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牢之中。
李四被人用水泼醒,显得十分错愕。
望了望四周,发现依旧是之前所在的牢房,有些庆幸,庆幸自己还活着,庆幸他没有就这样到了阴曹地府。
他想伸出手看看自己手腕的伤,但是四肢都被绑在了椅子上,根本一点也挣脱不开。
可当他企图挣扎的时候,他也发现自己并没有失血过多造成的那种疲乏与无力,只有脑袋是昏昏沉沉的,身体的其他状况又似乎一切都好?
正当他在脑中回想着之前发生的一切之时,牢房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走进来了一位面色和善的老者。
老者让差役们都退了出去,牢房中只留下被绑在椅子上的李四和他自己。
“老夫李三才,时任两广总督,同时也是陛下亲自任命的督促殿下学业的老师。”
“听闻这块令牌是兴王所赐,让你来带一名名为郑云儿的妇人回广州城?这件事情属实吗?”
李四着实被李三才的身份吓了一跳,根本就不敢抬头看他,只能咬着牙坚持着自己的回答。
“属实”
广州城、兴王府。
自从那日朱由校拒绝了月娥加入无生死士的请求,已经一周有余,月娥每日都会准时准点。
在太阳初升的时候跪在书房的门前,等到日落的时候在独自离开。
但是这日不同,太阳已经落山了许久,月亮已经高高的挂在了夜空中,月娥依旧跪在门前。
原因就是傍晚的时候,月娥看到了一个熟人进到了书房之中,这个人就是李哥。
书房之内。
李哥正跟朱由校汇报着近日来无生死士的筹备情况。
从最初的十名斥候,这些日子陆续经过了秘密基地的修建,安置营无家可归的男童挑选,再到在地下的秘密基地之中进行训练。
已经由最初的十人,变成了如今的十名教习,两百名八至十岁学员。
虽然人数上对于一个刚刚组建的死士组织来说,人员似乎不少了,但是他们面临的最严重的人员紧缺的问题,依旧严重。
“殿下,教习的人员紧缺啊,我们这十人都是斥候出身,所长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无外乎与斥候相关的技艺。”
“其他的吾等并不擅长,而无生死士又不能仅仅成为斥候,他们以后要进行伪装,暗杀,潜伏等等一系列的任务。”
“没有各种各样的教习是不行的,而又因为隐密性的关系,也没办法公开对外招募这些教习,所以还请殿下想个主意,挑选些信得过的教习过来。”李哥对朱由校大吐苦水到。
“人啊,人啊!”这不是朱由校第一次感觉到人不够用了,自从离京以来,他一直感觉到自己身边真的缺少太多的人才,很多的计划或者想法,都因为缺少那些特定的人才而无法实施。
所以李哥让他想主意,挑选教习,还真给他难住了。
突然朱由校看到了桌上,一张纸卷上印着的赤墨重瞳图案,这是李忠义送来的,“瞳”的标记。
一赤一墨的瞳孔图案相互重叠,印在纸上,十分符合他当日所提的那个天无二日,人有双瞳的概念,所以朱由校特别喜欢,就特意留了下来以作纪念。
看着“瞳”的标记,再想到“瞳”的组建最初只有李忠义和沐瑾汐俩人,朱由校得到了启发。
“去大牢里选人!”
朱由校想的很清楚,既然无生死士的存在是极其隐秘的,那就不能随便的去找外来的人员来担任这个教习。
一定要找那些信得过,或者在掌控之中的人来担任,但是他又上哪找那么多信得过的人呢?
只能去找那些他能够完全掌控生死的这些人,也就只有大牢中的死囚了。
而且如今新任的两广总督还没来,政务的交接还未开始。他对东广一带的政务的指挥权还在手中。
要说别的政务各地或许会阴奉阳违,但要是说,把困扰各地的死囚或者重刑犯派到广州来,一定是没人会拒绝的。
“本王会下令东广各州府,把当地死刑以及判刑二十年以上的重刑犯都押解到广州城,由广州城修建新的监牢统一监管。”
“而你们就可以趁机调查这些犯人的案底,挑选有用之才。”
“只要是有用的死刑犯,他们可以领着教习的薪俸,在地下的基地之中教导无生死士的学员,直到他们离世或者再无用处。对于那些必死之人,能够在地下里凭借着各自所学,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总比刀起头落来的舒服。”
“而二十年以上的重刑犯,只要他们教习满二十年,本王就答应让他们改名换姓开始新的生活。对于这些人专门在地下修建一个监牢,除了教习的时候就关在牢中,不能让他们过于了解无生死士的详情。”
朱由校这边说,李哥就在一旁不停的点着头。
具体的方案很快就定了下来。
“本王给你改个名字吧。”朱由校看着已经算作自己亲信的李哥说道。
“请殿下赐名!”李哥显得很激动立刻跪了下来。
“就叫李可双吧。毕竟名讳乃是父母所赐,可双就是哥,既避免了你名中的歧义,又成全了父母之意。”
“谢殿下赐名!”李可双郑重的对着朱由校跪拜道。
“明日准你一天假,泉州的船队就要来了去看看吧。”朱由校对着几次为自己死里逃生的李可双说道。
“谢谢殿下!”李可双显得十分激动,甚至有些言语不清了。
“卑职远远的看看,看看就好”
“外面这个月娥你怎么看?”朱由校皱着眉头问道。
这几日月娥在外面跪着的事情,他一直都知道,但是他既不人心叫人驱赶这个可怜的女子,又没办法说服自己让一个女子加入到他如此重视的无生死士之中。
也叫沐瑾汐去劝过了,但是毫无效果,所以就只能任由她就这样跪着了,今日正好跟她有过交集,而且又是主管无生死士的李可双在,朱由校趁着机会询问着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