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两句!”庄周坚实地说道。
那位儒家老者见坐在柏矩旁边举手的少年,而且柏矩在和他说着话,心想这少年肯定是柏矩的什么人,少年既然举手想说话,就让他说几句吧,总不能驳了柏矩的面子吧?于是,儒家老者笑容可掬地问道:“这位少年,你想说什么?”
柏矩想阻止,也已不可能了,就警告庄周道:“周儿,可别乱说啊?别坏了规矩!”
庄周回头冲柏矩答道:“柏矩爷爷,您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胡说八道的。”于是,庄周站了起来,笑容灿烂地对儒家老者说道:“这位爷爷,您老人家说得真好!”
柏矩听到这里长出了一口气,老庄和惠施则不明白庄周怎么突然间变得如此客气,这不是他的风格啊?长桑公子则寻思着,这小子马屁的工夫见长啊,不过只要这小子一拍谁的马屁,后面准没有这个人的好!
儒家老者听到这里,心里一阵舒服,呵呵笑道:“你过奖了,这也没什么,只不过是和各位说一下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罢了。你别的还有什么要问得吗?”
庄周一脸的虔诚,说道:“你前面说的我基本上都听得明白,后面的‘古代的兵器,只有戈、矛、弓箭,然而有时对敌国根本不需要动用任何兵器就能使它投降归附了。城郭不用勤勉修治,壕沟不用挖得很深,也不必建立坚固的险阻,不必设置各种机变措施,而国家却能平安无事,不怕外敌侵扰而能稳固,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统治者能懂得礼义之道而能协调各种人伦关系,顺应自然运用民力并且真诚地爱护百姓,那么臣民对君主的响应就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这一段是不是跟道家所说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相像呢?”
儒家老者哈哈大笑,道:“你果然聪明伶俐!有你这种想象也确实难得!你说得对,在道家眼里,也许这就是‘无为’而治的结果,但在我们儒家眼里,这些确实都是遵循礼治而必然出现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已经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柏矩、老庄,这才明白庄周提问的主题。
长桑公子暗道,看来这老小子慢慢地要走进周儿的圈套了。
庄周拍马屁似的赞道:“爷爷您的学识真是渊博!对道家的学说都如此的了如指掌!”
儒家老者呵呵笑道:“毛皮而已,毛皮而已!比柏矩老先生差得太远了!”
柏矩在下面向儒家老者拱拱手,算是应和了。
庄周又问道:“这位老爷爷,请问您老人家对老聃老先生的《道》认为如何?”
儒家老者答道:“好!区区五千言,道出了天、地、人的各种情态!”
庄周又问道:“这位爷爷,老聃老先生《道》里有一章写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这几句我怎么都理解不透,您能给我解释解释吗?”
儒家老者这时被庄周的勤学好问所吸引,竟忘记自己是在演讲台上,就呵呵笑道:“这几句话说的是,德行修养高的人,自然流露出道的本性,而不以德行高尚自居,是真正的有德;品德修养境界不高的人,总是执着于有德的名声,所以才无德。最高境界的德,合乎道的原则,顺其自然不妄加干涉,却能做到无所不为;自以为有德的人,做事情是为了获取功名,从中得到回报。”
庄周又说道:“爷爷你说得真好!‘上仁为之,而不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一句又是啥意思呢?”
儒家老者答道:“做具有仁爱之心的人,爱护、帮助别人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没有功利的目的;为了正义奋不顾身的人,对义都有明确的认识,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作的决定,也是品格高尚的。”
庄周又问道:“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这一句呢?”
这时,柏矩、老庄、长桑公子都明白了,三人苦笑着摇了摇头。
惠施则兴奋不已。
儒家老者不加思索地答道:“礼是用来制约人的行动的,人家不服从这种制约,就扭住他的胳膊,把他按倒在地上,强迫他……强迫他……去做。”到这时,儒家老者突然清醒过来,他这是上了这个少年的套了,是这个少年让老聃老先生用“礼义”之手狠狠地掴了自己一个大巴掌!此时,儒家老者呆呆地站在演讲台上,脸上青一块白一块地不知如何是好?
自古无畏出少年。庄周接着说道:“这位爷爷回答的实在是太好了!下面几句好像是……我想起来了,好像是‘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惠施噌地站起来直接解释道:“所以,丧失道的原则后,才会提倡品德;丧失品德后,才会提倡仁爱;丧失仁爱之心后,才会提倡守义;丧失义气之后,才会强调礼来约束别人。要制定礼来约束天下人,是因为统治阶层失信于民,威望降低,用强制的办法规范别人的言行,会使人言不由衷,弄虚作假,是造成社会混乱的第一要害。那些自以为了解道的人,只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妄加揣测,其实是非常愚昧的。所以,圣贤之人,崇尚道的敦厚,拒绝浅薄;崇尚淳朴、实在,拒绝浮华。这就是君子放弃仁、义、礼、智。而选择道、德的原因。”
这时,全场欢声雷动,纷纷站起来为庄周、惠施精彩、机智的演说鼓掌、喝彩,就连场内的儒家学者们也被庄周和惠施的举动所叹服,也加入了喝彩的行列。
老庄、长桑公子更是会心一笑。
柏矩也为这两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子的惊人之举所折服。
儒家老者毕竟是儒门中的德高望重之人,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短暂的震惊之后迅速恢复常态,脸上瞬间推出笑容,举起双手也为庄周、惠施鼓起了掌来。
掌声渐渐稀少,儒家老者摆摆手,演讲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儒家老者笑容可掬地大声说道:“感谢这两位少年精彩的提问和发言。是的,‘礼仪’在各门各派中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这很正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咱们稷下学宫的宗旨就是各抒己见,繁荣文化市场,为天下各国的国君和百姓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以后各门各派有异议的地方和问题,最好还是到辩厅里去商搉吧,毕竟那里才是大家伙儿公推的地方。今天,咱们的演讲就到此结束吧,欢迎大伙儿经常莅临儒家演讲室指导工作……柏矩先生请留步!”
