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诗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天山飘着鹅毛大雪,群峰百年积雪不融,银光闪耀。博格达峰融雪汇聚山腹,形成高山湖泊天池。池水澄碧,云气缭绕,莽莽雪山下,巍巍丘壑间,银龙游舞蜡象竞逐,熠熠生辉,蔚为壮观。天池一旁,立着一位白袍少年,手持玉萧,静静地看着湖泊,仿佛人世间一切都与之无关,寒风凛冽刺骨,水中立影微颤。大雪沸沸扬扬,少年这一站,竟忘了自己正置身于冰天雪地中。
“一啸,一啸。”少年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这是师傅的隔空传声。
一啸回过神,正欲回应。不远处,一位长袍道人随声而至,满面红光,头发银白,美髯齐胸,两道白眉下垂,炯炯有神却不失和善,手持拂尘,好似仙人。一啸暗暗叹道,师傅功夫已达登峰造极之境界,可惜我资质愚蠢,恐怕永远不会达到师傅的境界了。其实他怎么知道,一鸣道人的功夫且是一朝一夕便能学全的,这种声到人至,江湖上恐怕只有一鸣道人了,况且武学讲就的是悟性,他这么年轻便能领悟到一鸣道人的上乘绝学,江湖廖无几人。
一鸣道人来到湖畔,看了看一啸,心已明白。扬了扬拂尘,道:“一啸啊,为师看你心事重重,每次大雪封山之时,你就独自来池水旁,想下山了吗?
一啸缓缓答:没,没有!
突然,师傅一掌拍出,手心指向一啸胸口大穴,此掌看似简单,实则后着威力无穷无尽。他早已习惯师傅突如其来的出招,他明白若双臂相叉护胸相抗,非受内伤不可,毕竟师傅功力深不可测,一啸并不打算吃这个亏,不想吃亏就得冒险,他反应迅速,不慌不忙,气随意生,全身真气笼罩,左手护胸,手心对师傅手心,身体左侧,靠右臂臂力卸掉师傅这一掌第二道内力,这一掌之所以可怕,就这于此掌过于简单却后着无穷,一啸没有双臂抗掌是明智之举,即使他双臂抗掌,师傅又怎么舍得伤他,他冒险化掌,刚好可显示出此掌第二道后着,掌掌相对,靠绵绵不绝的内力拍出第二掌,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身临其境者才能明了此掌之无穷,一啸能靠右臂卸去掌力,一则是他胆识过人,武学领悟;二则是师傅手下留情,怎舍伤他。一鸣道人如此近距离,能发出此柔烈之掌的,当今武林只有少林和武当两派能与之相提而论,但是少林派的掌法以刚猛刚烈为长,武当派的掌法以太极见长,柔中带刚刚中带柔。一鸣道人的掌法均与武当少林有别,但却又有殊途同归之绝,异曲同工之妙。武学到了顶峰之时,其实是相通的,只有修为才是真正的永无止境。刚才一鸣道人那一掌,只有绝顶高手才能分辨出所属派别。
一啸化了师傅此掌,一鸣道人笑逐颜开,捏了捏银须道:“小子果然有胆有识,为师喜欢。接下来你得看仔细了。”
一啸只见师傅轻轻一跃,腾空而起,好似苍鹰,轻功之绝世间少有,动作优雅堪称完美无缺;一鸣道人身盘旋空中,真气笼罩全身,催动内力,凝拂成剑,舞剑于飞雪中道:“此剑法是为师毕生对武学的领悟,名为天门八诀,分为生,死,意,抗,斗,杀,浪,缠,但切记生死诀不到生死间,不可乱用。”
一鸣道人忽上忽下,时左时右,时而悠闲地扶摇直上,时而逍遥自在地空中狂舞,身法快如闪电,好似利剑出鞘,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啸看得眼花缭乱,他凭借过目不忘之本领尽收眼底,默记心中。师傅演完天门八诀,收功,轻轻落地,大雪依旧沸沸扬扬,毫无保留地洒向大地,好似要覆盖一切。
“一啸,此剑法千变万化但永远不离一个字——快。正所谓气由意生,剑随意发,意诀是此八诀之本,他日你若达到意剑同发意气同生,便领悟此诀了。至于余下之诀,便看你造化了。”一啸点了点头。
