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立誓北伐
曹仁不同意,他不需要这千余俘虏,他的任务只是接应张勋,而张勋手中的所有东西都是他的任务范围,包括钱财和严夫人母女。
谈判一度僵持,看着曹仁的张狂,严正有一种下令一战的冲动。
但冲动仅仅是冲动,现实是现实。
就算击败曹仁,来自曹操的报复无疑会使得严正这个小势力瞬间土崩瓦解。
严正甚至没有盟友,就算现在对孙策有救命之恩,但孙策未必会为严正倾全力对抗曹操。
就算肯,新败的孙策加上严正,也不足以与曹操抗衡。
场面是惊险的,战与不战只是一念之间。
所有人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有的士兵和将领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对方,准备随时放手一搏。
这种情况下,曹仁退了一步,他抛出了最后的妥协,那就是可以将张勋劫掠皖城的钱财还给严正,但严夫人母女必须带回许都,待曹公决断。
曹仁还说,既然之前曹公能看在严正的面子上,将严夫人释放,那此次只要严正不与曹公为敌,曹公自然不会为难严夫人。
严正知道这是推辞,曹操当初肯放,是因为严正当时对曹操没有危险,但现在不同,现在严正已经有了实力,曹操出于控制严正的目的,也不会轻易放了严夫人母女。
严正不准备答应。
但曹仁的下一句话,让严正立即改变了主意。
“严郎要想清楚,贵使刘晔尚在许都,如果严郎执意一战,恐怕……。”
严正心中顿时一凉,曹仁说的是事实,不管今日一战是胜是负,出使许都的刘晔肯定会被曹操扣押下来。
严正只能选择退让,他道:“我自然不愿与曹公为敌,既然曹将军开口,那不按将军说的办,不过,我要见见严夫人母女,聊几句家常,想来将军不会反对吧?”
曹仁沉吟片刻道:“严郎与严夫人乃是亲戚,说几句话当在情理之中,这某可以做主应承,严郎请便。”
曹仁转头令张勋将严夫人母女带上来,自己则带人往边上走出数丈,给严正留出了些地方。
严夫人母女被带了上来。
二人红肿的眼睛表露出二人的惊惧。
吕灵姬如同受惊地小鹿,扑向严正的怀里,泣不成声。
而严夫人也流泪恳求严正,救她们出虎口。
严正心中异常地难受,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安慰这两个女子,甚至不敢开口告诉她们,自己无法求助她们。
严正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拥有权力,以保护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可现在,他做不到。
当严正硬着心将与曹仁达成的协议与二人说了一遍。
听着二人的悲呼声,严正心碎欲裂。
严正低声安慰道:“夫人此次前往许都,皖城地处曹、刘、孙各侯交界处,曹操有求于我,想来也会胡所顾忌,心不会为难夫人。夫人可请求曹操将你二人放置于张辽府上,与二夫人同住,一来可以相互照顾,二来也不会太闷。”
其实二人至此也知道事情不可逆转,可心中悲苦,哭泣不止。
吕灵姬睁着泪眼对严正说道:“此次一别,灵姬不知道今生还能否见到严郎。”
说着又悲从心来,大哭起来。
严正心中翻滚,咬牙道:“灵姬放心,总有一日,我会救你出许都。”
“严郎此话可是真的?”吕灵姬泪眼朦胧地追问道。
严正心中一颤,坚定地说道:“黄天在上,若我此言有虚,必……。”
话未说完,就被一只柔荑捂住了嘴。
吕灵姬泣声道:“灵姬信,灵姬便日夜等着严郎前来求我。”
远处曹仁一阵干咳提醒着分别时刻的来临。
在这一刻,严正心中发誓,来日必要北伐。
之后,严正率大军黯然返回皖城。
因为众人心情不好,太史慈也没有进皖城,便向严正告别了。
严正也没有挽留,只是将粮食分了一些给太史慈,在城门口拱手送别。
……。
自此之后,严正在皖城励精图治,一面责令高顺训练士兵,一面等待着陈宫、刘晔的消息传来。
半个月后,刘晔从许都回来了。
曹操并没有为难刘晔,而是礼待有加。
刘晔回来时带来曹操传信,曹操不日也赴寿春巡视,欲在舒县与严正一晤。
关于在曹操领地设立商号分号之事,曹操也打算在会晤后再作决定。
而马腾是一口答应设立分号之事,只要各路诸侯一致签署协议,他就应允,对于马腾来说,所有诸侯中,他可能是最需要钱财的了,没有之一。
曹操的邀请,对于严正是一种考验。
心理上的考验,毕竟舒县在合肥曹仁的兵锋之下,严正只要是去,就无法摆脱这种潜在的危险。
如果不去,那么曹操恐怕不会应允设立分号,同时,彼此之后,在气势上,严正就落入了下风。
如果去,曹操未必应允设立分号,而且如果谈崩,严正很可能成为人质,被扣留下来。
这是一场赌博,生与死的赌博,成与败的赌博。
严正若失,这个刚刚萌芽的小势力就会遭受失顶之灾。
陈宫与高顺的恩怨,毛甘、陈策重新各自为战,张多、许乾很可能归入刘晔帐下。
直接就是四分五裂。
但严正又不能不去,所谓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此时不去,不但灭了自己的威风,而且也于事无补。
曹操不见得因为严正不去而不南下。
但如果去了,或许还能说服曹操,放了严夫人母女,当然,这种希望太过渺茫。
严正最终还是拒绝了刘晔的劝说,决定只带陷阵营八百骑兵北上舒县。
严正原打算将高顺留下,毕竟,高顺答应过曹操一年之后为其效力,如今虽然时间未到,但如今曹操以此刁难起来,恐怕难以善了。
可高顺坚持要去,他认为,如果曹操要刁难,就算不去,曹操一样会以此刁难严正,去了反而长自己气势,至少说明,自己一怕他。
严正想想也是,便同意高顺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