柏矩、老庄、长桑公子、庄周、惠施随着人流往外走,听到儒家老者的喊声就停了下来。
儒家老者来到他们的面前,举手向柏矩贺道:“恭喜柏矩先生门下有两位如此了得的英俊少年,他日必能扬名天下,为道家学派添砖加瓦!”
柏矩躬身回礼,道:“还望子上先生原谅这两小儿年幼无知和口无遮拦!我在这儿给老先生赔罪了!”
“快快免礼!你我之间何须客套!自古英雄出少年,他们有如此的才能,我怎么会怪你呢?我真替你高兴啊!”子上先生笑着答道。
“还不快来拜见子上爷爷?”柏矩向庄周、惠施佯装怒道。
庄周、惠施上前施礼拜道:“拜见子上爷爷!还望子上爷爷莫要跟我们一般见识!”
子上先生哈哈大笑,道:“快快请起!果然伶牙俐齿!我师弟像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与他们一样的招人喜爱!”
“子上爷爷,您师弟是谁?他也在这儿吗?”庄周问道。
子上先生呵呵笑道:“我师弟是我们门中最小的一个,他是你们的大哥哥,他的年龄比你们略大,他姓孟名轲,也和你们一样青年有为。他现在不在这儿,他出外游学去了。他听说魏国的国君很贤能,估计是到魏国去了。”
惠施望着庄周笑着说道:“怎么?跟咱们的想法一致,也对魏国感兴趣?看来他跟咱们是不谋而合呀?”
庄周头扭向子上先生,说道:“子上爷爷,有机会你把这个孟轲介绍给我们认识认识好吗?”
子上先生爽快地答道:“好呀,有机会一定介绍给你们认识!只可惜现在不在这儿,想象他也会很高兴认识你们的。柏矩先生,看来我们儒、道两家以后又有热闹可瞧了!”
柏矩笑问道:“何以见得?”
子上先生答道:“昔者道有老聃,儒有孔丘;道有伍子胥、范蠡、文种、庄生等人,儒有子夏、子思、子贡等人;今则有孟轲和你们道家这两位少年,试想,孟轲和这两位少年还不是棋逢对手,大展宏图?”
柏矩哈哈大笑。
“您笑什么?难道我说错了不成?”子上先生问道。
“不是错了,而是大错特错!”柏矩答道。
“错在何处?”子上先生问道。
“这两位少年不是我道门中人!”柏矩答道。
“不是您道家门徒?怎么与您走在一块,而且熟知老聃的学说?”子上先生惊奇地问道。
柏矩又笑着问道:“你听说过楚国的蒙邑有两位学识渊博的人了吗?”
“知道啊。蒙邑有两位高人,人称‘老庄’、‘老惠’。老庄熟知道家经典,老惠精通儒家学识。难道这两位少年竟是他们的后人?”
柏矩笑着点点头,指着庄周、惠施介绍道:“这位是老庄的孙子庄周,这位是老惠的孙子惠施,这下您明白了吧?”
子上先生恍然大悟地道:“怪不得这两个少年好生了得,原来是高人之后。有其爷,必有其孙啊!看来这两位老先生定是他们的爷爷了!”说着,子上先生上来给老庄和长桑公子施礼,口里说道:“见过两位先生,在下怠慢你们了,实在对不起!”
老庄、长桑公子分别还礼。老庄呵呵笑道:“我是老庄,他却不是老惠。”
长桑公子笑而不答。
庄周、惠施也乐得笑弯了腰。
这下子上先生的头大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呀?他们都承认是庄周和惠施的爷爷了,怎么一转眼工夫,一个是老庄,另一个就不是老惠了呢?子上先生百思不得其解,试探地问道:“请问,您是……”
长桑公子呵呵笑道:“我是长桑君,人送外号‘长桑公子’的便是我!”
子上先生倒吸了一口冷气,原来是神医“长桑公子”啊!子上先生再次上前施礼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神医‘长桑公子’啊!失敬!失敬!”
长桑公子仍是呵呵笑道:“神医不敢当。医者,长桑君是也!”
子上先生也笑了,指着庄周说道:“照这样说,这个小庄周跟与您在宋国救活宋国的太子睿的小神医庄周是同一个人了!”
众人哈哈大笑。
惠施点着庄周的脑袋笑道:“彼庄周,此庄周也!”
庄周也学着惠施的样子点着惠施的脑袋取笑道:“彼惠狗狗,此惠狗狗也!”
惠施再次反击道:“此庄蛋蛋,彼庄蛋蛋也!”
子上先生、柏矩、老庄、长桑公子望着这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哈哈大笑不止。
寒暄完毕,老庄、长桑公子、柏矩、庄周、惠施拜别了子上先生,一行五人又来到了墨家的演讲室内。
;