天山披着银盔甲搬的冰雪,在湛蓝的天穹下银光闪烁。鹅毛大雪纷飞洒落,始终覆盖不了那颗炽热的心。鸣道人拍了拍一啸,感慨道:“十年前,我带你上山,不觉时光荏苒,恍若白驹过隙,你已长大成人,也该是你下山去看看之时了。”
一啸热泪盈眶,和师傅相依为命十年有余,不想今日便要分开,竟不知道说些什么,心想师傅把一切教给了自己,还未好好回报就要离他而去,心中愧疚。
一鸣道人微微一笑道:“孩子,为师独来独往这么多年,自来喜欢闲游,更喜欢这座天山,你若觉得中原无聊了,回来便是。”
一啸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响头。等他起身时,师傅已消失于眼前,远处传来话音:“天地有情尽白发,人间无意了沧桑。孩子,江湖人心险恶,居心叵测之人多不胜数,他日你若感到累了,天山永远是你的家。”飞雪依旧如初,一层层地铺洒于天山各峰,上空的黑云层层紧压但始终掩盖不了天山这身银盔铠甲。
下山之路虽已被暴风雪封住,但一啸武功卓越,这点困难又能算作什么。思虑间,一啸已施展轻功,脚踏飞雪,择路而行,向下直奔,约莫一刻钟,一啸迎面感到一股热气袭来,眼前一亮,只见百花齐放,万木青葱,白鸟齐鸣,蝶舞蜂戏,原来这里是一个深谷。山顶山麓,完全是两个世界。一啸打了些猎物,采摘了些野果,闲逛于丛林之中,不觉月儿悄悄爬上山梢头,闪烁耀眼的星空,流星偶尔划破夜的静谧,萤火虫舞于空中,给寂静的夜增添几分活跃气氛,一啸择地而卧,寝于小溪旁 。一啸觉得今夜的月亮很是奇特,明晃晃的,比以往还要小,心中嘀咕着,难不成是多年不下山,月亮也变了?坐起身来,眼前光芒瞬间移动到自己脚下,仰头看到月儿悬于身后的高空,恍然大悟,时才见到的定是某物反射的月光,心中好奇,择对位置,踏地而起,一招草上飞,滑翔而去,倏忽间,看到光芒四射,此物置于洞穴之口。一啸近身细看,原来是一柄长剑,剑身半截入石,上半身在月光下散发着寒光。他微惊奇,这剑并非绝世好剑,仅仅是把普普通的佩剑而已,能将此剑插入如此坚硬的石头里,插剑人手法之奇,劲力之大实在不亚于师傅。难道这洞穴之中有世外高人,何不拜见,打定主意。
一啸朗声说道:“敢问洞中前辈何许人也?晚辈一啸拜见。”一啸既然猜定洞穴里之人是前辈高人,也就不可随意莽撞,毕竟,拥有绝技之人脾气多古怪。四周寂静一片,一啸拿出火折子,摸进洞穴中,洞内确实曾有人住过的痕迹,点燃洞内火把,见到一残骸,残骸周围全是酒瓶,又见石壁之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字,字体狂草飘逸,潇洒脱俗,并非一流高手能办到。一啸走进细看,石壁上写到,老夫一生纵横天下,拈花摘叶,十步杀人,百步分剑,不留其名,年过半百,欲求对手而不得,可谓高处不胜寒,无奈归隐荒野,以孤鸿作伴,群鸟为伍。念到此处,一啸喃喃道,“此人真是高傲猖狂,不把天下武林放在眼中,不知何许人也?不过看这笔锋和凹陷程度,此人剑法之高实属罕见,只有少林达摩祖师的达摩剑法能与之并驾齐驱。”又念道,吾到此荒野之地,食野兽之肉,饮猛兽之血,一心痴迷剑道,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融万物于心中,达到物我两忘,忘却今夕何夕,一痴又几十载,终有所成,创下一套剑法,取名乾坤剑法。时光苟延残喘又奈吾何,吾年迈虽高,但剑锋芒更利,本欲再战江湖,却不愿再造杀孽,原是吾戾气早已殆尽,终大彻大悟,名利乃浮云也。吾本是一身臭皮囊,今自知天命难为,不久将乘鹤西去,惜毕生所学将随吾归天,固将其刻于石壁之上,望后世有缘之人到此习之,将其发扬。--许不让。
一啸叹息道:“想不到几十年前名震江湖的天下第一剑许不让老前辈逝于这里。”
谈起许不让,江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人性格古怪,行事乖张诡异,亦正亦邪,独来独往,一心追求剑道,不惜与天下武林众人为敌,挑战各大门派,先后打败武当派的默道老先生,少林派的无幻神僧,华山派的聂傲天;世人都清楚三人的剑法,默道老先生的剑在于柔而幻,无幻神僧的剑在于刚而烈,聂傲天的剑在于奇而巧,三人在剑坛上赫赫有名,叱咤风云,不想皆败于许不让,江湖驰名--剑痴许不让。
