不同的要塞,遇到的总数量估计已经接近于2万,加上其他部队应对的小股,保守估计,第一天遇到的,数目就逼近3万!
而正常情况下,由于梯队的奔跑速度不同,突击级一般的在前面。中间则是以坦克级和要击级为主。
行动缓慢的要塞级、光线级和重光线级,有可能是在后方。
一般从遭遇的先头部队,到结束异常战争,往往需要三天时间。这三天内,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大批!
“第666战术机部队,收到了吗?”李锋问道。
“收到!”爱丽丝蒂娜说道。
“这次的数量远远低估了,根据我们卫星监测到的最新动态,这次对东德方向进攻的数量超过以往,总数量不低于10万。估计在10万20万之间,取中间值,15万16万只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数据。”李锋说道。
“什么?!”
“15万16万只!怎么可能!”
第666战术机中队纷纷震惊。
按照以往的进攻的规律,大约是每半个月一波35万集群,前来发动一波进攻。这是的基本规律,外出的半个月返回巢穴一次,巢穴不能知道前线的的动态,返回巢穴的,才能把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头脑级。而头脑级并不能做出判断,而是把收集到了资讯,上报给重头脑级。
而地球上真正具备跟人类同等级思考能力的只有一只初始巢穴的那只重头脑级,剩下的全部都是按程序办事的碳基机器人。
正常情况下,之所以不会有什么精巧的战术配合,完全就跟即时战略游戏菜鸟,不管敌人实力如何,反正就是造好一批单位,鼠标一筐,然后过去。
毕竟一只重头脑级,处理全世界各地的大量资讯,不仅仅是战斗,还有生产。要是每件事都做的细致,重头脑级估计其浮点运算性能是不够的。
但是大量不断进攻,损失了不少单位之后,逃回去的,反馈资讯之后,重头脑级虽然不会认真的思考策略,但是简单的增加更多的,去消灭人类。
派遣1万只不够,下一次可能就派遣1.5万只。逐渐开始加码,2万只、3万只、4万只、5万只
渐渐的有可能就是10万只以上!
虽然,的进攻毫无艺术性可言,但人类就在这种很呆板机械的消耗战中,人口和资源不断被消耗,而逐渐衰弱!
而随着时间发展,数量会越来越多,如果没有这个认知,那么,永远都会低估了的实力。
“保护好自己!”李锋说道,“祝各位好运!”
“谢谢!”爱丽丝蒂娜因为此前,李锋的讲的笑话,所以,有点尴尬,所以,话也变得很短。
接下来,第666战术机部队,像是电影剧组赶场一般,在多个阵地之间穿插
至于,李锋所率领的凤巢实验部队,战术机也陆续赶往前线支援,但不可能像第666战术机部队那么拼。
实际上,凤巢战术机大队,主要就是在保护基地的安全。清理掉接近基地的,另外,就是凤巢无人机部队,正在利用卫星,指挥总数量超过3万架的无人机,在整个战场上,跟光线级对射
命中率虽然不如光线级,但是,众所周知光线级必须要用元素,才能发出大功率的激光。但主要任务,有是在宇宙不同星球地区元素。大量的元素被用于生产光线级、重光线级,就跟的任务产生矛盾。所以,生产光线级和重光线级之类能够利用激光远程攻击的单位,却是非常的吝啬。
正是因此,无人机对光线级,在火控和威力,全部都远远逊色于光线级的同时。却是利用绝对的数量优势,搜索发现接近和消灭!
一旦光线级被发现了,就是它的末日!
因为,无人机飞的再慢,也比光线级跑的要快。而低空飞行的无人机,被光线级给照射消灭了,只能证明一件事光线级暴露了位置,而且,距离不超过500米!
“凤巢无人机部队,卫星遥控作战,清理三处光线级集群,预估消灭100只光线级!损失2万架无人机!”
随着凤巢实验部队向东德友军通报战果之后,整个东德前线大量的重炮和火箭炮开始洗地。
与此同时,超过200架战术机,在战场上穿插!
东德陆军的士兵们,逐渐的发现他们居然成为了配角,消灭的主角,是战术机、无人机、地雷和炮兵。
首日作战,预计消灭的集群超过4万而整整一天,东德守军仅仅损失不到500人!
这个战果,跟过去对比显然是非常厉害了
但是,最危险的时刻还未到来!
的先头部队,已经消耗了守军的地雷阵地。接下来,即使补上一些地雷,也会显得非常薄弱。
“什么,又开始有新的集群?”
“推进到诺因哈根?怎么可能!”
“发现更多大约2万只,突破了奥得河防线,开始进攻诺因哈根!”
下午5点开始,各处阵地传来来令人震惊的消息。
尽管前线阵地消灭的大量的,但由于奥得河防线的要塞阵地,并不是完全堵住了推进的路线。
所以,依然还是有并没有进攻这些前线的要塞,而是选择向着柏林的方向继续推进。
而诺因哈根要塞阵地,已经属于柏林郊外的门户了。
再要突破这座阵地,那么柏林药丸!
所以,前线不断的收到命令,各部队迅速的向诺因哈根驰援
距离柏林市区仅60公里的诺因哈根要塞阵地。此时,正在遭遇数以千计的围攻。战场上大量被人类抛弃的坦克、火炮,正在被啃食
甚至,一些坦克和车辆中,来不及逃走的人员,也发出惨叫:“不,不要!”然后,他们就被坦克级的有力的胳膊抱住,然后塞入其巨大的嘴里面。
这些坦克部队,是提前抵达驰援的一直坦克团,但却遭遇了数百只的逼近围攻,所以,坦克部队近乎全军覆没。
少量幸存的坦克兵,被阵地上的陆军救援,成为要塞阵地外面蹲战壕的炮灰。
当然了,这些战壕也一个接一个被突破!
“第666战术机中队,奉命驰援!”范氏兰、凯蒂亚两骑从天而降,大量的子弹向着倾泻。
36突击炮的子弹,在群冲打出一朵朵血花。
“非常感谢!”阵地上残存的几名士兵发出感谢之后,互相搀扶着,从战场上撤退,回到背后的要塞中。实际上,在阵地上坚守,意义也不是很大,毕竟,步兵的武器,对杀伤力有限,远远不如哪怕仅36口径的突击炮。
要是人类士兵可以轻易操作36突击炮的话,那么,对付也就比较容易了。问题是,36突击炮,后坐力还是太大了,战术机用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普通的士兵除非有终结者的肌肉,否则,不可能把突击炮当作机枪来使!
其他的对有杀伤力的武器,的射程不够远,而且,射击组度也很满。不像战术机的突击炮,完全都是自动化火力,只要卫士按射击按钮,或者,直接就是电脑自动程序化射击,然后,就可以对着突突突突的射杀。
由于,第666战术机中队是东德前线唯一的一名卫士配两部战术机,所以,即使经过了一番苦战,但还是换机,再度驰援。
当然了,由于第666战术机中队还在其他的战场上苦战,所以,仅能分出两骑由于范氏兰领队,另外,还有凯蒂亚跟随,两骑以最低小分队比分队还小的单位,前来驰援!
诺因哈根要塞阵地不可不救。
但第666战术机中队还有自己的任务,在任务还有完成之前,也只能派遣两骑,分兵驰援诺因哈根要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