许不让在大败聂傲天之后,从此销声匿迹,好似人间蒸发。一场场血雨腥风之事也就慢慢平息。谁会想到一代剑痴竟然会死于这荒野之地。一啸不禁地想起离别师傅时的那句“天地有情尽白发,人间无意了沧桑。”江湖永远这样特别,奇幻,即使你人不在江湖,江湖也会有你的传说,而世人为了这个传说,你争我夺,手段耍尽,甚至搭上自己宝贵的生命,也未曾弄明白。
一啸往下看,乾坤剑法映入眼帘。有缘人需谨记;万物皆在乾坤之中,正所谓道是万物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本是相通的,练此剑法者,需融万物于心中,做到物我两忘,切记不可急于求成,若不听箴言者,轻则走火入魔,重则筋脉尽断,七窍流血而亡。但若任督二脉打通者,需三载苦习而小有所成;若对剑道颇有研究者,需六载参悟则有所领悟;若两者兼备者,三个月即可练成。
一啸虽然聪明伶俐,记忆非凡,但是任督二脉根本没有打通,他能领悟师傅的功夫,多半是师傅在旁边指点,要知道有名师亲自演练和指点和自己独自练习的差别很大,加上一啸自身对剑道的理解和领悟,有今天的成就已是少见的。其实,天下间能自动打通打通任督二脉的,屈指可数,一啸心里清楚。自言自语道,“可惜不能一时练成,不如我将其记下以后慢慢琢磨琢磨也不错。”
拿起火把,认真地记下乾坤剑法;第一式,八剑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分为乾、坤、巽、震、坎、离、艮、泽。剑则分之为八剑;八卦无限无形,剑气随之而无限无形;卦卦相配而成六十四剑。第二式,逆转乾坤;万物皆于乾坤内,阴阳使之平衡,剑者应修心养性,勿干勿扰,勿改勿动,勿急勿燥,静心聆听万物;以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后至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式,移形换位;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第四式,意剑合一;天中成八气:剑、和、正、王、阴、阳、风、雨;剑分四式,刚柔奇巧,意气合一,意到气到,气到剑到,剑到气到;气贯周身,剑快如光;一啸暗自高兴,寻思第一二式是暂时不能领悟的了,但是这三四式却与师傅的天门八诀却有相似之处;
霎时,催动意诀,意剑合一,浪诀走起,结合移形换位;形换位讲究方位的变化,浪诀讲究步伐的速度和轻功的根基;但听长萧飕飕,一啸身形飘动,剑法变化无穷,两大高手的招式结合,演练出来又是另外一种境界。这一练,忘却时间,余下之式,连剑式,分剑式,无剑式,一一皆练,虽不能全全融会贯通,但精要还是能理解;第三日,一啸掩埋了许不让的残骸,采摘了一包野果,带上一些猎物和水,继续前行。感到热浪滚滚,枯枝遍地,烈阳炙烤着这片土地。这条丝绸之路,黄沙莽莽,辽阔无际的沙漠,毫无生机之迹;远处一支骆驼队,一啸三步并两步,追赶上去,借此行打听中原近来之事;
热气渐散,夕阳染红了天际,正可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驼队围城一圈,升起篝火,一啸取出玉萧,吹了一曲离殇,双眉紧趋,心事涌上心头,暗想这次下山,定要名扬天下,也不枉师傅的养育之恩。只是不知道此次前去中原,何时才是归期?吃了点点干粮,闭目养神。众人觉得眼前这位少年奇怪,但又不便发言相问。听驼队头领说,明日即可到达玉门关。次日早起,趁凉,利于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